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和遠方,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成為大多數(shù)人的夢想。一邊過著柴米油鹽,勵精圖治的日子,一邊做著遠方的夢。仿佛眼前的生活盡是茍且,只要逃離就是詩意的遠方。
其實,如果你找不到旅行的意義,哪有什么詩和遠方?如果你能發(fā)現(xiàn)生活的詩意,又何必去遠方?
在路上,見過太多形形色色的游客。很少有人在路上停留,感受那些“野風光”,一進旅游景區(qū),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景區(qū)內(nèi)兜售小商品的到處都是,各種收費讓你措手不及,通常在一個景點排隊拍照都要等上好幾分鐘,你正陶醉在其中悠然遐想時總有人要求你讓一讓……這些,與詩和遠方有什么關系?
如果你旅行的狀態(tài)只是吃飯、睡覺、拍照、趕路,與詩和遠方又有什么關系?
每個人都有惰性,身體和思想的惰性。旅行,其實是件很耗精力的事情。身體累了,思想也就遲緩了,一旦出現(xiàn)惰性,便容易按照既成的狀態(tài)持續(xù)下去,不善發(fā)現(xiàn),不善思考,不善創(chuàng)新。慢慢地,在路上過起平庸的日子,并樂于享受。
很多人并沒有出去旅行,卻依然能把生活過成一首寫意的詩。一個朋友,是個培訓學校的老師,經(jīng)常和小孩打成一片。她能發(fā)現(xiàn)每個小孩的可愛之處,耐心給他們補課。自己的生活也過得很有儀式感,周末自己買菜做飯,和朋友小聚。熟悉的城市的每個角落,都能被她發(fā)現(xiàn)不同的美好。
沒錯,為了看看這個世界,我們在旅行。找到旅行的意義,對我們來說十分重要。
說到旅行的意義,似乎有些嚴苛。并不是你所有想做的事情都是有意義的。大多時候,只是為了滿足你心底的某一個欲望。若是你想做的事情也正好給你帶來了收獲,是最好不過了。
有時候,因為享受的欲望,你想做某件事,而這件事恰好有意義,你便可以用冠冕堂皇的理由來為自己壯膽。
旅行,到底屬于哪一種,我不想說得過于崇高。
旅行,聽起來很瀟灑,很文藝,其實表現(xiàn)出來的只是讓你向往的情緒。其實并不是旅行的所有過程的都是美好的。也或許正是有不美好的存在,才讓旅行變得更加真實和豐滿。
旅行,可以讓人更了解這個世界。固守于自己的世界是件很可怕的事情,有時你認定的事情,頃刻間就被顛覆。你以為世界是什么樣子,其實并不是。看看萬水千山、世間百態(tài),了解民族風情、歷史文化,你才會知道,你應該以什么樣的眼光,來看待周圍的一切。
旅行,可以讓人更了解自己和身邊的人。生活中,無處不存在抉擇。而旅行中的抉擇存在于時時刻刻。大到選擇怎樣的旅行心態(tài),怎樣的旅行路線,小到怎樣解決吃喝拉撒。路上的日子沒有一天可以重復,每一天,都要花精力去選擇。通過旅行中的狀態(tài),可以了解一個人的習性,更能了解自己。我是個害怕做選擇的人,旅行這么久也更加暴露了自己的這一弱點。慢慢地,我決心改善這個毛病,變被動為主動,給自己創(chuàng)造主導權和成就感。另外,一個人是否有趣,精神世界是否豐富,也顯而易見。我常說,我既沒有好看的皮囊,亦沒有有趣的靈魂。但我仍在不懈努力中。
旅行,能讓人開拓眼界和心胸,找到自己真正熱愛的生活方式。我們?nèi)菀讏?zhí)拗,更容易迷茫,常常不知道自己要以什么樣的狀態(tài)過好這一輩子。看看別人的生活環(huán)境和生活方式,一定會有些啟發(fā)吧!當你的心裝下的東西越來越多,那些看不開的人和事,那些錯誤的執(zhí)念,就再也不能占據(jù)你的內(nèi)心了吧!
愿所有人都能找到旅行的意義,走向生命的遠方,譜寫美妙的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