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了很多的文章,特別關于情感的,忽然覺得很膩了。似乎不再那么真實,開始有點懷疑那些文字竟是出自我手。并非我不自信,而是了解我的朋友也會驚訝那些文章與我的個性相差太遠。所以我從不在空間上寫太多關于情感的文章,我怕朋友們都不認識我了。而在中投上竟寫了那么多的情感文章,所以才懷疑是否真實。
忙著忙著,也只有在午夜的時候寫點東西。我這人不愛睡覺,即便通宵稍稍休息一兩個小時就恢復精力。所以白天的時間用來學習運動,晚上就游離在這個虛擬的世界。靈感來了寫幾個字,沒的時候就接著游離。我是呆不住的,若無睡意躺床上簡直是受罪,所以我往往是一上床要不了多久便可入眠到天亮。很多時候寫東西就是在無睡意的時候,也只有這時候才可以有些許的安靜寫些自己喜歡的文字,靜靜的,又如窗外的天籟。靜靜的回憶一些人一些事,思考那么一會兒,就成了我筆下的一個故事。
而今,對于對于寫作再也沒有了高中時候的瘋狂和癡迷,那些文學類的雜志、小說更是很久沒有看了。我想忙還是借口吧。看著那些憂傷的文字,我想到以前的青春活力,還有那股傻勁,忽然又一種感嘆,年輕真好!雖然我才是一個準備上大二的學生而已,但心卻明顯的老成和過分的成熟,這本不該是這個年齡的心境啊。是否還耿耿于懷于過往的經歷?難忘的青蔥歲月本不該是回憶,而是樂在其中的。看著相冊里那張燦爛的笑臉,在看看如今鏡子里的自己,不得不感嘆,歲月催人老。三年的時光,近乎三十年。目前的人生態度又如看破紅塵的淡定和堅強,連給自己一個脆弱的理由都沒有。很多時候想和大多數同齡人那樣該哭的時候就哭該笑的時候就笑,就這樣隨性,只是終究還只是淡淡一笑。甚至有時候連哭都是一種奢望了,記得高中的時候可是個愛哭鬼呢,動不動就哭著給爸爸打電話訴苦。而今有什么事只是習慣一個人沉默著,過一會就好了。
凡事有得必有失,無需強求。當年我希望堅強,而今真的堅強了,去卻還在留戀那淚水的日子。驀然回首,原來強迫的堅強已經定型。對于生死別離聚散離合也不在多愁善感,只是那些憂傷的文字還是泄露了心底的秘密,于是學會用文字來憂傷哭泣,尋求那么一點點的安慰,至少有一個脆弱的進口。離家這么些年了,再回頭已經找不到那個傻氣的丫頭,再也看不到那個害怕一個人生活的無助女孩,再也看不到因為害怕家只有自己一個人的冷清而大哭大鬧的瘋丫頭。呵呵,原來路已經走了這么遠了,再也看不到起點。不再讓家人操心了,那份成熟有點讓人心疼。父母都還年輕有著自己的生活,而那每周的問候在告訴我,他們好我就沒有什么擔心的了。只是每星期一個電話已成為習慣,想知道他們是否穿暖睡好。這樣的角色何時互換?是三年前么?還是更早以前?不需要追究答案了吧,起點早已看不見。前面的路還長著,一步一步走向前方,不管是什么總要面對,這些年不都是這樣過來的嗎?
2009年的深夜,校園里那么靜,聽著室友的呼吸我慢慢敲下亦回憶的文字,聽著窗外蛐蛐的聲音,似乎在安靜的訴說著屬于它的故事。夜深人不靜,還有蛐蛐與我做伴,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