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一一
有人說,人生就是不斷選擇與不斷放棄的過程。
職業沉淀與跳槽頻繁,忠誠度高與隨意變換,是一個對立面。
需要的是能力評估和理智判斷。
錯誤選擇,可能會前功盡棄。
正確決策,你就會自得意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歐陽
一位華為員工覺得,華為現在受到歐美國家極限打壓,公司發展遇到瓶頸,感到迷茫、沒有前途,準備跳槽到阿里去發展。
于是他向朋友打聽阿里情況,阿里朋友說,阿里的領導層水平不行,基本都靠馬云,馬云這一離開或是出了問題公司就會玩完。他自己都準備辭職去騰訊看看。
于是他又給騰訊的朋友發微信,騰訊的朋友說,騰訊加班厲害,難以申辨,管理層太狠,業績壓力山大,晉升困難,聽說百度不錯,錢也好賺。
最后,他只得給百度朋友打電話,百度朋友說,百度現在價值觀迷失,就差賣假藥了,你說這樣的公司有啥前途?來這里也是浪費光陰和時間。
一直想去華為,因為華為的營業額是百度總和兩倍還多......
這一段推論循環,看起來像講故事般的調侃,讓你哭笑不得,難以論證在現。
事實上,這樣的故事常常出現在我們身邊,也是很多人的職業軌跡和反復跳槽的原始根源。
“這山望著那山高”,卻不知自己腳下的風景也是別人羨慕的焦點。
大公司之所以人才輩出,是因為其多年經管,機制先進、制度規范和“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的那種財大氣粗的賣點。
小公司能出人才,那是因為小公司可能賺錢不多,但他可以給你無限發揮創造力、想象力和執行力的空間。
跟隨嚴格的領導,出人頭地只是早晚,因為嚴格管理可以約束你胡思亂想,節約多余能量去把正事多干。
跟隨仁慈的領導也能出人才,因為仁慈可以讓你自由做主,獨立決斷,學會對領導器重的感恩和對領導負責的那種價值觀。
實際上,在工作中,當下你能收獲多少?
未來還有多少發展空間?
最終你能上多高的臺階?
公司同事和領導的影響最多只能占你成才整個綜合因素的30%多一點,
而超過70%以上的決定因素在于你自己和你自己所規劃未來的那種抱負和理念。
很多人往往把自己不成長、不成功、不發展的原因歸結到那30%環境方面,卻從來不愿意反思自己的那70%決定的一面。
很多人以為自己換個環境、換個老板、換一撥同事,就會努力工作,順利發展。
事實上......
當你心存怨恨,便會永遠抱怨。
當你選擇逃避,便會永遠避難。
當你身心懶惰,便會永遠不前。
多想想自己那70%,如何調度各方力量,把自己的成長發展列為首條要務。
少抱怨環境那30%,你才能臨危不懼,目光長遠,才不會把跳槽做為“誰都對不起你”的第一首選。
2019.10.11日(農歷己亥年九月十三)彥來記於重慶石子山體育公園網球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