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先生,你愿意娶馮程程小姐做你的妻子嗎?不論她生老病死,貧困艱苦?”
“馮女士,你愿意嫁給丁力先生做的丈夫嗎?不論他老弱病痛,貧困艱苦?”
——電視劇《上海灘》中的經典橋段。
戒指,被當做求婚、結婚時刻的見證,甚至在1951年,被珠寶大王戴·比爾斯用在了經典的廣告詞“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之中,從此,戒指,就和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了。
相傳,在古希臘神話中,普羅米修斯因為盜取火種給人類,遭到宙斯的懲罰,將他綁在高加索山上,派老鷹每天啄食他的內臟,等到了晚上,又讓他的器官重新長出來,就這樣周而復始的讓他承受著重生和死亡的痛楚。
后來,大力士海格利斯殺死老鷹,將他解救出來,原來綁縛他的鎖鏈就化成了戒指,流傳到人間,戒指就代表相互維系和救助的意思。
從古至今,戒指的意義一直在演變。古羅馬時期,戒指作為國王傳達命令的信物,國王的傳令官拿著刻有國王印記的戒指傳命令,這樣就賦予了戒指忠誠的含義。
而從現代社會開始,戒指除了被賦予愛情和婚姻的理念,取“以我之名,冠你指間,一生相伴,一世相隨”的寓意以外,還分出了不同手指帶上戒指,代表不同的婚姻愛情觀。
之所以帶在手上,而不帶在鼻子上或者腳上,一方面,因為人們認為十指連心,通過指尖的觸碰,釋放心底的那份對愛情的承諾,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他人面前宣誓自己對愛情的主權,已心有所屬,帶在鼻子上影響顏值,帶在腳上引不起別人注意,都不能更好的表達和突出情感。
戒指帶在不同的手指上,代表著不同的寓意,隨著單身人群數量逐漸增加,丁克族,宅族,蝸居族等等獨立群體,他們也在用戒指來展示個性與不羈,帶在拇指上的是爺,古代一般是玩鳥的王爺和貴族,帶在小指上的是不婚,他們愛自由,愛拉芳,愛游戲,愛好專一,他們可以不婚,不戀,不成家,不生娃,他們只想做自己。
當戒指作為吊墜,掛著脖子上,則代表紀念逝去的愛情,那些年錯過的大雨,記憶里一起躲雨的屋檐,曾經并肩走過的日子,很美好,也很遙遠。
戒指在以后的社會關系中會演變成什么樣的角色,我們不得而知,我們只需知道它見證了一個美好的時刻,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