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所有童話都是寫給大人看的》 讀后感
這本書由23個故事和作者的一篇后記構成,每個故事的背后總有其表述的意味,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讀此書的人我覺得也是有各自不一樣的觀點,也可能在書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在書中回憶自己的過往和思考自己的人生。我在此書讀到的便是關于當今社會大多人都會遇到的一種生活狀態,孤獨,里面的故事大多數主人公呈現給我的一種感覺便是孤獨,迷茫,不知自己找尋的是什么。
開篇作者的第一個故事是關于主人公遇見冰箱里的企鵝,描述的是突然出現在主人公冰箱里的企鵝與主人公相伴一段時間后又悄然離去。在我們生活中又何嘗沒有見過此種經歷,兩位曾經想廝守終生的情侶最后抵不過現實的殘酷,遇到家人反對或是兩人家庭背景不同,最后終有一方先選擇離去。書中企鵝便是如此,知道他們兩的相伴是件荒誕之事,與其在遇到主人公父母給他帶來煩惱,不如自己先行離去,避免這個錯誤的繼續。有時候大家或許不解其中一方的做法,其實換個想法,與其一直抓著沒有結果的事情不放,最后給大家都帶來痛苦,不如先行放手,盡管是會有痛苦那也只是短暫的,最終大家都會找到真正屬于自己的東西。我們在現實中總是太過于執念,所以會有痛苦,有時候學會放下,或許一切難題就解開了,不屬于自己的東西即使拼個頭破血流也未必會得到,又何必去苦苦追尋,生活還是在繼續,把曾經的美好埋在心理,過好接下來的人生也是一種選擇。不必總跟自己過不去。
? 讀到死神的管理培訓生這一節時,我覺得作者是想反映現實里的人們由于抵抗不住生活壓力而輕生的現象。從一個意外死亡者成為死神的管理培訓生的角度來看活著的世界。里面其中的一句話挺讓我深刻的“活著的時候總覺得死了輕松,但死了后才發現其實活著比什么都強,盡管生活有許多痛苦和假象?!蔽覀兛偸菍ξ粗氖虑槌錆M著無限美好的想象,因為自己的認知覺得死亡能解決一切可以帶來解脫為了逃避現實選擇結束生命,不在乎活著身邊人的痛苦。然而這一切也僅僅是我們個人認知誰都不知道死亡是否真的能讓自己解脫,還是讓自己陷入無限循環中,也可能讓你從一位生活里的當事人變成生活里的觀望者,看著現實中人們的生活,看到身邊人因為自己的離去而痛苦時自己卻無法上前安慰,看到想幫助的事情自己也無能為力,每天就是看著曾經身邊人的經歷少了自己參與后又是怎樣的生活,自己只有一種無力感,而有一天自己想回到現實生活去時反而成為不可實現的事情。盡管生活有許多痛苦和假象,起碼活著比什么都強,生活里有人們的氣息,有親友們的相伴,生活中因為有痛苦才會讓我們了解美好為何物,有甜有苦,才讓我們的生活變得精彩,每個人的生活環境都是一樣的,而有的人活得精彩,有的人過得痛苦,其實這一切都是個人選擇,而不關乎生活?;钪阌羞x擇的權利,而死亡意味一切終將消散。
? 讀《窗外有貓么》這一節時,我覺得作者寫出的是由于孤寂的生活而產生出幻覺,而最終卻因為幻覺造成了悲劇。就像現實中人們總想追求虛無縹緲的東西,最后反而活得不真實,現實和虛擬分不清,很多時候我們喜歡沉迷于自己的虛擬世界中,而不愿面對現實世界,最終也迷失了自己,忘了自己身處何處。
? 大家在這本書中看到的基本是作者呈現出來的現實生活中的反應,很多的故事結局都并不美好。我個人也同意作者的觀點,現實總是來得殘酷些,生活并不是那么的美好。但我也選擇去接受這個現實,并且換另一個角度去思考,如何才能讓我們生活的美好,而不是讓我們自己的思維徹底的陷入不美好生活之中。
? 不管我們遇到的是怎樣的現實世界,既然我們存在于這個世界,就應該活出自己的人生,擁有一個好的生活態度。遇到挫折,我們可以選擇迎難而上,征服過后帶來的便是欣喜。當自己處于孤寂環境,我們被寂寞吞噬時,我們可以選擇擺脫這種狀態,可以做其他事情來轉移注意力。而當我們面對不合之人時,也可以選擇不去順從,畢竟活著的人生屬于自己的,沒必要因為他人來影響自己的人生。
? 選擇好的生活態度去面對生活,而我們迎接的也將是一個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