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村莊在偏僻的山區。在我們村東面的一座小山腳下,有一口清澈見底的水井。井的四壁,是用條形石頭砌成的;井呈長方形。井的側面,有兩個正方形的水池,一個洗蔬菜用,一個洗衣服用。井水很充足,一年四季,都有源源不斷的井水溢出流經池子,然后又一聲不響地流去了前方的大片稻田。
山區的村莊共有三百多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飲的是那口井的水,用的也是那口井的水。那口井就如我們村里人自己的心窩,井里流動的水猶如心窩里流動的血液,生生相息,永不棄離。
兒時,我時常光顧那口井。有時母親讓我去地里拔幾棵白菜,或幾個蘿卜,或幾根大蒜,我都要跑到井邊池子把菜洗得干干凈凈,然后高高興興引以自豪地交給母親;到了夏天,母親他們在山上熱火朝天累得滿頭大汗,我拿著家里那個用大竹筒自制的水壺,跑到井邊,咕咚咕咚灌滿一壺清涼的井水,給母親他們送去。我解了他們的渴,暖了他們的心。后來,我逐漸長大,經常挑著家里那兩只比我矮一點的小水桶,跑去井邊挑水。因為我人小力薄,水桶放入井里,一次只能提很少的一點水,只好用一個桶一次一點地提,然后,再倒進另一只桶,直到我要挑的水重量差不多了,再把兩只水桶的水倒均勻。我弓著脖頸把水挑回家。那時,家窮得只剩下井水,母親對我的獎勵,每次都是夸獎,可我心里美滋滋的。
在那口井邊,我認識了村里的爺爺奶奶,伯父伯母,叔叔阿姨,還有哥哥弟弟,姐姐妹妹。我們村里,平時最熱鬧的地方,就在村里那口井邊了:挑的挑水,洗的洗衣,洗的洗菜,小孩玩的玩;說的說,笑的笑,吵的吵,鬧的鬧。每天的場景,倒象個小集市呢。
回想當年,在那口井邊收獲最大的可要算阿貴和阿鳳了。為什么這么說呢?還是讓我們好好回憶一下當時的情景吧!當年阿貴年方二十有三,阿鳳年方二十有一,阿貴在井邊洗衣,阿鳳在井邊洗菜,阿鳳問阿貴:"阿貴,今天怎么是你來井邊洗衣呢?"阿貴答:"怎么呢,男人洗衣都不行嗎?我現在不學著做,以后成家了難道全都讓我老婆做?"阿鳳說:"你老婆的八字都還不知道是哪一撇呢,就這么想著體貼老婆呵。"阿貴說:"阿鳳,你就讓我開個玩笑好嗎?老婆嘛,其實是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呢。"阿鳳的臉瞬那間紅得象個胡蘿卜,隨手抓起一個盆,舀起半盆井水要潑向阿貴身上,阿貴跑都來不及,誰叫阿貴心那么直呢!
在半年后,有一天晚天,我去村里學校操場看電影,看到阿貴和阿鳳穿得整潔漂亮,手拉著手,肩并著肩,從他們臉上顯露出的笑容,可以看出他們是多么的甜蜜,多么的喜氣。一年之后,阿貴和阿鳳結婚了;又過了一年多,他們生了一個很可愛的男孩……
時光悄然流逝。
我也長成了大男人;因忙于生計,長年奔波在外。一次偶然的回故鄉,我又是幫母親他們去井邊挑水。我聽到村里很多人在井邊自豪地說:阿貴和阿鳳的那個兒子順利考上了博士,幫他們光耀了門楣,令全村人羨慕不已。他們還說,村里那口水井的水確實很養人,幾十年來,村里人才輩出,喜事連連,大家很喜歡那口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