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一開始,寧榮兩府就在富貴繁華中,如一家企業早走出初創時的艱辛,漸入高峰。寧榮兩府的富貴到何種程度,有兩個初到賈府的人,她們看到的賈府,或具有代表性。
林黛玉初到賈府。她出生于官宦之家,父親林如海是巡鹽御史,母親是賈母的女兒賈敏,黛玉自小生活環境優渥,成長在詩書之家,頗有些見識,幼年良好的教育也培養出了她不俗的品味。但第一次進賈府,林黛玉仍不敢多問一句、多走半步,這里處處顯示與別處不同。到了就餐時間,服侍者眾,但鴉雀無聲,聽不見一點聲響。王夫人、李紈、鳳姐均服侍在側。吃飯完畢,丫頭端來漱口水,然后再上茶水,每個細節都嚴謹有序,沒有半點差池。這是林黛玉在賈府的第一餐,看到了訓練有素的服侍人員和嚴格的秩序,以及尊長有序的大家風范。
秩序井然,說明管理規范。賈府作為一個大家族,發展到幾百口人,如果沒有有序的管理制度和規范,肯定是另一番景況。
劉姥姥眼中的賈府。劉姥姥來自鄉野民間,乍一進到深宅大院的賈府,更是處處留心。劉姥姥總共到過三次賈府,第一次用賈府丫頭的話說是“打秋風”,家里實在混不下去投奔過來;第二次進賈府游歷了大觀園,當時是一派熱鬧非凡,第三次進賈府,賈府沒落遭抄家。可以說,劉姥姥見證了賈府的由盛及衰。
劉姥姥第一次進賈府,在廂房等王熙鳳,她先聽到丫頭們說“二奶奶來了”,接著是窸窸窣窣地走路聲,寂靜無聲。劉姥姥見到王熙鳳,極其為難地講了家道艱難,最終王熙鳳給了她20兩銀子,說這是給丫頭們做衣裳的錢,先讓劉姥姥拿去用,而這錢足夠劉姥姥一年的用度。
企業在繁榮時期,各項費用支出大,也不吝惜用金錢圍護企業應有的體面。用莊稼人一年的生活費給丫頭們做衣裳,這筆開銷實在不小。在賈府看來,丫頭們的體面關乎著他們的體面,這錢肯定不能省。在繁盛時期的企業也是如此,許多大公司都給員工配有專業的考究的工裝,或者發放置裝費,為的是提升員工的精神面貌,從而彰顯企業的整體實力。
記得有一回,襲人母親病重,她回家探病,找王熙鳳請假,王熙鳳再三囑咐她回去不可穿得太簡單隨意,包袱里也要有拿得出手的衣服,還特意派了八個下人跟隨。一則顯示襲人的地位已不同往昔,更重要的是,王熙鳳努力維護賈府由上及下的體面,一個有地位的丫頭就算回家也要風光無限。
劉姥姥第二次進賈府,正是賈府的繁盛時期。為迎接元春回家省親,賈府赦蓋大觀園,花費頗豐,用下人的話說,“銀子花得和流水一樣”。就是這次省親,讓賈府大傷元氣。損傷了元氣,需要從內至外慢慢浸出,但對體質的影響已是不爭的事實。
一家企業,只有收支平衡才能維持企業的正常運營。此時賈府的進項少、出項多,已顯現入不敷出的衰象。
劉姥姥第二次進賈府后不久,王熙鳳生病,由探春、李紈、寶釵代管持家,探春發現賈府的各項補貼重重疊疊,若大的大觀園也是一個只進不出耗費錢財的大項,探春提議,重復的補貼全部砍掉,把大觀園分包出去,即可省下打理的錢,又能有一點收益。探春的提議立即得到了贊同,不光探春,賈家上下都發現經營出現了狀況,支出多、收益少,這樣下去很難持久。這應算是企業自救的第一步。
但管理法則上寫著,企業出問題最終是人出現了問題,企業的生死最終由人來決定。賈府也未能逃過這樣的命定。
為了不讓眾姐妹來回奔波用餐,就在大觀園內設立了廚房分部。迎春的丫環司琪因為想吃雞蛋羹,就派小丫頭到廚房安排,哪想管事的柳嫂子未理這個要求,司琪就帶人大鬧廚房,把現場折騰得一片狼藉。這看似一件小事,但大鬧的背后其實是管理的疏離。
提要求的一方未按制度辦事,只想憑著那莫須有的高人一等就要吃嫩嫩的雞蛋羹,受理的一方見她是個不太受重用的丫環,平常并無往來,因此也不理會她的要求。矛盾由此產生。
沒有企業制度作背書,各方都憑借自己的尺度行事,最后只能亂作一團。此后大觀園大大小小的打架事件發生多次。人的混亂最終讓企業也走向混亂。
賈府的衰退如百蟲侵膚,需要慢慢的一點點顯現出來。但有兩件標志性事件,讓賈府更快地走向了衰亡。
一日在大觀園發現了男女私密之物,此事件成為許多人借此整頓大觀園的借口,就此引發了夜抄大觀園。按照企業管理通則,就算發現了問題,也要找到問題根源,然后修訂補救措施,這是正確的路徑。而不是借著發現問題,采取極端手段,借此排除異己,把法治變為人治。
當查到探春處,探春憤而說到:“像我們這樣的大家族,從外頭殺,一時是殺不死的。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除非從里面殺,才能殺死……”這樣的話聽來是不是非常耳熟?通常我們只看到一家龐大企業的轟然倒塌,卻無法知曉里面到底發生了什么。原因肯定是復雜的,但有一點,員工的不作為、甚至是趁亂打劫,這些都加速了企業的衰亡。從內至外的侵蝕損傷的是企業內理,傷害更大。
另一件事由查抄大觀園引發。不知誰告了密,把寶玉日常和丫頭們無遮攔的玩笑話告到王夫人處,王夫人借此把一些丫頭攆出大觀園,攆出的丫頭處境悲慘。最有代表性的是晴雯,她長得比別人好,又有一些能力,還能幫寶玉夜補孔雀衣,這是她的獨家本領,這讓她顯得出類拔萃,但也易遭人嫉妒。她與寶玉清白,無任何感情和肉體的瓜葛,其實與寶玉發生關系的是襲人,但王夫人認定襲人最為老實可靠。晴雯成為沖當其沖的被逐者,襲人則相安無事,而且更得王夫人信任。
當一家企業的領導者以聽信讒言為依據,不查訪事實,只憑個人喜好,置企業的管理制度于不顧,任意裁人,企業內部人心慌慌,那這家企業的生命力怎能長久。
大觀園的攆人事件,加速了賈府的敗落。自此后,賈府處處顯現頹勢。中秋月圓之夜,任意放蕩的子孫聽到莫名其妙的嘆息聲,有解讀是祖先對子孫的荒淫無度而發出的無可奈何之聲。
一家處境艱難的企業,如果拿不出有效遏制措施,那只能像是沉入水中的大船,一點點跌入海底,直到轟然倒地。
劉姥姥第三次進賈府,賈府已被抄家,昔日的權貴們成了階下囚,原來都是買人賣人的管家們,淪為了被賣的人。世事無常,嘆人扼腕。
企業落敗何嘗不是如此,要么面臨被兼并,要么自行關閉,在企業中的員工要么隨企業一起風雨飄搖,要么早早撤退,但不管怎樣,員工與企業都同乘了一條船,注定無法到達終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