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一個人去電影院刷了新海誠導演的動畫電影《你的名字。》,這傳說中的脫單神作,雖然沒有給我帶來一場如夢如幻的戀愛,但走出電影院的那一刻,腦海里不斷回放著彗星劃過天際的圖片,我就知道,新海誠這一次真的征服了我。
一直以來,新海誠在我眼中都是一個會寫散文、會抒情、會畫畫,但唯獨不會講故事的人。但這一次,我發現,會講故事的新海誠原來這么可怕。
4000年一遇的彗星,劃過天空,一個偏遠小鎮上的少女和生活在大都市東京的少年,命運連在了一起。
不同性別、不同生活、不同時空種的兩個人,由此產生了聯系,共同經歷了一場生死攸關的浩劫……
這怎么看都不像一個嶄新的故事,無論是交換身體還是穿越時空,都是有點爛俗的套路,但《你的名字。》卻沒有讓我感到失望。
一天早上,家住東京的少年瀧醒來,發現和一個住在小鎮上的少女三葉互換了身體,為了相互不影響各自的生活,他們決定不打擾對方,在手機的記事本里留下日記,方便對方知道自己都干了什么。
三葉憑借她的細心為瀧爭取了良好的人際關系,獲得了瀧之前一直暗戀的前輩的青睞;瀧用大膽的行為,讓周圍的人感到與眾不同的魄力。
這中間的劇情因為性別轉換,增加了喜劇色彩,讓人忍俊不禁。“瀧”娘炮的說話語氣,走路的動態,小心冀冀的神情;三葉男人式的雷厲風行,好漢不吃眼前虧的作風,總讓電影院里爆發陣陣歡笑。
很難想象,這惟妙惟肖的刻畫竟然出自一個43歲大叔的手筆,溫情而細膩,歡樂而緊湊。
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兩個人漸漸適應了這個節奏,并且互相依賴對方的生活。
之后,突然有一天,這個事情結束了。
瀧不放心地去尋找三葉,卻發現,三葉生活的那個小鎮,已經化為一片廢墟。
原來三葉生活的那個叫做“系守”的小鎮,在三年前一次彗星撞擊地球的事故中,被毀滅了。而宮水三葉這個名字,也出現在事故遇難者的花名冊上。
悵然若失的瀧不顧一切要回到對方的生活中,回到三年前,去拯救她。盡管最后的結果是,這段記憶會消失,他甚至不會記得——她的名字。
瀧手腕上綁著的,不知道是誰送的,卻不肯取下來的結繩,是三葉送給他的。
瀧在展館里看到過三葉家鄉的攝影展覽,湖光山色,絕美無倫。
瀧憑借著模糊的記憶找到了三葉曾經供奉過的神體,在神體前,把象征三葉“半身”的口嚼酒喝下。
奇跡出現了……跌倒中的瀧通過結繩穿引的時間里,看到了三葉的一生,回到了三年前事故發生的早上,開始了自己的拯救計劃。
經過一番波折和推理,三葉與瀧在黃昏交替的瞬間,于時間的罅隙里,看到了對方。
他們又哭又笑,互相指責對方,互相把兩個人的名字寫在對方的手心里。
瀧在三葉的手中寫下“喜歡你”,當三葉要寫的時候,她突然消失了,筆掉在了地上。
三葉按照瀧的計劃行動,成功的挽救了鎮上的居民,瀧在系守鎮的山頭睡了一晚,第二天回到了東京。
我在想也許這個故事,會像《秒速五厘米》一樣,兩個人從此相忘于江湖,各自靜好,互不打擾。
但這次新海誠沒有像以前一樣,他讓男女主奔跑在東京的街頭,從地鐵到車站,從人海中穿越,用奔跑來擺脫迷茫,用奔跑來追逐愛情,用奔跑來擺脫宿命。
最后,在階梯上兩人轉身,熱淚盈眶:
“我是不是在哪里見過你?”
人們都說,作品是作者心中的一面鏡子,投射出他的內心。43歲的新海誠,他筆下少男少女的戀愛,總是有一種發自內心的純真無暇,或許就是因為,他的內心就是這樣一個翩翩少年吧。
每一個成年人,曾經都是天真無邪的少男少女,相信愛情,相信自己,只不過曾經這份執念早已遺落在歲月里。
我們還沒學會告別,就先學會了遺忘。
如果問這個片子,到底哪里最打動我?
除了時不時在心幕中回放的璀璨彗星軌跡,就是男女主之間純真的愛情了。
新海誠在接受采訪中說過:因為純真正在從我心中消失,我要通過電影把他留住。
我開始明白,為什么那個自以為看透人性、對世界漸漸漠然的我,會不知不覺喜歡這種屬于青春期少女的影片。
也許在內心深處,覺得這份純真應該像長不大的孩子,永遠地保留下來,用一種世界能夠認可的方式,給它一個存在空間,讓漸漸疏離世界的我們,有一個可以凈化心靈的領域。
如果“成熟”是“單純”的反義詞,為了成熟,我們要放棄純真、放棄想要的生活、放棄自己……那么,這個成熟,真的不能帶來幸福。
劇情之外,新海誠的畫面和審美,會給人一種不知名的哀傷。
在日本,幾千年來流行著一種名叫“物哀”的美學觀。他們喜歡不圓滿的殘月、飄零散落的花瓣、枯萎的樹枝、夕陽下的美景……那些不安定的、虛幻的、轉瞬即逝的東西似乎有一種特殊的美感,牢牢俘獲著他們的心。
村上春樹所過:不管是櫻、螢或楓,都會在極短時間內失去它的美麗。人們為了目擊那一瞬的光彩,路途再遠也愿意前往。那里存在的不只是純粹的美麗,人們親眼確認它們失去小小的光芒,看到鮮艷的色彩在眼前凋零,會不自覺地松一口氣。
在新海誠的電影里,這種“哀傷的美”,總是無處不在。不管是《秒速五厘米》、《言葉之庭》還是《你的名字》,我們總能看到:凋落的楓葉、飄零的櫻花、近在咫尺卻又無法觸碰的愛情。
日本是一個危機四伏的國家,每一年都會發生各種地震、天災,因此他們心中有一種天然的“危機意識”。
就像日本的象征——富士山,它同時也是世界上僅存的幾座超級活火山之一。一旦火山爆發,100公里半徑范圍內都將遭受毀滅性的打擊。火山灰將覆蓋以東京為中心的都市圈……
在《你的名字。》里,彗星的碎片墜落地球,明明是一場天災,卻沒有好萊塢大片中那樣的天崩地裂,而是如此美麗,如此璀璨,就像一朵櫻花絢麗盛開,劃過天際,把殘酷與美麗發揮至極致。
也許《你的名字。》只是一部普普通通,中規中矩的劇本,這種穿越世界線拯救你的故事,在ACG宅圈,已經司空慣見:
《穿越時空的少女》、《命運石之門》、《魔法少女小圓》、《只有我不存在的街道》、《re:從零開始的異世界生活》等等。
就像知乎網友說的那樣:“這種類型的故事架構和主線,換成任何內容應該都比較感人。”
但就算這種主題不斷地被消費著,我們也能從不同的片子里,體會到不同的感動。
有人說新海誠是宮崎駿的接班人,我覺得真是胡扯。新海誠和宮崎駿根本不在一個路數上,如果說他們有什么的共同點的話,那就是都選擇了動畫和少男少女作為描寫刻畫的對象,他們的內心都很純真。
新海誠說:我希望大家能相信,在還沒有遇見的地方,可能還存在著你未來人生中重要的人。
當看完《你的名字》,一個人默默地走出影院,心里想的是,也許這個電影更深層次是一種溫情的撫慰——無數次忘懷對方的男女主角,在最后一次擦肩而過之后轉身,熱淚盈眶……像極了人在失落后突然發現,原來上帝還給我們留了一扇窗,現實并沒有那么糟糕,令人溫暖而感動。
個人向主觀評分:
劇情:7分
畫面:9分
音樂:9分
設定:8分
綜合:8.25分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