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過的品牌營銷人員通常分為兩種:
一種人崇拜“營銷大動作”,他們每天研究這樣的問題:
1、怎么才能制造一場現象級的傳播事件呢?
2、怎么才能創作一篇刷爆朋友圈的營銷文章呢?
這類人覺得,好像只有一鳴驚人的營銷動作,才能擴大品牌影響力。
另一種是崇拜創意的,去年的營銷活動很有新意,今年怎么突破呢?
舉個例子。2016年華與華咨詢公司為情人節搞西貝莜面村親嘴打折節,很成功!
明年做什么呢?華杉老師說,還是搞親嘴打折節。
客戶說:“那有什么新意啊?你去年已經賣給我們的創意今年又賣一遍啊?”
你看,營銷活動似乎變成了一個廣告創意活動,誰有新意,誰就算贏了。
好,什么叫“新意”呢?我們要“新意”的目的是什么呢?
是增加銷售嗎?是增強品牌嗎?好像都不是!就是要新意!
其實,在做品牌,做營銷的時候。你既不需要憋大招,也不需要找創意。
你只需要做到兩個字:重復——只做能重復的事兒。
重復是傳播的本質
重復是傳播的本質,是品牌的智慧,也是人生的本質。
重復是宇宙的原理,一旦停止重復,就是死亡。
太陽每天都重復地升起和落下,如果有一天不重復了,那不就是世界毀滅了嗎?
我們每年情人節都送禮物給另一半,如果有一年不重復了,那不就是分手了嗎?或者還在一起,但是愛情已經不見了嗎?
成熟的品牌每年都應該以同樣的形象、同樣的知識、同樣的語氣、同樣的話在同樣的時間、同樣的地點出現在消費者的面前,否則這個品牌就還不成熟。
成熟的個人品牌亦是如此。我們雖然會持續迭代和精進自己的能力。但是大方向是不變的,我們給他人傳遞的東西,也是穩定的。
但是,要人重復做一件事兒很難,每個人都不愿意重復自己。這就是人性的弱點,叫追新逐異。
他覺得如果做重復的事,那就顯得我沒創意,沒本事,別人是不是就會小看我了。或者他認為,如果我年年做一樣的事情,領導會不會覺得我沒干活。
咨詢公司會認為,如果我告訴客戶未來50年,每年情人節搞親嘴打折節就行了,那客戶是不是覺得我都會了,我還跟你簽合同干什么呀?很多的原因都讓我們不能重復。
總之,有一萬個理由去搞新創意,沒有一個理由去重復做一樣的事情。
重復,只有不斷重復的,才有價值,才能形成文化。
重復才是最快建立品牌影響力的方法。
今年情人節是西貝莜面村親嘴打折節,明年也是,未來十年,五十年,一百年,一千年,都是。
這才是源于文化母體,加強文化母體,成為文化母體。
今年,是個人品牌咨詢師小玉。明年還是個人品牌咨詢師,后年還是。只要我們穩定的形象,一直不變,一直重復。我們在用戶心智中的影響力,才能真正建立起來。
打造個人品牌,我們需要重視重復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