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回到家里已經八點多了,孩子也沒有看電視,而是自己在玩玩具。期間我催了幾次作業的事情,孩子還是不為所動。大概到九點半的時候,我有點急了,說:作業還沒寫完呢,要開始洗漱了,準備睡覺了,你需要馬上收拾玩具。(我忘了,作業是孩子的事情,我急了,就變成了我的事情。)孩子不太情愿的收拾玩具,然后說:都不給我一點喘息的時間。我說:兒子,從放學到現在,你寫了20分鐘作業,其他時間都在玩呀,咋還說這話呢。(講道理模式又開始了,孩子是不愿意聽的。)兒子無奈的笑了,寫作業中。
作業寫完后,拿了一本書要看。我看看了時間說該洗漱睡覺了。兒子說:我要把這個飲料喝完(晚上吃完飯沒喝完的飲料,裝在他的水杯里),不然明天就壞了。我覺察到了自己又開始老毛病犯了(無時無刻的想要安排孩子),于是不再管他,自顧自回臥室睡覺了。過了一會兒,孩子從外面進到臥室,我說:你是不是該洗漱了?孩子得意的說:我已經洗漱過了,你沒話說了吧。我有點尷尬的說:是的,你自己做好了,媽媽確實是沒話說了。大家聊了幾句,睡覺去了。
今天早上沒有喊兒子起床,我在客廳里放他們的英語課文聽力,孩子聽到了自己起床去收拾書包了。等了半響,孩子仍然沒過來吃飯,我就喊兒子。孩子到餐桌這轉了一圈就走了,我問:你不吃嗎?沒有回應。等我趕過去,發現孩子坐在飄窗上往外看,說:不想上學。我說:可以。但飯總得吃吧。孩子跟著我到餐桌那里看了一下,又走了。我心里的火一下子就起來了。(為啥火了,為孩子現在這種情況無能為力。)當然,我吼了孩子一嗓子,孩子看起來很委屈。我意識到自己情緒,就問:咋又不想上學了?孩子說:想到上學都很煩。早上七點多得起床,一天在學校,只有課間十分鐘,下午三點多才放學,還要寫作業。我想了想說:那媽媽有個想法,咱們課后服務不上,會不會好一些。兒子點點頭,我說:那今天是你跟老師說,還是我跟老師說。孩子說:你跟老師說吧。我說:好,那咱現在吃飯去吧。孩子跟著我去吃飯。到了該收拾東西上學的時候,孩子一直嘟著嘴不開心。我說:媽媽做點什么能讓你開心點呢?孩子立馬來了精神說:今天讓我玩平板。我立馬同意了,但我又說:但是你周一違反規則,按規則你今天是不能玩的。那怎么辦?孩子立馬又蔫了。我的情緒又上來了,噼里啪啦一陣輸出。出門的時候,倆人都不開心。
本來想跟婭麗老師連線呢,可惜沒趕上時間,到了辦公室里,回顧了整個過程,反思自己,發現了幾個問題:
[if !supportLists]1.?[endif]忘記了我的孩子現在不能用常規的要求去要求他,他曾經一個多月沒上學,雖然暑假一直相處的很愉快,但實質的問題還沒有解決。我又把注意力放在他的學習和作業上了,而作業曾是我和孩子爆發矛盾的主要原因。我現在的重點仍然是修復親子關系,讓孩子在家里有價值感,成就感和安全感。自己又急于求成了,要把戰線拉的長一些,不計較當前一城一池的得失。有什么比有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更重要呢。
[if !supportLists]2.?[endif]沒有明確的要求,需要事先跟孩子約定好做事情的時間,而不是中間一直去催促。催促是因為不確定,沒辦法掌控,控制欲還是很強?;仡櫫俗蛱斓浇裉斓恼麄€過程,我又變成了“監視器”,孩子感覺到了不自由。
[if !supportLists]3.?[endif]不穩定。首先,聽到孩子說不想上學的時候,沒有很好的接住孩子的話,因為內心里有恐懼,怕孩子真的不去上學了怎么辦?所以就有了情緒,雖然極力的壓制,但還是爆發了出來。到后來,看到孩子不開心,自己受不了了想讓孩子開心。孩子提要求了,自己雖然同意但心里是不愿意的,然后就又有了沖突。這都是自己不夠穩定,不夠堅持的原因。
怎么辦呢?學習,學習,再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