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斷舍離的主角并不是物品,而是自己。通過收拾物品來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內心的混沌,讓人生變得開心的方法。
2、因為斷舍離的主角是自己,所以就是考慮“我自己”還需不需要它。要得到“這種東西與當下的我很相稱,對當下的我來說是必需品”這樣的判斷,人就必須要清楚的了解自己。
3、一個人所使用的物品,能夠反映出自我形象。認識到自我形象,反過來就會開始想要把現在用的東西替換掉了。
4、要是自己能隨便湊合著用一個東西,那別人也會用隨便的態度來對待你。
5、物品要用才有價值;物品在此時、當下,應該出現在需要它的地方;物品處于恰當的位置,才能展現美感。
6、居住環境是憑一己之力可以改變的環境。要打造出能夠款待自己的空間。
7、你身邊有沒有口頭禪是“無所謂”的人呢?那就是從小被給予太多,沒能學會思考自己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8、物品是一面能映照出真實自己的鏡子,直面物品,就是直面真實的自己。
9、所謂斷舍離,就是訓練自己成為能夠信賴的自己,最終徹底脫離“沒法收拾的自己”!
10、勵志書都在重復的告訴人們:要成為活在當下、能夠立刻付諸行動的人。我想,成功者就是那些能夠真實實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