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家里下了一天的雨,老公閑來無事突然想吃橘子,于是我和他便騎車上街買了一斤回來。在路過表哥家門口的時候,表哥家三個孩子全部圍住了我。一個個的都眼巴巴盯著我手上的袋子,嘴里甜甜糯糯的喊著:姑姑,姑姑。歡呼雀躍,卻又有點小心翼翼。
我知道,孩子們是沖我手上的橘子來了。
三個孩子中,老大七歲,老二六歲,老三才三歲。一個個全身是泥,臉上和手上沾滿了污垢,頭發亂蓬蓬的,小鼻子上掛著兩條黑乎乎的鼻涕。
小瑞,你媽媽呢?媽媽今年回家過年嗎?我問老大。
最近幾年,表嫂和表哥一直感情不和,去年一整年表哥都沒有回家,三個年幼的孩子全部扔給了表嫂,今年,表嫂一氣之下把孩子全部扔給了孩子外婆。自個兒獨自跑到浙江打工去了。于是,三個孩子一下子成了爸爸不疼,媽媽不要,連親外公都嫌棄的孩子。
老大接過橘子,一臉童稚認真的說道,媽媽去掙錢了,媽媽說掙到錢就回來。
這是哄小孩的話,大人一聽便知,但是小孩子們卻堅信這是媽媽對他們的承諾。媽媽是不會騙人的。
那你媽媽掙著錢了沒有?我逗他。
老大有點沮喪的低聲說道,媽媽說現在還沒有掙到錢。不過,老大轉即又興高采烈起來,我媽媽說她要去掙錢給我們蓋三層樓高的大房子。那么高,老大興奮的用手比劃。
按照我們當地的習俗,每到過年,出門在外打工的人無論掙錢與否,都會在春節前夕競相往家趕,即使離家千萬里也要在春節當天趕回家與家人團聚。沒有掙到錢只是不想回家的借口而已。
夫妻感情不和,受傷的總是孩子。
在外打工能用得起五千元一套化妝品的表嫂不可能沒有掙到錢,如果她真心想回家,哪怕沒有掙到錢她也早回來了。
表哥表嫂兩人感情的事情,我作為旁觀者不便于做過多的評論和干涉,我只希望,他們能看在三個可憐又可愛的孩子份上,靜下心來雙方好好和談一次,而不是一味的你來我走,你藏我躲,畢竟孩子是兩人親生的骨肉,他們是無辜的,他們有權利和爸爸媽媽過一個幸福團圓年。
貳
我們村有一個婦人,年輕的時候仗著自己有幾分姿色,先后跟過三個男人,在每個男人家都各自生了一個孩子,那時候她年輕,手里又有錢,根本不在乎孩子是否需要她。她成天操心的就是如何使自己活的更加瀟灑快活。
她和每一個男人在一起不過三五年就膩味了,生下孩子后就去尋找所謂的自由和瀟灑。孩子全都由各自的爺爺奶奶帶著。
如今三家的孩子都已長大成人,最大的已經二十歲了,而她在外面終于玩夠玩累了,想要回來找個寄托。可惜孩子們卻不認她了,孩子們不肯承認這個因年老才回來投奔他們的母親,他們不愿意叫這個在他們最需要母愛的時候拋棄他們的女人一聲媽媽。
和撫養他們長大成人的爺爺奶奶比起來,眼前這個女人不過是一個掛著媽媽頭銜的陌生人。
叫你一聲媽媽,就意味著責任與擔當,如果一個女人還沒有準備好如何做一個好媽媽,那么請不要讓孩子跟你來到這個世界受罪。
媽媽這個稱謂是需要用愛來澆灌的,不是因為你生了他,你就理所當然的享受媽媽這個稱謂給你帶來的所有榮光。如果在孩子年幼時,你不曾陪伴養育過他,那么,你年老的時候也別指望他能盡守一個為人子女的本分為你養老送終。
因為,你不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