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說過,人生會很輕松。作為父母,總會感覺自己像一條過小的毛毯。不管你再怎么努力想照顧所有人,總是會有人著涼。”
? 昨晚上看完了由陳可辛導演的電影《親愛的》,劇中有一位找了自己孩子六年的父親韓總,“我的住宅說是絕對安全,我就去了一下超市,孩子就沒了。”那種心碎和無奈讓人覺得心酸。
父母看著自己的孩子一天天長大,又怎么會想到有一天骨肉分離,茫茫人海,再無相見。
父母都想護孩子一世周全,從沒有想過新聞報道的事情會發生在自己孩子身上,內心深處最不愿意承認的事實,“我們保護不了自己的孩子。”
瑪雅的媽媽也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的孩子會被強奸。更不知道該如何與瑪雅一起面對。
她們生活在一個小鎮----熊鎮,這里偏遠,寒冷,交通不便。人們把小鎮的發展寄托于一項體育運功,希望它能夠在青少年冰球代表隊的帶領下,奪取冠軍,吸引投資,帶來就業,為小鎮的經濟帶來生機。
而強奸瑪雅的正是青少年代表隊的關鍵選手凱文,在冰上勇猛善戰的他其實由于缺乏父母的關愛,性格懦弱。但家庭環境教會他贏家文化——只有成功才能得到認可,于是施暴后的他縱然害怕,也并不愿意承認錯誤。
女孩被撕碎的襯衫,掉落的紐扣,男生有力的雙手,身在事發現場的冰球男孩亞文,即將到來的決賽,小鎮的未來。
在許多意料之外,人們往往選擇自己愿意聽見的內容,并且選擇愿意相信的那一部分作為事實。
在小鎮人們的眼里,瑪雅是破壞勝利的婊子,是不配被提及名字的這個女孩,而凱文才是受害者。
但哪個才是事實,人們心中早有答案,追求名利的背后一張張偽善丑惡的臉輕易被揭開。
“社會是什么?社會是我們所做選擇的總和。”
忠誠與背叛,救贖與仇恨,金錢與權力,小鎮雖小,也是一個世界。人性的光芒與黑暗在這個白雪覆蓋的小鎮一一展現。
書中我最喜歡那個在凱文父親金錢引誘下,冒著被隊友為敵的風險,拒絕沉默,勇敢的說出真相的男孩亞文。
他買不起合腳的冰球鞋,個頭不高,卻也無法阻擋他對冰球的熱愛。家住在最偏遠的洼地,母親是冰球館的清潔工,看著她由于日益勞累而彎曲的脊背,這些都點燃了他想要改變生活的希望。
“別人可以摧毀你建立的一切;然而,你還是要動手建立一切。
因為到最后,一切將會存在于你和上帝之間,這和你與其他所有人都沒有關系。”
最后把亞文出生時護士在他耳邊念的一段禱文作為結束。
“誠實的人會遭他人背棄;然而,你還是要誠實。
友善的人會遭他人毀謗;然而,你還是要友善。
你做的所有善事,別人會在一夕間忘記;然而,你還是要做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