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從發情的“癩皮狗”開始,體悟的所謂“天道”
自己何時開始體悟到天道的作用?恰恰是一件再小不過的小事。
一天走在馬路上,發現搖搖晃晃走來的一只臟兮兮的流浪狗,它身上的皮毛因為皮膚的潰爛禿了一大片,一只前腿還壞掉了,走起路來一跛一跛的,正是那最不招人待見的所謂“癩皮狗”。但當它發現不遠處一只被主人牽著出來遛彎的年輕漂亮的小母狗時,竟然立馬抖擻著精神沖了上去,對著小母狗的屁股嗅嗅聞聞,躍躍欲試地想要硬上。小母狗的主人自然馬上喝斥住它,并帶著自己的小母狗火速離開。
看著那依舊試圖尾隨、猶不死心的癩皮小公狗,我心中不由暗想:憑什么?!你難道不知道自己是副什么尊容,不堪如你,竟然也想著“癩蛤蟆吃天鵝肉”……可沉心細想下來,這只“癩皮狗”為什么這么不管不顧地沖上去?豈不正是它的本性使然,看到適配的小母狗,就想成其好事,這背后,不正是所謂“天道”的支配嗎?
在東岳先生學習坊的首堂課上,先生開宗明義地告訴我們:“什么是道?——就是什么東西驅動和支配著你。”
“什么是術?——就是什么東西由你來驅動和支配。”將糾結中華文明數千年的“術”與“道”之爭論,提出了獨到的見解。
而在背后驅動與支配著上述那只癩皮狗的,可不就是這“天道“?世間萬物如鷹擊長空,伺食脫兔;草長鶯飛,弱羊飼狼;斗轉星移,月盈潮汐……無不是這“天道”在無形之中驅動支配。
就算是號稱“眾靈之長”的人類,明知“名利不過一夢南柯”,也深知“色字頭上一把刀”的道理,可當真正的誘惑襲來,誰又能克服自己的本性?明知“人生在世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可又有幾個能沖破求存繁衍的基因本能?
就如東岳先生在《知魚之樂》一書中所揭示的,人們汲汲以求“幸福”,這件事本就值得警惕。
畢竟,人類永遠無法得到真正、純粹、徹底的幸福與快樂,這無非是造物主創世與物種存續達成平衡的理性狡黠:
再美好的東西,得到的一刻即生虛空;
再快樂的心境,總歸要去填平神經系統“苦樂均衡”的張力存在閾;
自然從不在意我們是否真正快樂,它只是把快樂當作誘餌,使我們去滿足宇宙增熵的終極目標,完成其遞弱代償的循環自然進程,這才是所謂的“天道”啊。
“道”的甲骨文(寓意大路通達一眼可見)
2、天道不仁,吾輩奈何?
東岳先生在講解《老子》一課中,談到了著名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不仁”與“無情”,似乎就是天道運行的冰冷卻無法動搖的法則。
剛聽到一個真實的故事,一位醫生講述了他經歷的案例:一位農民工模樣的男子,從工地急匆匆地拿著斷掉的手指,來到醫院,這位醫生檢查過后地發現,因為時間及時、保存也尚合格,斷指是可以接回去的。不過,這位農民工兄弟問的是:“接回去要多少錢?”
“3000。”
“那如果直接截掉呢?”
“300。”
“好,那我截掉。”……
這是一個平淡而悲傷的真人真事。就因為很多人看起來無關痛癢的的區區2700塊,這位農民工兄弟永遠地失去了他的手指,一生都要帶著殘疾的手過活……
世事紅塵間,類似這位斷指男子凄涼無奈的悲劇,不過是變換各種花樣、在各個層面以各種方式,無限循環上演……“人道是天道的賡續。”——造化為工,萬物為銅——天地萬物,誰不是被蒸騰錘煉于、這被“天道”設定的熔爐世間?
作為個人,生存于世間,除了你非要賦予的,本無絕對意義,悲涼從來都是底色。而面對背后操控一切的“天道”,似乎只有隨波逐流、隨遇而安,用所謂的知足與豁然,才能求得片刻的內心平靜。
可如身處漩渦之中,是否非要與天拼一把呢?馮驥才在《俗世奇人》中說:“大風可以吹起一張白紙,卻無法吹走一只蝴蝶,因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順從。”而與天命抗爭,永遠最具有少年感。就像《大魚海棠》中的湫、《悟空傳》里的至尊寶、《古劍奇譚》中的歐陽少恭……不惜螳臂擋車,“妄圖”逆天改命,哪怕最終只能“指云問天道,琴鳴血斑斕”,屢敗屢戰,卻依然——無畏無懼——這也許才是現在流行的“油膩”這個詞的最佳反義詞吧。
而關于天道無情的另一個維度的解讀,則是——《莊子》說的“遁天倍情,忘其所受。”——人動情哀傷的范圍,往往就是受苦的范圍。正如哲學家馮友蘭舉例所說:天下雨了不能出門,大人能理解,不會生氣,小孩卻往往生氣。因為大人理解的多,就比生氣的小孩所感到的失望、惱怒要少得多。正如斯賓諾莎所說:心靈理解萬物的范圍有多大,他就有多大的力量控制后果,而不為它們受苦。——在這個意義上,如果對天地萬物有了完全的理解,自然就會“絕對地”無情。也許,這就是天道“不仁”“無情“的根源。
而從更高的維度來看,我們所能認識的世界,不到整個世界的5%,其他的絕大多數是權且被叫做“暗物質”“暗能量”的、這些我們根本無從得知也無從理解的東東,就像千年前的人類無法想象現代意義的電磁與數字信息的存在。也許,無知是人類永恒的狀態,也許,所謂的天道,以人類的能力,永不可知。
皮囊肉身生于世間,你我皆是靈肉合一的凡人。而太上忘情,太下不及情,情之所鐘,正在我輩。
愿你無知無畏也好,通透天道世情也罷,心中永葆自然恬淡;
愿你埋頭拼搏也好,妄圖逆天改命也罷,求仁得仁此生無憾。
以上也是小編在東岳先生學習坊第一課的課后作業。能在一位學貫中西的哲學家活著時候,近距離聆聽思想的盛宴,幸甚至哉!
小編也正在用心整理學習坊的第一手聽課筆記,近期上線,敬請關注全平臺同名公眾號“曼珠紗”,獲得更多精彩~
陌上花開緩緩歸,期待下次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