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快要離開寺廟的時候,隊友說找到了母親的牌位,讓我過去跟母親說說話。
跪在母親的牌位前,我只想哭,可是沒有眼淚。母親在世的時候,我們經常通一個小時的電話。可是這個最疼愛我的人,離世六年了,沒有傳給我任何音訊。
從去年三月我們夫妻同時病倒,到先后失業,我撐起了晚托班,隊友協助我,這個過程非常艱難,但是有苦也有樂,好在溫飽不愁。
但是我和隊友之間也是時好時壞,可能他的壓力也大,有時沒有顧忌我的感受,于是爭吵時有發生。
前些天隊友說他在我面前都不敢大聲說話,我說我也是處處忍讓,生怕家里又起戰爭。
簡友評論我的簡文,讓我珍惜眼前人。回想起二十多年的婚姻生活,我們也算是患難夫妻,一起經歷了那么多的風風雨雨。
這些天反復聽馬健濤演唱的《攙扶》,句句真情。很難想象他是離婚后寫的這首歌,我也不知道他到底經歷了什么。
母親在世的時候,一直把隊友當親兒子看待。每次我們回去,她都要做隊友愛吃的菜。隊友不吃雞,年夜飯里,母親會單獨給他燉排骨湯,或者煮肉丸給他吃。母親對他好,也是為了把我好好地托付給他。
如果母親的在天之靈知道我們兩個人都沒有好好珍惜這個家,她該有多傷心?
兒子已經成年,還有兩年大學畢業,他將來也會有他的愛妻。我們夫婦要做他堅強的后盾。
客廳里掛著隊友弟媳繡的“家和萬事興”幾個字。從裱好這塊匾開始,我們搬了三次家。每一次我們都把它擦干凈,小心翼翼地把它掛在新家的客廳里。每每看到這幾個字,我心里都會涌起一種責任感。我想好好守護這個家。
媽媽,您在天上看到了嗎?您的小女兒如今活得非常自信,非常綻放。她也一定會像您和父親一樣,守護我們溫暖的家。
附:《攙扶》歌詞簡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