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是一個迷人的月份,梔子花開,散發著淡淡的香,有畢業的離別,有未知的希望,更有屬于我和他的兒童節。
一
2016年
沐去年上的幼兒園,今年在幼兒園里給他報了一個小主持人的興趣班,早在四月份的時候,小主持人班的教學內容就已經在往六一兒童節的節目上面靠近了,因為我那天看到并聽到了他上課學習的內容,其中有一句:“六月的天空格外藍.....”
后來,老師要求每天晚上家長要陪小朋友背誦節目里面的詞兒,沐被分配到的是一段比較長的三句半。
剛開始的一天晚上,像往常一樣,沐自己玩汽車,吊車,挖土機等等他愛的玩具,洗完澡上床準備睡覺的時候,突然想起來,今天的詞兒還沒背呢。于是,我拉著沐坐在床上背詞兒,但小朋友似乎睡意來了,再加上從背詞兒這件事兒上找不到什么樂趣,關鍵的一點是不會背,所以就耍賴不愿意背??此_實困,我就準備抱他睡覺,從第二天再開始。但我倆的對話被先生一句句的聽在耳朵里之后,先生開始嚴厲的批評著我和沐,并要求當天一定要背一遍,不背不許睡覺。
沐聽到這么嚴厲的批評,傷心的哭了:“媽媽,我好困?!?/p>
先生既然發話了,我開始做沐的工作:“爸爸說的對,當天的事情當天要做完,媽媽陪你背一遍,背完我們就睡覺好不好?”
好不容易安撫了沐的情緒,開始一點點的背,終于吭吭巴巴連帶提醒,順了一遍,背完沐倒頭兩分鐘就睡著了。
從此之后,每天晚上,沐都會問我:“媽媽,今天要背詞兒嗎?”
“恩,背啊!”
“那現在背好不好?”洗澡之前沐主動要求。
“好!”
“我們四人走上臺,鑼鼓咚咚敲起來......”
整個四月和五月,我家都彌漫著這段三句半......
二
大概1990年
我應該上小學二年級。
六一兒童節前兩個月左右的樣子,音樂老師早早的開始在各個年級的班級里挑選愛跳舞或者是唱歌的孩子,然后把這些孩子集合在一起,利用放學或者是休息的時間進行排練,然后會在六一節來臨的時候進行文藝匯演。
我的記憶中,學前班和小學每一年六一匯演的名單里都有我,而且我每次還是報幕的那個人。
我不清楚為什么每次報幕的那個人都是我,其實我完全不具備能夠好好報幕的先天條件。
我聲音小,不夠洪亮,而且音質屬于軟綿綿的那種,沒有一絲的力量感可言,更要命的是我應該是一個很膽小的人,看到臺下一雙雙的眼睛,緊張的要死。現在回想,那個時候的我,之所以愿意去做這一件事,一是因為不敢違抗老師的意愿,二是因為它的獨一性,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獨一性都能散發令人羨慕的氣息。
那年的文藝匯演,學校邀請了所有的家長到學校觀看表演,表演的場地是在校園里面,露天的舞臺。那天報幕,為了表現得比以往更好一些,我說報幕詞兒的時候特意一邊咧著嘴露出笑意一邊說,我覺得比以往只是干巴巴的說而不笑要表現的好很多,當然這只是我以為的。
表演結束后回到家里,我媽把我叫著訓斥了一通,大意是,雖然她沒有去看我表演(我爸去了,估計沒看我表演,只顧著幫忙布置場地去了),但是聽鄰居家長說我報幕的時候伸舌頭!
伸舌頭?我伸舌頭干嗎啊我?我真的沒有伸舌頭啊。
百口難辨,后來索性就不辯解了。
這件事情我一直都記得,我一直沒有搞明白我怎么正常報幕時加了點微笑就成了報幕時伸舌頭了,這件事情我苦惱了很多年。
小時候,我們或許有苦惱,有開心,有留在記憶里的,有完全不記得的,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為你帶來了什么!于沐來說,這次幼兒園的文藝匯演準備節目的過程,讓他養成了這樣一個好習慣,當日事當日畢。于我來說,獨一性并不是任何時候都能獲得掌聲和青睞,獨一就以為著你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花更多的時間去做充分的準備,不要抱僥幸心理。當然,這是我后來才悟出來的。
今天是六一兒童節,祝大朋友小朋友節日快樂,愿我們在成長的道路上都能有鼓勵,更有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