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發現自己出文的數量越來越少,之前不管是社交軟件,還是投稿,抑或是把文章壓在移動硬盤里,基本都保持著一周一篇的數量,最近卻鮮有動筆。可能是看的東西多了,走的地方多了,體驗的生活多了,才意識到自己在某些問題看法上的淺薄,更了解到生活這個大的命題,不是三言兩句可以說透和點評的。很多東西的背后,有著深層次的動機。一葉障目,只見葉脈卻不見陽光,就沒有資格說自己在看世界。
開始了解為什么男人到了中年會變得沉默寡言。不是不能說,不是不想說,而是有些東西越積越深,不知從何說起,不知說出來了會惹出多少麻煩,更重要的是,一些已經看透的事情說出來了也是枉然。然而這種變化需要時間的沉淀和事故的沖擊,不是讀三兩雞湯文,看幾部文學讀摘就能看透人生。這也是我不習慣被人邀稿和固定給公共主頁寫文章,無論什么文章,一旦有了時間限制,就像有人審視著你,站在旁邊看你打字,寫出的東西往往賣弄而做作,不值一提。
在今年讓我改變觀念的幾件事情中,其中一個是父母的幾個朋友相繼離世。去年看過一篇文章,名叫:真相自有萬鈞之力。這里的真相不是事情的真相,而是親身體會到的真相。別人的離世在路人眼中換來的最多是溫柔的緬懷,即便汶川地震,也未給予我這個路人太大的震撼。而這和不久之前活生生站在你面前的人,一下子脫離這世界是不同的。因為你和他之間建立了情感聯系,他在你生命中出現過,然而只是一剎那,他的一切都與你無關了,甚至好像只是一個幻象。更有些癌癥患者,你能從別人口中預計到他生命時間:瘦了;又瘦了;瘦的沒有人樣了;昨天走了。
這多多少少會給人不真實的感覺,一種支離破碎的心酸。這種壓力直指你的心臟,甚至無法用任何言語表達,這是血淋淋真相的萬鈞之力。我由此真的感嘆,最好的生活是活著。人不會有滿足那一刻,你永遠期待著更好的明天,不管你是否為之進取,但你一直在期待。但某一天,你會發現你所努力的一切都是泡影。
從小學校一直教育孩子們,生活是搬磚,只要努力就會建起通往人生巔峰的云梯。殊不知,生活是一場永遠開不完的賭局。你可以在家悶頭苦練,通過出幾個老千,賺幾個小錢糊口。也可能因為運氣和實力都不錯,開一場就盆滿缽滿。但上帝是莊家,它可以隨時在你正得意的時候,梭哈你的一切,而你是不可能贏的。有的人贏得時候輕松,輸的時候似乎同樣淡然。看似掌控一切,只有自己知道,無非是用更優雅的姿態去承受起起落落。只要上帝沒把你趕出人生這場賭局,一切起起伏伏,習慣就好。
然而當時間的尾巴到來的時候,我們不得不揮手告別那曾經熟悉的人,告別我們潛意識里永遠不會拋棄我們的人,去迎接新的陌生人。愛情在這里是禁果般的誘餌,來使得人們相互之間愿意去深入理解,從而變成新的熟悉的人。為了綁住這個熟悉的人,又把兩個原本沒有血緣的人,生搬硬套上一個枷鎖,這可能是婚姻存在的必要性。
在今天這個愛情半死不活的年代,荷爾蒙更多的以獸性的方式釋放出來了。這讓婚姻變得不怎么美好。而愛情作為一種人性的藝術品,已經幾乎成為婚姻最后考量的東西。有人說,愛情是性的一塊遮羞布。那如果愛情真的是一塊白布,我們可以在接觸性之后就把布扔掉,也可以拿這塊布給兩個人一起御寒,更可以在布上畫出另一個童話世界。不知道是不是如今教人怎么戀愛,怎么保持婚姻的雞湯文太多,人們已經不會感性的過日子了。太多人習慣在理性中運用感性,而反過來是不是可能好一些。
隨便閑扯兩句生活和婚姻,想想挺簡單,無非幾件事兒:吃飯,睡覺,做愛,做愛做的事兒,走向往的路。其實真的實踐起來也挺難:吃想吃的飯,睡安穩的覺,和愛的人做愛,一輩子做愛做的事兒,走平穩而又向往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