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工作年限久了,接觸的產品經理比較多,然后也參與過很不少產品評審會,在產品評審或者實際體驗他們設計的產品,就會發現存在很多問題。而且,同一個人往往會反復出現類似的問題。實際上,這種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是他們并沒有意識到這是錯誤的。本篇,我們就來總結產品經理在日常產品設計中經常犯的7個錯誤,幫助大家在平時的產品設計中避坑。
1. 列表篩選項與表頭不對應
這是很多產品設計會犯的錯,列表的篩選項與表頭不一致的缺點在于用戶篩選操作之后沒法得到篩選結果是否符合篩選條件的反饋。舉個例子,訂單列表篩選項有個狀態篩選,包括待支付、待發貨、已發貨、已收貨、已完成等狀態。然而,如果列表沒有狀態這一列,那么用戶進行完狀態篩選后無法通過列表確定訂單的狀態是不是和篩選的狀態一致。結果,用戶只能點擊訂單詳情去核實,增加了不必要的操作。
對于篩選項,建議是篩選項對應的字段要在列表表頭出現,以便于用戶得到對應的篩選結果反饋。
2. 沒有考慮列表為空的處理
這種情況一般來說都會有一個缺省的空白頁,然而還是有不少的產品經理不會在文檔說明,而團隊內部也沒有相應的約定。結果就出現了下面這種情況,給用戶的感受就是這到底是網絡慢還是沒數據?
另外一種列表是用戶個人相關的數據(如收貨地址列表),這種情況只給出缺省的空白頁是不夠的,應當主動引導,下面給出的交互形式就做得比較好。
對于列表為空,要給出明確的無數據指示。同時,對于需要用戶主動添加才有的數據,應當給出明確的引導。此外,對于網絡錯誤、無權限、找不到對應資源、系統錯誤等情況也應該提供用戶體驗友好的缺省頁面。
3. 表單沒有相應占位文字
這是典型的偷懶式產品設計,所有的輸入框占位文字都是“請輸入”,所有的選擇類表單占位文字都是“請選擇”……這種設計對于有密集恐懼癥的用戶來說太不友好了!
通常來說,占位文字的作用是引導用戶正確填寫表單,比如解釋字段的意思,給出示例或填寫規則。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字段都一定需要占位文字,比如姓名、手機號這些用戶已經非常熟悉的字段不提供占位文字不會影響體驗。對于那些比較難理解的字段,建議是給出示例,而對于有特殊規則的字段也要給出說明,避免用戶填寫錯誤。下面是某WMS系統的庫位編碼替換的表單,占位文字就給出了“替換內容若為空,則會直接刪除編碼字符”的提示,從而讓用戶知道不填寫替換內容的操作結果。
4. 表單不明確校驗規則
這個也是很常見的一個錯誤,產品經理想當然地認為技術會處理這種表單填寫規則,結果是技術也不管這些細節。導致的問題就是系統出現各種各樣因為填寫的表單不正確導致的錯誤,列舉一下常見的由于缺乏表單校驗導致的問題:
- 文本類沒有明確字段長度范圍,導致輸入的文字過長,界面錯亂或是由于數據庫長度限制導致報錯。
- 數值類沒有明確正負數,數值范圍或者小數位數,結果導致程序出現各種數據統計問題。
- 文件沒有明確大小限制,結果用戶上傳很大的文件占據服務器存儲資源。
- 圖片沒有約定比例或尺寸,導致用戶界面看起來圖片變形,影響美觀。
- 手機號、證件號碼、郵箱沒有校驗對應規則,導致錄入的數據錯誤。
- 唯一性數據沒有明確限制,導致系統查詢時出現多條數據的bug。
- 表單校驗規則確實比較繁瑣,建議對于常用的表單與技術約定好默認的校驗規則,對于有特殊規則的表單再單獨在原型或文檔中標注。
5. 表單不考慮親密性原則
親密性原則
進行信息分組,將相關性強、同屬性、同本質的內容放在一起。在設計中,聯動的元素、字段,相關性高的信息,按就近原則布局,可有效避免用戶視線的跳躍,避免用戶錯過或忽略關鍵信息。
曾經見過有產品經理在設計表單的時候,兩個聯動的字段中間隔了3個其他字段。用戶選擇第一個字段根本不知道會影響到另外一個字段,等到發現下面的字段不對時,又要返回到上面的字段進行修改,這種操作體驗是非常糟糕的。
實際在表單排布時,我們需要遵循親密性原則,一個是將關聯的表單鄰近放置,另一個則是表單較多的時候進行合理的分組。
6. 錯誤文案由開發自由發揮
這也是很多產品經理會犯的錯誤,曾經在不少產品中見過出現類似“An error occurred”的英文報錯信息,實際上這是程序運行異常的報錯信息。這種信息直接拋給用戶體驗是非常糟糕的,用戶根本無法知道哪里出現了錯誤。由于產品經理沒有明確錯誤提示文案,開發人員則根據自己的理解自行設定錯誤提示,會出現很多對用戶不友好的錯誤提示。對于錯誤的處理,建議分成下面三類處理:
用戶操作錯誤:用戶操作錯誤是指用戶自己的原因導致的錯誤,這種需要明確給出具體操作的錯誤原因和指引,例如對于表單填寫錯誤,需要在表單下方給出錯誤的原因,如“最多只能輸入10個字”。
業務錯誤:業務錯誤是指由于業務約束導致無法進行當前的操作,例如用戶刪除一條數據失敗,但該條數據被其他數據關聯導致無法刪除,那么應該給出“該數據被用于xxx,無法刪除。如需刪除,請先進行xx操作”。
系統錯誤:系統錯誤是指系統程序運行異常導致的錯誤,這種錯誤建議是做統一處理,并且告知這不是用戶的錯誤,比如“很抱歉!貌似我們的服務出現了問題!”同時為了方便收集錯誤信息,建議對于系統錯誤要求開發人員搭建錯誤日志跟蹤和報警系統。我們的產品就在發生系統錯誤時會自動將錯誤信息推送到相關的釘釘群,開發人員看到相應的消息后可以直接根據消息中的錯誤日志id排查錯誤,第一時間解決問題。
7. 違反一致性原則
一致性原則
要求在相同或熟悉的功能和場景中,在一個(或一個品類)產品中使用一致的性能、操作和感覺。一致性的目的是降低用戶的學習成本、用戶的認知成本和誤用的概率。
產品設計是否保持一致很容易反映出一個產品經理做事情的嚴謹性。有不少產品經理設計產品很隨意,抱著“能用就行”的態度做設計,結果就會出現整個產品的一致性非常差。比如,列表的添加按鈕一會在頁面的右上角,一會在頁面的左上角,搞得用戶使用不同的頁面像是在玩“躲貓貓”游戲一般,學習成本非常高。再比如移動端,有些頁面使用長按刪除,有的使用向左滑動刪除,還有的需要點擊“...”在彈層中點擊刪除……同一個產品,多種交互形式也會讓用戶困惑。
建議產品經理要嚴格要求自己,在繪制原型的時候保持一致性,同時在復核設計稿和前端頁面時也需要注意一致性。更好的方式是內部建議一套原型和設計規范,統一界面布局、組件的樣式和交互形式,確保交付給用戶的產品體驗的一致性。
總結
相信很多產品經理都有犯過本篇提到的7個錯誤中的一兩個,犯錯不要緊,重要的是如何避免重復犯錯。個人的建議是平時多關注一些優秀產品的設計原則、設計規范。這方面,像騰訊、京東、阿里的UE/UX團隊都會有相應的文章輸出。此外,平時在產品設計過程中可以給自己列一份CheckList,避免自己犯類似的錯誤。最后就是保持寫產品需求文檔的習慣。寫文檔本身就是復核自己產品設計的過程,像我自己在寫產品需求文檔的過程中經常會發現之前產品設計沒有考慮的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