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讓我對蘇東坡的奇才驚嘆不已,是有如何的經歷,才把人一生的人情世故描述得如此透徹。中秋夜枕在枕上,卻無法入眠,這兩句詩在我腦中無限循環,越是品味越覺得還有意味在里面,道不清楚,反而是喉嚨哽咽,無數淚珠滾落在枕頭上。窗外,圓月掛在云端的那絲冷清,月如玉盤,圓得不那么真實,就好像人也不能永遠相聚,終有曲終人散的時候。萬事萬物,潮起潮落,聚散離別,滄海桑田。
深夜捧著《蘇東坡傳》,細細地看,一個人的一生就那樣在字里行間慢慢展開,他的嬉笑怒罵,他的率真耿直,他的無奈惆悵,都現于眼前,記于我心。這位一千年前的古人好像就靜坐在我面前,他不言,我也不語,他在千年前的作為我知道,他的命運如何我知道,他愛蘇堤垂柳黃樓江景,他戀江河美景星月浩瀚,他恨庸政誤國小人掌權,他痛百姓貧苦良民入囚。這個才華橫溢,剛正不阿,又有點孩子氣的偉人,在面對命運的不公,展現出了驚人的執著與勇氣,一輩子都在為人民的利益做抗爭。
他喜歡與人通信,與人聊天,把自己所思所想寫成文字,因為文字他被人們記住,他的詩句人們爭相傳誦。因為文字他被小人誣陷,一生跌宕起伏。他愛他所愛,說他想說,這樣一位有思想,有魄力的詩人讓人無不敬佩。
蘇東坡用他的才思創造文學的藝術,書寫人民的疾苦,我愛這位詩人在他壯年末期,步入老年初期時寫的詩,這時的詩有一種經歷官場風云變幻后的沉靜,仿佛一杯正在沉降的含沙水,一些東西在變得澄凈,是經過時間的積蓄而得出的。這時期的詩仿佛是對現實的失望和無奈自己政治生涯的坎坷,但又仿佛是在緩緩地積蓄力量,等待噴發之日,讓人看到希望。
歷史上的英才,總是遭小人妒忌的多,官場得意的少;一生波瀾曲折的多,平淡安穩的少。蘇東坡曾說“處貧賤易,處富貴難。安勞苦易,安閑散難。忍痛易,忍癢難。”這句話是不是東坡居士自我安慰我們不得而知了,但是他一生經歷過的不公正待遇卻是不計其數的,但是他從不陷于此,總是給人豁達開朗,不屈不撓的精神面貌。真所謂是寵辱不驚的真君子。
愿你笑忘半生苦難,歸來仍舊是少年。乘風破浪千萬里,英杰不畏小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