請正視你生命中的“刁民”,年輕人
晚餐,本來好好的一頓飯,卻好像經歷了一場暴風雨,雨點砸在身上,又疼又親切。
本來下班回家,下了地鐵,推開路上一家熟悉的快餐店的門,進去吃個晚餐,今天就遇到了店長在后廚劈頭蓋臉的教訓一個出餐口的年輕人,店長年紀也就25,6歲的樣子,年輕人看著大概20歲左右,或者更小,18,19的樣子,滿臉的青春痘,戴著帽子,低著頭,忙碌著,店長站在一旁,直指著出餐的那些食物,訓斥著,你看看這菜,都成湯了,誰能吃,是沒了么,后面那么多,怎么不知道往前面拿,我說的你都聽進去了么,非得說一點,你才做一點么,戴著帽子的年輕人,一直默不作聲,繼續在出餐口忙碌,店長也一直沒停,依舊繼續教訓著,言語犀利,也不斷重復一句話, 我說的你都聽進去了么,這頓教訓正好持續了我一整個晚餐的時間,待我吃完,年輕人也在后廚出來,來前臺忙碌,店長雖然不依不饒,嘴里也只是嘟囔著,明天別來了,去別的分店吧,你來一次,我罵你一次,年輕人,也依舊一副凜然的樣子,不作聲。
就突然感覺會感覺這年輕人可憐,也許前些年也就只會在心里,默默的給這個年輕人抱不平,被教訓那么長時間,該有多委屈,但是現在,感覺自己突然老了,感覺這個年輕人,你應該經歷這些,應該好好聽聽店長的批評,想想自己到底是哪里做的不好,哪里應該改進了。
也突然想起了自己,剛剛實習到上海,到一家只有三個程序員的雜志公司上班。
一個PHP,廣東人,普通話很爛,在上海那個又濕又潮,又熱又悶得天氣里,記憶力也一直穿著短褲,短袖,一雙人字拖,不羈的發型。
有一個主程,也是唯一的前端程序,即做iOS,又做Android,一個上海的男人,每天都是休閑風,寬大的休閑褲子,短袖,一雙看上去呆板的休閑鞋,人也是看起來很青澀,圓臉,臉上都是痘痘,確實一副冷面,毫無親和感,還總是在辦公室和經理講上海話,你一句我一句,我根本聽不懂。
還有一個英國人,貌似是做網頁的。
我面試進去實習,就被分到了主程手下,同時招來還有兩個人,一個實習也是操碎了心,還有淘汰制,三人只錄取一個,每個月補貼500,就是這個崗位唯一的福利了,當時也不知道為什么要留下來,為什么不扭頭就走,500,又怎么能在上海立足,外環的屋子,一個月,1.2米的小床放下后,就只能有個放箱子的地方,這樣小的屋子,一個月也要700,而那個房子里,有三個這樣的屋子,顯然,我實習的工資連房租都付不起。
實習的結果就是,我過關斬將,憑借平庸的實戰水平,干掉了兩個競爭對手,然后開始了我后面一個月,每天被談話,每天被批評的道路,公司本意是讓我能接替主程,開發Android方面的事情,這樣主程就可以單獨開發iOS了,可是不學無術的我,百度,搜索,粘貼,回頭看看,又哪里有我自己寫的代碼,一碰到有一點變化,我就搞不定了,然后也悶著不敢問問題,偶爾問問主程,也是一知半解,像沒問一樣,偏偏那段時間主程忙得不行,公司氣氛也是除了碼代碼,其他的事情沒有,偶爾,老板過來,和英國人聊聊天,我努力從中聽得幾個自己知道的單詞,然后強加著理解著談話的內容,也是一種打發時間的方法了吧,其他時間就是,百度,粘貼,找不到,挨著時間慢慢到下班,再坐上半個鐘,就可以背著包,回家打游戲了,手上的任務也是一拖再拖,全然不顧,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臉相,也全然沒有感覺到日子的辛酸。
終于在兩個星期過后,主程忙完了手上的事情,開始每天審查我的進度,看我的代碼,指著一段,
...你知道這是什么意思么,為什么這么寫
然后對著默不作聲的我,開始批評,那時候,我就把他看做我身邊的刁民,全然不如那個不羈的PHP,至少我幫他和新來的外國實習妹子撒謊說他只有30的時候,他還能跟我打趣的笑一笑,夸我英文不錯。而面前這個刁民,卻是每天一副木到不能再木,每天指著一段又一段的代碼,問我
....為什么這么寫,
....明不明白原理,
....怎么不好好查查,
煩人至極。甚至于我結束了,哦,不如說被結束了實習生涯后,臨走告別,感謝他照顧的時候,他也還是那副木到不能在木,完全拉長了的臉,對我說了一句,
...你總是這種態度,你是沒有發展的。
而我卻是全然不知,跟你發展個毛線,背著包,離開了那個第一次工作的地方。全然不記得,我為什么用平庸的實力能將另外兩個人淘汰掉,又緣何能再這個公司又待上了一個多月的樣子。
...你家哪的?
...東北的。
...上海這么遠,你怎么選上海來實習?
...沒多想就來了,可能感覺這暖和吧。
...住哪里?
...在滬太路那邊租了個房子。
事實證明,上海并不暖和,沒有陽光的地方,東北人都能凍死。
來的這幾個月,是盛夏,正趕上臺風,東北的狼,也能被風吹走,被雨澆成狗。
冷靜下來后才發現,自己絲毫不能勝任當前的工作,就又背著壓力,牽著父母的錢,又學習了幾個月,至此,找到工作,并慢慢能勝任工作,也終于結束了自己的新人旅途。
如今,回頭看看,感覺晚上在那里被批評的年輕人,就一如當年的我,年輕的可憐,對于批評,從來都是來者不拒,但是一副我就是不聽的樣子,你拿我怎么樣。其實就多問問,多學學,可能用不了多久,不期望他的表揚,但是至少你可能就不會再聽到他的抱怨和批評了,你視作刁民的他,其實也一直在告訴你,這些話,你都聽進去了么,而不是想看你一臉的凜然。
并沒有勸你去請求批評,只是想告訴你,請正視那些刁民的批評,相較于贊揚和鼓勵,刁民的批評,你如果真的接受了,那也是一種成長。
可能再過些年,你再想想這些刁民,可能也會覺得又疼,又親切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