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被問為何最近文章寫得少了,確實是寫得少,但每天會及時在自己的筆錄上記載當天工作的一些反思,心得,然后以月為單位發給上級主管。
案例:
XX會召開前,我的工作內容之一就是收齊各部門的資料,然后做成相應的PPT給我的主管在XX會上匯報。
這是一個高層會議,內容和數據雖然在之前的經營會議上已經有提供過,但是對于我是第一次處理這類文件,我特別慎重。跟各個主管收齊完材料,做好后,給帶我的人過目。之后在發給主管之前,自己又一次復核所有的數據。
如果單純是數字對數字,那很簡單,只要核對是否一致就行。我在核對完每個數字是否一致之后,又檢查彼此數據的差距。這是一組銷售數據,對于剛入職一個月的我,其實是看不出有啥問題,但我在檢查的時候發現有個數據明顯比其他數字高出非常多,就做了個記號,去找銷售部門主管復核。
這個部門的主管有三個人,分管不同客戶,恰巧那天我問的不是本人,對方說如果把幾個品項累計在一起,加起來也有可能會是這個數。我就以為這個數字確實是可能會存在,不會有問題。然后就把我做的PPT上交給主管。
和主管接觸一個多月,發現其是個非常嚴謹的人,且我做的PPT看得非常認真。他就著那個銷售數據問我:“你這個數據哪里來的?”我說:“經營會議上摘抄的。”他說:“這個數據不對。”我說:“我當時覺得數量太多,有問去XX經理,對方說這個數字也是有可能的。”我主管停頓了一會,說:“我這邊有一份客戶明細,你找銷售部去分類,要熟悉哪個經理負責的是哪個客戶。”……
分析:
這件小事,我想說明三個點。
1.如果你有類似做過這類匯總的工作,保證你匯總時,和原始數據一致,這只是最低要求。你還要努力去提升自己評判原始數據是否正確的能力。
2.當你對一份資料有異議的情況下,記得要問本人!記得要問本人!記得要問本人!任何人說別人的事情,都是不需要為別人負責,只有自己才能對自己負責。所以我雖然對數據有異議,卻用錯了方法(也就是問錯人),導致在我身上依舊不能關閉原始數據錯誤的信息。
3.提醒你回到上文去看看我主管發現我這個錯誤時,對我的指示。有些解決辦法,是治標不治本,有些解決辦法是一勞永逸。所以當我能把三個銷售經理所負責的客戶都熟悉了,下次就不會再出現這類問題,而且無形中對公司的情況更進一步了解。
提升:
1.最淺的角度:這個問題錯不在我,因為原始數據就是錯的,是對方提供錯誤的數據。
2.上升的角度:我也覺得數據異常,也問了銷售經理,雖然問錯人,可是對方是銷售經理也得為自己說的話負責,他都沒能力看出問題,我怎么會知道。
3.再加一擋:確實是我自己沒有做好,雖然提出了質疑,也去驗證了質疑,可是卻用錯誤的方法去驗證,導致錯誤依舊沒有辦法在我這個層級關閉。所以我挺自責的,還是不夠嚴謹!
我主管開會時經常講一句話:不怕你專業能力差,不懂的話就實事求是把事情做好,那就是最好的態度,如果專業很牛逼,做事情卻不實事求是,那無非是多了一項技能——騙人的技能!
所以我很坦然面對這個錯誤,從這個錯誤去整理出相應的客戶清單一覽表,相信自己此類問題可以就此關閉。深信自己可以建立另一個200分的崗位。
我的標準,從來不是崗位說明書里的記錄,那只是我的最低底線!
我的原則,問題只到我這里止步,我的出品一定要是精品!
#1850-Niki-頁彥夕#橙子學院碼字島第2篇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