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獻給我的母上大人 |
昨天是母親節(jié),五月的第二個星期天。
朋友圈里從昨天開始就一直被母親節(jié)刷屏了。
其實在以往母親節(jié)并沒有顯得很特別,而我大多數(shù)時候還是在老姐的提醒下,發(fā)短信跟老媽說一聲母親節(jié)快樂。
老媽也總是很簡短的回一句,謝謝。
隔著屏幕看,語言總是有點客氣和疏離,帶著絲絲寡淡的意味。即使如此,我還是能夠想象到老媽回復消息給我時,一本正經(jīng)的樣子。
至于為什么不打電話親口說,是因為覺得有些別扭。
在朋友面前廢話一籮筐,煽情的話,感性的話,直白的話,都可以說出來,但是往往在親人面前,我們好像患了語言障礙一般,變得不會表達。
在這個流行告白的年代,面對親人,一句“我愛你”我們卻羞于啟齒。
記得高中時,學校要求每個同學都給爸爸媽媽寫一封信,說出自己想說的話,然后寄回家。
我當時并沒有用心去寫,因為覺得很難為情。
所以至于寫些什么,現(xiàn)在已經(jīng)忘了。只記得當時信寄到家里時,剛好我在家,于是就被我截胡了。
老媽根本就沒有看到,因為我當著她的面非常猴急的給撕了。
那時候我沒有去看她的表情,所以,也不知道她當時是否感到失落。
也是在之后的某一天,她突然說起我表哥寫的信寄回家后,我姨都看哭了。聽說,那封信還在外婆家當眾朗讀了。
當時我還暗自慶幸,還好我撕了。
但現(xiàn)在一想,也許老媽有點點羨慕吧。
老媽是中國千千萬萬傳統(tǒng)媽媽中的其中一個,勤勞樸實,相夫教子。
也因為這樣,每當我的朋友說起媽媽很少陪在身邊時,我總是覺得自己很幸運。
從我出生牙牙學語懵懂無知開始,我的母親一直都在身邊。
老媽孕育了我們姐弟三人,32歲生下我,在炎炎夏天。
現(xiàn)在每每想到這個,我就覺得母愛的偉大是無法用言語形容的。那些謳歌母愛的語言,即使情感再真摯熱烈,也不及母親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死里逃生所包含的情感深厚。
如果是我,根本沒有勇氣三次去承受分娩的痛苦。
懷孕很簡單,分娩很痛苦。當母親很容易,當好母親很難。
但是在過去,我并沒有體會到老媽的不容易,應該說不諒解,反而像一個討債的冤家。
我記事很早,說出來可能難以想象,三四歲時候的事情有的到現(xiàn)在還記得。
也不知道為什么,童年和少年時期的我很敏感,和老媽之間經(jīng)常有激烈的情緒碰撞,所以在那時候,埋藏了很多難以言表的心結(jié)。
甚至在想,我的童年和少年時期是不是剛好撞上了她的更年期。
所幸時間是個好東西,當初再怎么激烈,到現(xiàn)在也變得平和許多,最深處的東西其實也可以慢慢挖掘出來。
三姐弟中,我想我是最沒良心的那一個,不,應該說是公認的最沒良心的那一個。
小時候 ,弟弟總是可以很自然的和老媽撒嬌,而老媽也總會抱著他直呼,我的嬌嬌崽。
到現(xiàn)在我還記得他四歲的時候尿床了,在床上一蹦一跳,抱著老媽的脖子親親熱熱沒心沒肺撒嬌的場面。
現(xiàn)在長大后,雖然總讓人操心,但是聽說會時不時打電話給老媽。
或者發(fā)短信詢問老媽,吃了什么啊,睡得好不好,并叮囑老媽對自己好點,別太節(jié)約了。
至于我的老姐,更是24孝好女兒。
一放小長假就會往家里跑,回家了就會和老媽一起睡。
和老媽打電話有說不完的話,各種用的,吃的,時不時往家里寄。
遇上生日和各種節(jié)日,她從來都是第一個打電話回家。
而我,幾乎沒有怎么和老媽聯(lián)系過,每次都是老姐提醒我打電話回去。
他們說,我的性格相較于我姐,要開朗活潑一點,其實并沒有,我感覺骨子里,我比她淡漠很多。
我總感覺我和老媽之間根本就沒法做到太親密,甚至在我的記憶中,我從來沒有向她撒過嬌,也沒有一起睡過一張床,更沒有談過心。
如果太親密,就會有一種迷之尷尬的感覺。
記得去年過年回家,有一天吃晚飯吃得太晚了。因為我有點低血糖,再者,那天在沙發(fā)上躺了一下午,一起身,剛走到廚房想問問飯好了沒,話說到一半就暈倒了。
那天將家里人都給嚇壞了,差點直接送醫(yī)院,我醒過來之后給制止了。
事后,老爸來來回回幾次跑到我的房間,摸著我的頭,哽咽的說,瓶啊,你嚇到我了。
然后就說,今晚讓你媽陪你睡好不好?她在洗澡,等下就上來。今晚早點睡,明天爸爸帶你去醫(yī)院檢查一下。
當時我其實是有點抗拒和老媽一起睡的,那樣會不習慣,我覺得還是一個人睡的好。但是老爸開口了,我只好點頭。
當然,到最后那晚我還是一個人睡的。老媽到我房間對我說,現(xiàn)在還早,先去看幾集電視劇再過來。
再后來看完電視劇又到我房間,略顯尷尬,要不,你還是一個人睡算了。
我爽快答應,求之不得。
我很清楚她是擔心我的,但也清楚,愛雖然是偉大的,但不是萬能的。
我們是母女一場,但也是冤家聚首。
就像她會給我的公眾號絞盡腦汁的留言,我設置了打賞,她會樂呵呵的打賞我,但是如果我回復她的留言太熱情親密了,她就給我發(fā)消息,不要這么夸張。
她不習慣,其實我也不習慣。
我猜,她只對我不習慣。
因為我以前是一個壞孩子。會對她很沒耐心大呼小叫,從來不考慮她的感受,也不會對她說一句感謝。
但是,在姐弟三人中,我長得最像她。
眉毛,眼睛,鼻子,嘴唇,就連發(fā)質(zhì),都像。
我是惹她生氣最多的那一個。
總記得她以前追在我后面要揍我,一開始,很輕易就追到了,到后來,我一下就跑開了,她追一會追不上就放棄了。
以至于到現(xiàn)在,一想起和老媽的回憶,馬上想到的就是那段雞飛狗跳你追我跑的歲月。
因為太深刻了,不管那時候是什么心情,至少現(xiàn)在不難受,但也不感謝。
只是在偶爾回想時,覺得那時也好,至少都陪在老媽身邊。哪像現(xiàn)在,即使離家很近,也難得回去一趟。
昨天和幾個朋友小聚了一下,上面幾段都是之前寫的。
今天早上八點多就醒了。
看到獨木舟更新的一篇文章,她也在寫她的母親。
她說,我們都試圖去理解對方,不是以母親和女兒的關系,而是以一個獨立的人去理解另一個獨立的人。
早上就抱著手機反復咀嚼這句話,默念幾遍,莫名覺得好像更能理解老媽的不容易。
十歲的我嫌棄她做的菜不好吃,經(jīng)常挑食,二十歲的我覺得她做的菜變好吃了,但是很難吃到。
一個人用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時間毫無怨言的洗手作羹湯,真的沒有理由不去好好對待她。
仔細想想,老媽當年也是一個天真活潑的少女,她也有著白皙細膩的膚色,有著健康的身體,她也不會做菜。
但是,為人妻,為人母后,那些不會的,不想做的,全都學著去做了。
子不嫌母丑,但是我覺得老媽現(xiàn)在真的不好看,有時候我看著她的手,我想不明白為什么會變得這么粗糙。
歲月在她身上雕刻的痕跡太明顯,比很多人都明顯,明顯得讓人覺得有點心酸。
有時候我在想,如果歲月將加注在她身上的放在我身上,我是否能夠坦然接受?
當然,目前無解。
她用她的青春換來我的青春。
生育之痛,養(yǎng)育之苦,這些不是隨便說聲無以回報就可以了的。
我的媽媽不是超人,她也有很多的缺點,她也會做錯事,可能她懂的東西還沒有我多。
但是,她對生活的理解和領悟,始終讓我覺得我的老媽是一個簡單又深刻,樸實無華,值得我去學習的人。
所謂父母子女緣分一場,大概就是在有限的時間里過著最平凡瑣碎的生活吧。
我希望,這段時間能夠慢點過,慢點慢點再慢點。
老媽,你是我們家的大寶貝,母親節(jié)快樂。
晚安,親你的左臉頰。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