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平給我們的這個清單,看過后很有觸動于是決定重新復盤,寫下來,也談談自己的一點理解。
1.選擇決定命運,認知決定選擇。
要認識到這一點:世界很大,變化很快。你必須養成隨時隨地跨界學習的習慣和能力,不斷探索那些與自己的專業貌似無關的知識新邊疆。
我們一生就是關鍵時候的幾個選擇所決定的。面對選擇是采取怎樣的方式去取舍,是有自己的認知所決定的。認知的提升是一個不斷升級的過程,類似一個螺旋上升的樓梯,需要不斷的打怪升級才能獲得。處于不同的階梯上就有不同的視野。就像去爬山,登上高處就很容易理解低在處人所看到的風景,還在山底或山腰的人永遠理解不了高處的視野,何況我們登的這是這座不斷在變化著的人生大山。
提高視野就需要養成跨界學習的習慣和能力。只有通過不斷的跨界學習才能了解還有其他的思維模式的補充。
記得芒格說過:
如果你手里拿著錐子,那么你的滿世界都是釘子。
這就是單一認知看世界的樣子。
反思我們的工作和生活無不僅僅使用自己熟悉的專業知識來解決問題。因為分工協作的要求也造成了我們懶惰的放棄考慮其他可以拓寬認知的機會。
于是:大腦就能不思考就不思考了。
2.在人生大事上學會用經濟學思考模型。
人的價值高低取決于稀缺性,即不可替代性。工作和生活都要把事情做到別人無法替代的程度,這是對自我價值最好的保護和經營。
單獨把這個稀缺性的特點拿出來指導人生。凡稀缺必有競爭,凡競爭必有選擇,凡選擇必有歧視。怎么讓自己成為不是被篩選下來的那個,就是要反向思考,增加自己的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或者是增加替代的成本。
3.利他和利己是一枚硬幣的兩面,應該把不計回報的幫助他人,變成自己的一種本能。
成功,就是在多大程度上滿足了他人的需求。利他精神發展到極致終究是成就自己。
看到很多戰友都會發一張笑來在深圳的線下課里的一個照片。
照片的背景是一張黑底白字的 PPT上面寫著:
我就是正能量
做一個對社會真正有用的人。
提供價值和利他是一個意思的兩個說法,我們時刻警惕自己是一個社會成員,需要依靠群體協作來實現自己。想要實現目標,就要讓這個目標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才能使得效能最大化。也就是發現“別人以為的剛需”,讓自己去滿足這種剛需。這是最大化的利他,也會反作用的最大利己。
4.唯大丈夫能本色,是真英雄自風流
本色、真情是重要的品質。本色示人、真情待人更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關鍵時刻要袒露真情實感,這樣溝通就更簡單直接。
記得一次和客戶溝通的經歷,如實的袒露自己的真實想法,會得到他的更多的認同。
5.就金錢而言,成長性比絕對值重要得多,結構性比起步點重要的多。
要盡量選擇那些能夠給自己帶來杠桿性收入和收入本身帶來收入的工作。
金錢的多少不重要,金錢背后的思考更為重要,無論是選擇工作還是投資。成長性和結構性都是對如何優化金錢的配置,都是如何投資的背后思考力。
6.金錢的作用有其“臨界值”。
臨界值前,金錢和個人幸福感正相關,所以必須尊重和重視金錢的基本價值。
突破臨界值后,就變成一種工具,把這個工具的力量最大化成為它本身的目的和意義。
記得一句話:在你存款沒有 500 萬之前,所有的夢想都只能是賺錢、賺錢、賺錢。至于突破臨界點背后的意義,現在能做的就是努力提高自己的生活品味。夢想總歸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7.人生遠比我們想象的漫長,所以不爭一城一池的得失,要把一切機會和挫折放到盡可能長的周期里來思考。
長期到底有多長,七年就算一輩子。不要短期期望過高,長期期望過低。
8.當有兩件事擺在你面前,一件你輕松可以上手,一件需要你從頭學習摸索,別猶豫,選那件難的。我也不知道為什么,但是每次都是那件難的事情成就了更大的成果。我所認識的所有高手都有一種“舍易求難”的本能。
刻意練習,從克服本能的畏難情緒開始。
9.在任何一個領域,輸出能力最強的那些人都會摘走最大的紅利。無論是寫作、還是演講,你一定要盡最大努力強化培養至少其中一種輸出能力,并且長期堅持向外界輸出自己的思考和觀念,直到成為市場中最強的前20%。
輸出、不斷輸出、不斷有價值的輸出。指出了兩個必須修煉的技能形式:寫作和演講。
10.時間是每個人與生俱來所持有的唯一且最重要的資源。
但時間并不是在所有事情上都產生同樣的回報。你必須有能力做出取舍,把時間投入在那些最有價值的事情上,同時承受可能由此帶來的遺憾。
當然,什么最有價值,見仁見智,就我個人六十年的人生感受而言,依次排序是:
持續的學習發展自我
友情
成就那些比我年輕的人
這是徐老師的排序。現在我們能做的就是持續的學習,維護真摯友誼,多和比自己年輕的人學習。
11.強化自省能力。
自省是人防止精神衰老、事業衰退的秘訣。自省的能力來自不斷學習。
記錄時間開銷,復盤讀書學習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