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每個人朋友圈都有那么幾個特別耀眼的人,也許他是當某某銀行行長,也許當創業公司總經理,也許是去全世界幾十個國家旅游的自由人……
寫這個話題,我默默翻了一下自己的朋友圈,然后發現自己圈子里也有好幾位特別耀眼的人物。
第一個是在北京開連鎖青年旅社的高中同學,女,35歲,聽說她還單著。
第二個是戶外探險圈的牛人閃米特,他去年單人獨木舟完成黃河探險,年底又登了全球第三高峰,入選美國國家地理雜志中國年度人物。
第三個是社群運營方面的牛人,李海峰。他一個人從2015年開始,三年時間運營DISC雙證班社群,一直做線下DISC雙證班,到現在66期,一共付費學員3000多人,每人6800。
其中有參加湖畔大學一期的張寧等企業高管;教育領域的古典、秋葉等;自媒體領域的剽悍一只貓、張萌、龍兄、Spenser、彭小六等。
這些優秀的人,要么是自己事業經營得特別成功,要么是自己生活和愛好平衡得很好,要么是互聯網影響力特別大,成為某個方面的意見領袖。
2
很多人都想結實優秀的人,更想遇到自己的貴人。如果把一個月認識四個優秀的人作為目標,怎么展開呢?
第一種策略
讓優秀的人來主動認識你
自己不斷在工作上做出業績,在興趣愛好上不斷鉆研,超越80%的普通人,然后利用一次大型(線上線下)活動,公開展示自己的成績,讓優秀的人主動認識你。
不斷通過自己的努力,建立個人品牌和個人影響力,主動吸引同頻優秀的人。
第二種策略
付費約見認識優秀的人
優秀的人之所有優秀,絕對不是每天刷朋友圈刷出來的,而是投入大量時間精力,聚焦他所在的領域,然后做出成績被人熟知。
優秀的人都很忙,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可以用在行app,微博付費問答等。為對方的時間買單,為價值買單,不做伸手黨,抱著學生心態,真誠地去請教別人。
第三種策略
走出去主動認識優秀的人
這里說的走出去不是去電影院娛樂消遣,而是去你欣賞的優秀的人出沒的地方,比如線上社群、公益讀書會、創業分享會等等。
通過有價值提問,利他的協助,讓自己成為一個可以被利用的人,建立初步的合作鏈接。
第四種策略
做局:朋友的朋友也是朋友
有一個朋友,他自己做自媒體用第一種策略吸引了很多同頻優秀的人;用第二種策略在早期認識了很多幫助他的貴人;用第三種策略付費約見,一年認識了100位牛人。
一件事,可以是親力親為自己做,也可以是授權別人做,還可以是一起做。。
那個朋友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去全國各地走一圈,去到一個地方,他會邀請當地的朋友推薦一些當地的牛人一起吃飯。
通常預約一個吃飯的好地方,預先購買一份伴手禮,然后和朋友一起吃飯聊天。
還有一個朋友,他每個月都會組織一次聚會,邀請當地一些優秀的人一起就一個話題展開討論,這樣既溝通了感情,同時也能啟發靈感。
第五種策略
朋友圈關注優秀人的行蹤
要認識優秀的人,可以被動吸引,也可以主動出擊。可以高成本投入,也可以低成本鏈接。
其實還有可以不用花錢的方法
在各個平臺找到自己想要認識的人,通過提問,贊揚,欣賞加到對方個人微信號,然后在通訊錄設置為星標朋友。
調好鬧鐘,通過公眾號文章,通過朋友圈動態,每周固定時間觀察對方做了什么,以及背后做事的邏輯。通過這種近距離觀摩,自己可以學到很多東西。
3
萬能的大熊說,
一個普通人要年入百萬,一靠風口,二靠個人努力。
年入三百萬,要多渠道收入,投資房產、股票、設置互聯網社群等,而不是all in一件事。
年入一千萬,除了行動、堅持、努力、風口、才華之外,更多的是靠團隊運營。
前兩年羅輯思維社群電商火的時候,重慶羅輯思維有一個很火的“黎叔”,他自己做實體餐館,賣重慶小面。
然后他花20萬眾籌雕爺去參加湖畔大學一期,通過羅胖和雕爺的指點,他把重慶小面做成原材料。
干面+臊子
干面包裝袋塑封,臊子易拉罐密封,線上賣面,然后他又眾籌在上海、成都、重慶、北京成立了線下實體線下面館。
這件事在2015年的羅輯思維還是非常非?;鸬模炔徽f后面具體怎么樣,黎叔能把這件事做起來,和社群、和移動社交電商的風口上少不了。
再加上他能得到頂尖營銷人羅胖和雕爺的指點,所以當年他能把生意從重慶做到全國。
4
總結一下,認識優秀的人可以用五種方法。
第五種策略,朋友圈關注優秀人的行蹤,這應該是最沒有風險,但也是效果差的方法。
第四種策略,做局,組織朋友的朋友一起來玩,考驗的是自己的人品和組織溝通能力,效果還看多方意愿和資源的撮合。
第三種策略,走出去主動認識優秀的人,這個需要花費一點腦細胞,動用一點智慧,雙方磨合的時間可能會很長。
第二種策略,付費約見認識優秀的人,花錢讓別人為自己服務,算是比較輕松的一次性方式。
第一種策略,做出成績,通過能力和事件營銷,讓優秀的人來主動認識自己,這應該是效果最好,成本最低的一種方式了。
有人說,寫作是最好的社交,第一種策略應該是最接近個人品牌,效果最好的方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