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五行學說是中醫學基礎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簡單把中醫學神秘化或庸俗化,是人們對中醫學常見的兩種錯誤認知。
如果詳細的向大家介紹關于中醫學陰陽五行學說的理論體系,那就成了照本宣科,未免失之于枯燥。今天在這里簡單的向大家介紹一下關于中醫陰陽五行的基本知識。
陰陽五行學說實際上是我們中國古人對宇宙的一種樸素的哲學認識。
舉例來說,古人認為萬物皆可分陰陽。比如天地可分陰陽——地為陰、天為陽;上下可分陰陽——下為陰、上為陽;男女可分陰陽——女為陰、男為陽……等等等等,以此類推、不勝枚舉。
“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再拿五行來說,古人把木、火、土、金、水這五種物質以及它們所引申、所代表的廣泛的含義用于中醫學的理論,用于指導中醫學的臨床實踐。并且和陰陽學說一起成為中醫學的重要理論組成部分。
舉例來說,木、火、土、金、水對應人體的五臟就是肝、心、脾、肺、腎。在中醫學的臨床實踐當中,醫生經常根據五行學說中的相生相克的關系來指導臨床的診斷和用藥。
另:
“夫醫藥為用,性命所系。和鵲至妙,猶或加思,仲景明審,亦候形證。一毫有疑,則考校以求驗。故傷寒有承氣之戒,嘔噦發下焦之問。”……(王叔和·《脈經·序》)
翻譯成白話文就是:(中)醫藥是關乎人們性命的東西。秦朝的名醫和、著名的神醫扁鵲,他們的醫術都到了神乎其神的地步,在臨床實踐當中還要非常仔細的對病人進行觀察和診斷;名醫張仲景對辨證論治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但他給病人檢查疾病的時候,還是仔仔細細、認認真真。他們在臨床實踐當中哪怕有一點點的疑問,也要仔細考慮、詳加驗證,以求用藥準確。所以說傷寒病有承氣湯的訓誡,病人出現嘔吐、噦吐的情況,還要問一問病人下焦有沒有異常。
總而言之,現在咱們國家大力提倡中醫是件好事,在日常生活當中,有些人打著中醫的幌子進行詐騙的也是事實。
最后提醒一句:如果身體有病的話,不管是相信中醫學,還是相信現代醫學,最好還是去大醫院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