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福不是因為賺錢少,而是源于匱乏。
——高鳳華
1
一位朋友,在某單位做著普通的文員,二十四、五的年紀,月工資幾千塊,沒車沒房。我有時候跟他聊天,他總說因為現在的條件不好,所以很難找女朋友,很難追求幸福。他說,只能等以后條件好了,再談女朋友。
然而,我卻隱隱覺得哪里不對。明面上看,現在的女孩很現實,談朋友要看房子看家底看工作。實際上,女孩子看的還是能力。房子,車子是一個人能力的外化,這是沒錯的。當然,也可以說是一個人家庭條件比較好。
如果是一個有能力的小伙,哪怕他現在沒車沒房,只要他有那個自信,以后也會過上好日子,那么總會有識貨的姑娘,不嫌棄他一時的貧寒,而跟他交往。
而一個男生心里先因為外在的條件,自感低人一頭,不敢去交往女朋友,不敢去愛一個人,那么也是對于自我的一個否認。潛臺詞是,現在的自己負擔不起一份美好的愛情,也擔不起養家的責任。對于未來,更是沒有把握,也就沒膽量談情說愛了。
那么何談將來條件好之說?這只不過是逃避現實的一個借口而已。
如果說,一個人缺的是錢,那么好說,你只要千方百計的去賺,去找機會,有力出力氣,有腦子就出腦力,我不相信一個大活人,想提高自己的收入會沒有一點辦法。如果,一說起賺錢,又有一堆借口在哪里,那么,肯定還是沒有缺錢缺到活不下去,還是動力不夠。那么,再給自己找沒有錢,找不到女朋友這個借口,就有點自作自受了。
如果說是因為工資太低,晉升無望。那么缺的就是能力。這不是換工作能夠解決的。
去找你的上司,很誠懇的請教他,你在工作中還缺少那些能力。或者,干脆找一個你的對手,豁出去,吵一架,往往你的敵人比你更了解你自己,更知道你身上有那些毛病,你的對手會把你說的很難聽,那些刺耳的話就是你要修煉的所在。
但是,有一點,不要接受任何人對你的人身攻擊。無論這個人是誰,他都無法定義你。那些對你人身的貶低就當放屁吧!
技術層面的東西是容易改變的,不容易改變的是內心的行為模式。
2
一個人最怕的是什么?是源于心底的匱乏感。
曾經在哪里看過一個故事,有個女孩小時候家里非常窮,親戚去她家帶去一箱牛奶,孩子饞的不得了,但媽媽不讓他們喝,說留著走親戚用。弟弟忍不住偷喝了一盒,還讓媽媽打了一頓。后來牛奶就放過期了。
還有一個媽媽,過年親戚去她家,給孩子帶了一袋糖果,孩子眼巴巴的看著,好不容易等親戚走了,跟媽媽要糖果,結果媽媽說糖果被她扔到臭水溝了。因為家里太窮,反正買不起糖果,所以干脆直接不讓孩子嘗到糖果的味道。以后無一例外,只要有意外得到糖果,媽媽一律扔掉。后來,孩子長大了,自己買的起糖果,卻對糖果再也沒有欲望。
很悲壯,很殘忍。貧窮的太久,就認命了,就覺得一切好東西都是不配得到,不配享有的。這種根深蒂固的匱乏感,真的會讓一個人一輩子都感覺不到幸福。
一個人如果永遠盯著自己所沒有的東西,就會永遠處于匱乏之中。
3
做一個有膽氣的潑辣的人,活出生命的動力,你會發現,當你進攻的時候,困難就瓦解了,敵人就退卻了。
我們都聽說過那個關于成功需要野心的故事。窮人,最缺乏的就是野心。沒有野心,一味將就,忍耐,人就越活越抽抽了。
一個人如果老覺得活得憋氣,不順,老是生悶氣,那么心理肯定會出問題。該你的利益,要學會去爭,別人為難你,要學會說不。不要把自己一直放在弱者的角度,一味的忍耐,豁出去一回,你會發現,天不會塌下來。
一個人要有點脾氣,才不會讓人隨意揉捏。當然,撐起這脾氣的肯定是背后的才華。所以還是要好好修煉自己。
說到學習,很多人都會說自己一直在學習。可是有些學習有時候會走入為了學習而學習的心靈僻境。如果學習的東西沒有形成系統,東抓一把,西抓一把,零零碎碎,就會越學越迷茫。也就是人們說的,看起來很勤奮,其實只是哄自己高興。
其實任何學習都應該是對“自我”存在意義的求索。
對每個人而言,真正的職責只有一個:找到自我。然后在心中堅守其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所有其它的路都是不完整的,是人的逃避方式,是對大眾理想的懦弱回歸,是隨波逐流,是對內心的恐懼。——赫爾曼.黑塞
4
永遠不要用你的過去和現在否定你的未來。
過去的已經過去,現在就在腳下,賦予你的未來光明與希望,從現在開始。
一個月賺幾千錢也能追求幸福。你年輕,健康,一切都還來得及,好好規劃自己的人生。談個女朋友,這點膽量一定要有。
紀伯倫說,如果有一天,你不再尋找愛情,只是去愛;你不再渴望成功,只是去做;你不再追求成長,只是去修煉;一切才真正開始!
是金子,早晚會發光。那么不妨把自己當金子來培養吧!
韓大爺讀寫訓練營 Jane 漂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