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這是“名利場”系列的第三本小說,也是完結版。
故事在周宏翔的筆下走向尾聲,人物卻在紙上和讀者的心上鮮活起來,各自生長,各有精彩。
六本木的那場雪,改變了BUNK的架構,改變了郭靖、于飛虹和林丹等幾乎所有牽涉其中的人的命運,但只要還有人在職場、商場上撥弄風云,就沒有絕對的輸家,更不會有絕對的贏家。
聰明干練、外表冷淡內心卻始終保留溫度的王燁,那個大家喜歡喊她“王爺”的人,一直在成長。
時間軸一下拉到王燁入職國際知名服裝公司BUNK的第五年,在商場上沒有100%穩贏的戰爭,BUNK要往前走,保持在市場上的領先占位,有些挑戰必然要面對,而六本木的雪與其說是雪,倒不如說像一場地震,那場發生在每個人心里的地震仍有余震作怪,與此同時,姜楠、謝歆等新人出現在BUNK的職場上,故事便徐徐展開,有人報私仇,有人還舊情,有人籌謀多時只為了爭口氣。
我知道,有很多讀者喜歡名利場,是因為它不騙人、不浮夸,沒有頂著職場小說的鮮亮“人設”,卻只推給你幾卷積了灰塵、長了蜘蛛網的陳年舊梗,也沒刻意撒狗血。
尤其是對于工作沒多久的新人來說,這里能讓你觸摸到一個更為立體的職場,有對立,有廝殺,有背后使絆子,也有并肩作戰和惺惺相惜,人性本來就是多面的,沒什么“標準模板”可言。
貼近生活和職場的故事,我們自然會喜歡。
02
上海跟北京一樣,是一個必然會跟“夢想、打拼”這樣的關鍵詞關聯在一起的城市。
好像每一秒鐘,都能聽見“夢想破碎”和“夢想起飛”兩種不同的曲調,合奏。
看著王爺在職場上一路升級打怪,看著郭靖等人的浮浮沉沉,看著故事里陸續出現的愚園路、育音堂、鱗次櫛比的辦公樓、梧桐掩映的馬路,你會覺得,這就是發生在你身邊的故事,你會不自覺地用小說里的人物去對應你在上海這座城市里遇到的人。那些可愛,又有點小可恨的人。
每個人物,都會讓你有很多聯想。
而我最開心的部分是,這不是王爺一個人的舞臺劇,它是每個人的熠熠生輝。
并不會因為王爺是故事的主角,就吝嗇給他人筆墨,不會只有一種聲音,一種答案。
怎么說呢,那種感覺就像,《甄嬛傳》很好看,但我始終更偏愛TVB的古早宮斗戲《金枝欲孽》多一點,只因為《金枝欲孽》里沒有絕對的贏家,每個人都在被命運捉弄,每個人都有他的合乎情理和無可奈何,為了那點凌駕在故事之上的悲憫。
一個好的作家和編劇,是要有悲憫之心的,但有些人寫著寫著會忘記。
所以,遇到例外時,我們頓覺驚喜。
當然,周同學對王爺終究是偏愛的。
所以,他把最好的倪赟給了她,一路走來沒要多刻意為之的轟轟烈烈,卻始終愛她、尊重她、相信她的倪赟。
悲劇固然雋永,但在大部分時間里,我們終究是俗人,貪財好色愛嗑別人愛情的糖,所以,哪怕隔山望海,哪怕站在幸福的對岸,我們也希望看到王爺擁有浪漫的愛情,穩穩的幸福。
只因為生活無常,那樣的相信期待,能讓我們更有勇氣向前走。
如果我沒記錯,幾年前,周同學離開上海前,好像發過一條朋友圈,大意是,上海已然很好,但如果想作家這條路走得長遠,想寫出更多好作品還是得去北京看看。
恭喜你,做到了。
從開始的《圈子不同,不必強融》出圈,到現在的名利場三部曲。和時間一起生長的,不止是王爺,不止是郭靖,不止是故事里那些人,還有你在另一個平行時空里的精彩。
最后,謝謝這一本《燁燁人生》。
周同學,我們江湖再見,期待你寫的下一部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