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雨清澤
從省圖借了這本《朱生豪情書》來讀,按照每天讀50P的進度今天讀完了。先解釋一下朱生豪是誰,他是浙江嘉興人,畢業于之江大學,他翻譯了莎士比亞戲劇全集,打破了三十年代中國因為沒有莎譯作品而被嘲笑沒有文化的窘境。他的妻子宋清如是之江大學的才女,畢業于之江大學國文系,精通現代詩,才華堪比冰心。她被施蟄存稱贊為“一字一文,猶如瓊枝照眼”。朱生豪和她相戀十幾年,實際在一起只有兩年半。朱生豪于1944年與世長辭,留下了對她的無限眷戀和悲戚愛情。
說是情書,其實是他寫給清如的信件。按說私人信件是不值得公開的。但是出于對賢者的尊敬,經他兒子朱尚剛整理,結集成冊,讓后來人了解他的生活、思想以及認識這位莎士比亞戲劇譯者的過往。
??01“不要愁老之將至,你老了一定很可愛”
饒是美人總是有遲暮之感觸,害怕容顏不再,害怕變老。才女宋清如也一樣。雖然她在學校的時候,討厭打扮,她常說“女性穿著華美是自輕自賤,認識我的是宋清如,不認識我的,我還是我。”獨立而不羈的一位才女。
對于衰老,大概他們在通信的時候互相探討過。所以朱生豪在信里這樣勸她“不要愁老之將至,你老了一定很可愛,而且,假如你老了十歲,我當然也同樣老了十歲,世界也老了十歲,上帝也老了十歲,一切都是一樣的。”
真是幽默機智,又掏心窩子的話,就算是現在的美女,聽到男朋友對自己這樣說,也一定開心得要海誓山盟,托付終身了。
??02“我一天一天明白你的平凡,同時卻一天一天愈更深切地愛你”
這是莎譯才子,直抒胸臆的愛情告白。是的,生活在世界上,無論那個時代,還是現在,大多都是平凡的人。即便他們才華橫溢,誰也沒有驚天動地。但是因為相戀,是因為被對方所吸引。
朱生豪說自己是極其內向的人,每天說不上十句話的有二百多天。說話最多的日子,大概不過三十句。但給宋清如寫起信來,筆下生花,文采飛揚。
他在信里,寫自己的日常生活,寫孤寂無聊的周日,去看電影,吃飯,平時晚上看小說、看雜志工作等,全是一些細碎的小事。也會抱怨自己郁悶的心情,初入社會時的種種不適應,偶爾也和她開開玩笑。
他給宋清如寫信多,而宋回復的少。但是雖然少,作用卻很大。他稱宋清如的信為“續命湯”。等來了,特別高興,等不到就很沮喪。
他在給她的信里用了多種稱呼,有親切的諸如“寶貝”,有像哥哥一樣對小妹那樣的,比如“妞妞、好孩子”,有一個單字“宋”,還有玩笑的“好人”……如此種種,可見他寫信的時候,是不同的心情,無論如何,稱呼里都潛藏了深深的思念與眷戀。
信的落款時,他的自稱也很可愛。他也想在枯燥無味的翻譯世界里找點兒人生樂趣,人生寄托。
在他每封信的結尾處,他會寫上“我待你好”,我一直在想,這是“我期待你好”還是“我會好好待你”呢?或許這兩種期許,朱先生都有。總之,他希望她一切都好。
他寫到“我們都是世界上多余的人,但至少我們對于彼此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
??03“我找到了你,便像是找到了我真的自己”
我們都親切地把戀人稱為自己的“另一半”。這是根據《圣經》里亞當夏娃的傳說得來的。事實上,如果我們遇見的是對的人,那或許真的就是另一個自己,有互補的性格,有一樣的三觀,有共同語言,對未來一樣的期許。朱生豪大概深有感觸,才寫出這樣的話。
在一封信中,他拿宋清如和自己的理想進行了一番比較。最終得出了這樣的結論“我明白在這世上我們應該找尋的是自己,不是自己以外的人,因為只有自己才能明白自己,諒解自己,我找到了你,便像是找到了我真的自己。如果沒有你,即使我愛了一百個人,或有一百個人愛我,我的靈魂也仍將永遠彷徨著,因為只有你才是屬于我的類型,你是獨一無二的。我將永遠永遠多么的多么的喜歡你。”
朱生豪就是這樣把對她濃烈深沉的愛,全部寫在了脆薄的紙頁里,留給心中最愛的她。容顏終究抵擋不了歲月的侵蝕,她在日漸變老,但是這些信件卻陪伴她度過了很多艱難時期,陪伴她到終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