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六月中旬下了一場冰雹。
記得那天天氣異常悶熱,遠處的天空呈現出粉紅色。傍晚天空低沉,黑云滾滾好像隨時能從里面出現掌管風、雨、雷、電的四大神仙。他們的神情帶著些許不怒自威,就像此時的天氣讓人望而生畏。
正猶豫著要不要把剛剛長出如花椒粒大小的檸檬果樹端進房間避雨時,黃豆般大小的冰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占據了窗臺,其中夾雜著的雨水迅速上漲,讓人沒有時間再去考慮那稚嫩檸檬的結局,只希望關上窗子與外面末日般的世界盡快隔離。
窗外一陣噼里啪啦亂響,猶如巨人的金豆子掉落在地板上,聲音清脆悠長。
大概那并不是裝在巨人的口袋里的豆子,數量太少了,倒像是裝在一個桶里。
這桶似乎被什么東西撞倒,然后金豆子便一顆接一顆的滾落出來,
“嘩——”
天上的金豆子數量繁多,力道又如此之大。人們再沒有心情去羨慕巨人的財產,而是覺得恐慌?!斑@么多的金豆子是不是把天空砸出一個洞才滾落下來?”
外面所有的物體都被砸的乒乓亂響,孩子嚇得哇哇亂叫,鉆進母親的懷里還依舊顫抖。母親雖安慰但心里也納悶,何時有過這樣的怪天氣?
冰雹過后天空碧藍如洗,白云像巨大的棉花糖在空中漂浮,誘惑著純真孩子的想象味蕾。
“這大概是巨人覺得虧欠特意向受到驚嚇的孩子們做出的補償?!?/p>
“可是天空那樣高,我們要怎樣才能吃到那雪白的棉花糖?”
2
工作的地方窗外有兩棵樹,正值開春,它們還是光禿禿的樹干。在陽光一日比一日暖時,常常能聽到清脆悅耳的鳥兒叫。尋聲望去,它卻站在清晨的陽光里讓人看不清樣子。
我們注意到它并不是它的叫聲有多動聽,而是它每天鳴唱的時間太接近。時間一長,這讓我們在眾多鳥叫中迅速記住了它的聲音,也開始期待清晨里它每天在枝頭唱詩般的旋律。
在期待和等待中讓這一切充滿了儀式感。
是什么呢?
當杏樹將粉紅色的花苞綴滿枝頭,預示寒冬徹底駛離時,似乎只是一夜之間的事情。其實只有我們知道,那不知名的鳥兒鳴唱了多久。
3
花蕊在花苞的精心保護下有條不紊地做著綻放的準備。終于,在三月下旬一個陽光明媚的天氣里露出了襲人的芬芳。
也是一夜之間,整棵杏樹披上了白色的紗縵。它端莊的站在那里,猶如待嫁的新娘。
你帶著探究的心情駐足觀望。春風一吹,姑娘的裙袂在風的鼓吹下擺動,你上前一步,和煦的風便一擁而上,把你包圍在其中。然后樹上那些的花兒打著旋兒,輕輕地飄蕩在空氣里。姑娘回眸笑了,你臉上也露出純真的笑容。
待離開時才發現花落了一地,你不忍將它們踩進泥土里,輕輕地、擇路而行。
4
十天的花期稍縱即逝,杏花全部飄零時,葉子開始瘋長起來。
它們由最初的嫩綠長成舒展的翠綠,葉子在枝頭日漸豐滿時青杏也在它們的掩護下露了頭,此時已是五月上旬。
它們由小小的棗核狀長成核桃般大小已一月有余。我們每天隔著窗不知要望幾遍那結的嚴嚴實實的青杏??磧裳郾阌X得嘴中酸澀,耳邊竟適時地響起《三國》里曹操的望梅止渴來。
就這樣,上班時望一望、工作累了望一望、下班時也要望一望,心里想著也盼著:還要多久它們才能漸漸變紅、變黃、變軟以及變甜。
你會發現,等待是如此一件幸福的事情。
5
六月,杏兒開始泛黃。這讓開始盼望它能快速成熟的隊伍擴大起來——談論并且關注它們的不再是房間和院子里的同事。
更多的是過往行人,他們每天經過,眼睛不再直視前方,而是望著道一旁的院子里逐漸成熟的果子:開始只是看一兩眼,步履卻不停;過兩天再經過時便頓足望一會兒;再過兩天索性就停下來走進院子同里面的人談話,雖然話題不盡相同但眼睛都不時瞟一眼已經發黃的杏兒。
杏兒的確是誘人的,當它已經成熟到看似能入口時,過往的行人不再有任何對它愛慕的掩飾——他們直接跑到樹下,就像仰望銀河似的希望能通過犀利的眼神和絕佳的運氣能從眾多星星中尋到屬于自己閃耀的一顆。
如此,便迎來了第一個嘗杏的人。
他常在這個院子里走動,杏兒長得夠個兒頭時,他也被饞的垂涎欲滴。每次來都圍著杏樹轉圈,礙于酸澀,這不知是他轉了第幾圈鼓了多大勇氣才下定決心嘗試。
在觸手可及的范圍內挑了一個看上去顏色最誘人可口的放進嘴里。
“哎呀~”
想必那顆杏也真的是看上去好吃罷了,嘗杏的人咧著嘴皺著眉,表情十分痛苦地將杏吐了出來,那神情圍觀者看了都覺得后槽牙發酸。
隨即圍觀者一陣哄笑,嘗鮮人由衷感嘆,“唉,真是嘗了后悔不嘗也后悔啊~”
就這樣,人們依舊觀望。就像觀望鄰居家的漂亮女孩,美麗、卻不知何時才能嫁給你般急切。
6
惡劣的天氣過后,機會來了。
冰雹天氣絕對是摧毀型的,杏被冰雹砸了遍地,多是半熟的。附近人家窗戶被砸碎,屋頂被掀翻,長勢喜人的菜園也一片狼藉。末日過后,本該令人心傷,但是,窗外那棵杏樹下卻充滿了歡聲笑語。
大家終于可以名正言順的去摘那些杏了!
被冰雹砸過的果子,即使沒有掉落也再很難保存很長時間。它們千瘡百孔,吃了是當下最好的選擇。
第一波來打杏的人是一群四十來歲的婦女。她們大多住在附近,想必昨晚的冰雹最先給了她們打杏的啟示。老遠就能聽到她們的歡聲笑語,一路吆喝、意氣風發地像是要去打十惡不赦的地主。
這棵碩果累累的杏樹,即使經歷了昨晚的劫難,但樹上杏的數量依舊不容小覷。
此時其中兩個人不知從哪找來腕子粗的竹篙,立定,掃視樹冠一圈。鎖定目標,然后便朝自認為結果子最多的枝頭打了去。
“噹!噹!噹——”
杏果噼里啪啦往下掉,動靜像昨晚的冰雹。一些人等不及,便冒著被杏砸到的風險前去撿,隨后更多的人加入到撿杏的隊伍中。
他們趟著快要埋沒過膝蓋的草坑兒,一步緊貼一步尋找,樣子認真的好似一旦錯過就會失去屬于自己獨一無二的寶物。
也有的不知從哪找來的凳子,站在上面,揪住一個樹叉,拉低了挨個兒摘。
一群人忙活的熱火朝天,她們聊著天不時還傳來一陣悅耳的笑聲。
熟識的人一直喊我名字,站起身來,隔著窗子我看到燦爛的陽光穿過杏樹被揉碎了般星星點點灑在她們身上,覺得格外溫暖。
不一會兒,大家收獲頗豐。有備而來的把杏兒裝了滿滿一袋子,沒帶的就用上衣襟兒兜著,衣服被撐的五鼓六圓,也著實好笑。
在她們的行動接近尾聲時大家都不約而同的從戰利品中找出最好的品嘗。
“嗯~!”
“嗯!~”
在她們贊許聲中我聽出那些胖乎乎黃橙橙的杏兒不止給她們帶來味蕾上的滿足,還有心情上的愉悅。
7
接著來了幾個稍微年長的婦女和孩子,用著之前的套路望、打、撿、摘,一番“勞作”之后收獲也不小。
中午時,又有人拿著抄子前來。這東西是專門對付樹梢上的杏兒的。
套杏兒顯然是項技術活兒。首先視力要好,然后又要有力氣舉著那高高的抄子,對準獵物就要輕輕拽動枝杈使其掉入到網兜里。
其實她們在開竿子打時也曾暫時加入到隊伍中打了兩竿子,但也是純粹過癮罷了。在現在的生活中,這種景象和氣氛已經少有了。我甚至慶幸置身其中,與大家分享歡樂。
套杏的人一出現,我無法淡定下去。奔出去馬上拜師學手藝。陽光藏在葉子中間時不時出來灼我的眼,胳膊開始有點發酸。在質疑自己無能要無功而返時那顆杏果猶如小精靈般神奇的滾落到了我的網兜里。
我興奮極了,將杏果放在手里舍不得吃還像小孩子般向旁人炫耀。
接著是每逢中午都要路過的賣熟食的大哥,他見昨天還掛滿樹枝的黃燈籠數量減少,便停下裝著熟食的三輪車走到院子中央。依舊先是仰望,然后想靠自身的高度去拽枝杈,不知心情太過迫切還是經過一上午的折騰枝杈已有些乏倦,一連兩次枝杈都毫不給力地折在手中。
大哥砸吧了下嘴,看了看時間不情愿的推起三輪車開啟車頭上的擴音器走了。這聲音總能蕩很遠以至于他都推車走了一段時間還能聽清他錄制的廣播內容,“豬頭肉、豬爪、雞脖子、雞架……”
然后是附近蓋房的瓦匠,趁著吃午飯的空檔兒過來尋。他們沒有動靜,只想在觸手可及的范圍內尋一兩顆湊湊熱鬧嘗嘗鮮。
傍晚,第一個嘗杏的人、中午無功而返賣熟食的大哥、還有附近的年輕男人又陸續到樹下尋找、梆打了一番。
此時的杏樹不再像之前風姿卓越,樹冠不再茂密如林,而是葉子稀零、且只有樹冠部分還有果子。
她好像一下子從意氣風發的春邁步進了蕭瑟凋零的秋。
我一直看好的那片杏兒也最終在人們越來越小的范圍內被發現和采摘了。
還有一些杏兒,無論站在哪兒都能看到,它長在樹梢最頂端。即使不再是陽光強烈的中午,也能照得它通體晶瑩閃閃發光。
后來被打杏兒時振落,那杏兒早已只剩一層皮。大概是熟透了被鳥兒吸食了去。
我眼前浮現出鳥兒酣暢淋漓食那些熟透了的杏兒的情景,因為愉悅隨即它們唱出好聽的歌來。只是不知這其中會不會有那只春天站在枝頭唱春的鳥兒?想必這甘甜的果實也是有它的功勞。
落日余暉在墻上畫出好看的橘紅,杏樹枝杈在太陽光下略顯蒼涼。從今以后它將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即使這一年剛剛過半。
8
杏樹旁邊那棵棗樹不知什么時候發芽長葉,在注意到它時,它的棗也有花椒般大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