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上次不加班是什么時候嗎?還記得上次開懷大笑是什么時候嗎?每天腦子里都是 :“我一定要把XX考下來”、“我一定要升職“、“我要賺很多很多錢”、“我要換大房子”等等……所有這些仿佛已經成為生活的主旋律。
我時常在想:成功是不是必須付出健康為代價才能換來?
在過往的生活里,我們聽到的看到的故事,都是在標榜那些每天高強度工作十幾個小時,一年365天沒有休息,一心只知道撲在工作上的自虐狂,儼然成為骨子流淌著的血液,伴隨著我們勵志的人生。
很多人為了金錢、權力、名譽、地位而浮躁焦慮,一刻也不敢讓自己停下來……
其實,靜下心來想想,這樣做真的對嗎?我們來到世界,幸福才是我們應該去追求的,但是我們卻在幸福的反方向越走越遠,早已迷失了自己!
我們清楚地知道,在這個社會想要生存就得賺錢,想要比別人過得好一點,就更得拼命去努力。但結果卻是,我們忙來忙去,錢沒賺到多少,家沒顧得上,生活一地雞毛,最后甚至連健康也失去了……
我們用盡全部力氣,原本是為了讓生活更好一點,而不是在顧此失彼中,丟掉了人生最寶貴的東西!
上海復旦大學抗癌女博士于娟曾寫過一本書叫《此生未完成》,那是她得知自己患上乳腺癌之后,用血和淚寫下的70多篇癌癥日記。
書中講述了兩年時間與癌癥作斗爭的艱苦過程,以及她不斷反省自己為何會得癌。
或許是因為太過于用力了,為了拿職稱,拼命的發文章、搞課題,長期熬夜過度透支,才導致她的身體不負重荷。
她在書中自問自答:“我們要用多大的代價,才能認清活著的意義?”“不到生死臨界點,我們真的很難看清活著的意義。”
可這時候的她醒悟太晚了,癌細胞已經擴散到了全身,正處于人生最美好的階段,僅僅32歲就離開了人世,實在是令人惋惜!
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身體就像一臺機器,只有適當地去使用它,去保養它,它才能長久地保持運行狀態。
如果過度地去使用它、磨損它,這臺機器很快就會出現故障。
一位剛大學畢業的男屌絲說,曾經太多的時候,我恨不得日子能夠飛速向前,一下子讓我有個兩三年工作經驗,讓我把所有要學的東西都提前學會,讓我一下子就能攢夠首付,買得起房子,讓女朋友一家能看得起我!
好不容易大學畢業,為了找到份更滿意的工作,又逼自己去考研究生,好不容易學成歸來,卻發現現實的壓力正在步步緊逼,買房、買車、結婚、養孩子,人生就像趕場子,背著重重的殼,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一口吃不成胖子,跑得再快一步也跨不到天邊。
我們應把人生目標設定為一種可持續發展的長遠目標,而不應把名與利看得太重,一直緊繃著自己的那根神經。
當你見證過生與死的考驗,有機會重新思考人生意義和幸福方式的時候,你才會真正明白,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放過自己,學會和自己和解。
好的人生雖然需要努力,但是不需要太用力,不要過度透支自己,真正好的人生必須遵循順其自然這個規律。
花開花落、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無論是高潮還是低谷,都有自己的人生節奏和規律。過于用力的人生是一場災難,因為太用力,反而會物極必反,并不一定會有好的結果。
當然,順其自然并不是無為,而是順勢而為,是活出一種豁達和通透的人生境界。
以前覺得置身云端是最幸福的,現在才知道只有靠近地面才是最踏實的。
好的人生一定是遵循其成長規律來的,努力不是逼自己太用力,而是讓自己順其自然,用平和淡定的心態去慢慢成長、慢慢改變。
所以不要急于一時,請耐心等待時間的發酵,等待玫瑰的綻放,總有一天會等來悄悄降臨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