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米芾書法《淡墨秋山詩帖》,此帖為行書,29.1X31.9c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屬米芾行草書中的小品,寥寥廿八字,變法無窮,氣象萬千。此帖書自作七絕一首。精神飽滿,筆力雄強,使轉靈動,結字端妍。雖無款印,但一望而知為米氏中年行書精品。收入清宮舊藏《米芾詩牘冊》。
【釋文】
淡墨秋山畫遠天,暮霞還照紫添煙。(淡墨色的秋山一直延伸到遠天的盡頭,晚霞環照仿佛增添了紫色的煙霧。)
故人好在重攜手,不到平山謾五年。(朋友一切安好,今又重逢,已經五年多沒到平山了。)
《淡墨秋山詩帖》是米芾自作的一首七絕詩,內容為:“淡墨秋山畫遠天,暮霞還照紫添煙。故人好在重攜手,不到平山謾五年。”詩中描繪了秋山遠天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和期盼。米芾的《淡墨秋山詩帖》具有極高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的書法作品。作品以淡墨描繪秋山遠天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和期盼。在書法特點上,作品運筆如刷、筆力雄健、使轉靈動、結字端妍,充分展現了米芾書法藝術的獨特魅力和精湛技藝。
【書法特點】
運筆如刷:米芾的書法運筆流暢,有如刷子掃過紙面,給人以暢快淋漓之感。
筆力雄健:作品筆力雄健,線條有力,充分展現了米芾書法藝術的獨特魅力。
使轉靈動:在書寫過程中,米芾巧妙地運用筆鋒的轉折和變化,使作品呈現出靈動多變的特點。
結字端妍:結字嚴謹端莊,字形優美,充分展現了米芾書法藝術的精湛技藝。
《淡墨秋山詩帖》作為米芾中年時期的書法作品,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作品不僅展現了米芾獨特的書法風格,還體現了其深厚的藝術修養和精湛的書法技藝。
【作者介紹】 米芾(西元1051-1108年),北宋書畫家、鑒賞家。初名黻,字元章,號鹿門居士、襄陽漫士、海岳外史,自元右六年(1091年)起,改名芾,祖籍太原(今屬山西),遷襄陽(今湖北襄樊),世稱米襄陽,后定居潤州(今江蘇鎮江)。徽宗趙佶召為書畫學博士,官至禮部員外郎,人稱「米南宮」。有潔癖,多蓄奇石。嘗於無為州治,見巨石,狀其丑,大喜,巨衣冠拜揖,呼之為「兄」,因舉止狂放,世稱「米顛」。不能與世隨和,故從政數困。能詩文,善書畫,精鑒別,好收藏名跡。書法,擅篆、隸、楷、行、草等書體,體勢展拓,筆致渾厚爽勁,自謂“刷字”。與蘇軾、黃庭堅、蔡襄并稱“宋四家”。有「風檣陣馬,沉著痛快」之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