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上,經常發聲的人,常常會引起大家的注意;在微信群上,經常冒泡的人,往往會被大家記住。
有些好產品,沒有賣廣告,知曉的人很少。有些明星沒幾部出名作品,靠著緋聞曝光度,名氣還很高。
如果你有獨到的見解,資深的閱歷……在現在大家一有空就刷手機的時代,如果等著伯樂去發現你,只會和機會一次次擦身而過。
黃婆賣瓜都要自夸,我們去買菜如果遇到一個阿姨跟你說,她的瓜很甜,你也許馬上就買了,也不會去比較其他幾家吧。
出名的人不一定是最牛的,但因為他敢于發聲,更加容易被人關注,發現他的才能和特點,機會漸漸就多了。
日本百萬暢銷作家本田健,出了100多本書,在他年輕的時候根本沒有想過自己會成為作家,寫著寫著就成了作家。
香港第一自媒體人Spenser,由零寫作經驗到現在80萬粉絲,還開了3期寫作課,年收入達到了一千多萬。
寫作,可以發現另一種可能的自己,發現同頻的朋友,連接外面更廣闊的世界,創造多版本的精彩人生。
為什么這幾年互聯網火起來的不是傳統的名人,而是由草根崛起的自媒體人?
互聯網寫作跟傳統寫作有很大的區別,并不是有好文筆就能有好點擊率。
寫作原來是有技巧的,報班學習可以少走幾年彎路,然而培訓當跟已經火起來的人,如Spenser。
《富爸爸窮爸爸》的作者羅伯特·清崎說,在華爾街給富人們做理財的是擠地鐵上班的職業理財經理,他們沒有成為有錢人,其實并不能給富人提出很好的建議。
高度決定視野,富人到了一定高度,1000萬身家到1個億身家,每越過一個坎,所看到的、想的都會不一樣。
懷著期待的心情上了二堂課后,發現寫作不是自己想怎么寫就怎么寫,而是站在讀者的角度,緊緊抓住他們的注意力,寫出能夠帶給他們價值的東西,通過他們的點擊和轉發,實現大規模復制的影響力。
這也就是書《富爸爸窮爸爸》說的杠桿作用,寫一篇文章,付出的是固定的時間,卻可以創造出無上限的閱讀量和驚人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