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想去參加一些比較有意義的活動,比如:義工,公益。今天有幸去了溫馨老人院,說實話,是因為好玩才想去;還是為了體驗一下生活或者有其他目的;我反復的問著自己,其實你去的目的就是為了找存在感,價值感,我的另一個聲音這樣告訴我。生活中得不到的,這里也許能找到些許安慰。
一下車,就沖進了一堆人中,找了個看起來負責的,他拿著小筆記本,似乎在安排人員分配,沖過去就說“我是笫一組的”。因為我仿佛聽到了一個“組”字。脫口而出后,發現有些不對勁,此時腦海里浮現出一張畫面……昨晚QQ上的活動名單,標注的是第一批。“第一組”和“第一批”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好不。腦子也沒繼續想下去就隨他們進了院內。看著那么一群人杵在那里,心里不免覺得這隊的執行能力,分配能力,管理能力有待加強。這樣想著不知不覺來到了四樓,大家都進了房間。
“等下安排個美女跟你搭”安排人員對著一個個子瘦小的小男孩說。
我走了過去,正好剩下三人,我,小女孩,小男孩一組,小女孩看起來有些文靜。為了不讓自己成個木頭人,我開始主動,搭訕,詢問。
“你有沒有來過阿”
“上次來過”男孩答。
“好,你有經驗,你帶我們”我繼續說著,
“現在我們要做些什么,有沒有什么規矩,比如有什么不能問的”我怕觸及老人的傷心處,所以心里有所顧慮,畢竟這里都是老人,為什么他們不在自己的家里,享受兒女,子孫帶來的幸福,這些,我倒有些好奇。
“沒有”負責安排的是一位農大的組織者,他這樣回復我。我這才發現原來自己混在一群農大的的學生里,三十歲的人,去冒充二十歲的學生,想想心里不免覺得可笑。我的組織呢?怎么沒看到?好了,好了,不管了,反正都是義工,目的是一樣的。我這樣想著。
小女孩開始拿盆打水,我則開抹窗臺上的灰。男孩擦玻璃。
靠近窗臺的老奶奶正熟睡著,我小心翼翼的擦著,生怕把她驚醒;但同時內心也有擔心與恐懼:她會不會已經殯天了,只是我們大家還沒發現而已,她是睡得那么香!
我逐部的開始擦一張張桌子,環顧四周,房內有四個床位,四桌子,每張桌子都擺放各自所需要的東西:衛生紙,碗筷,杯子,藥,以及用餐時自備的辣椒醬等用品,后來聊天得知有一床位是空的,上面依然疊著整齊的棉被,既然沒人怎么還放著棉被,我心中有些疑惑,但也沒多問。
搞完衛生后,主動坐在了老奶奶的床邊,嘗試著和她交聊,剛剛小女孩就是這樣做的。老奶奶手有些蒼老,卻很白凈,兩只手無名指都帶有金戒指,右手邊還露出了手表,左手有個銀鐲子。我想老奶奶年輕時,肯定是個愛美的姑娘,而且時間觀念很強且善于交流 。老奶奶已經九十四了,聽力和眼睛都不好使。有時,我會把耳朵湊過去,盡力的去聽清楚她在講什么。用心,用心,唯有用心你才能聽懂她在講什么,我這樣暗示自己。
握著她的手 ,盡量的挨著他,靜靜的聽她的故事。而此時此刻心中早已是淚流滿面,不知道為什么,說不出的難受。雖然最終還是沒有聽明白老奶奶到底講了些什么,但是大體內容是知道的。老奶奶的首飾是媳婦送的,入土時,她也會隨著帶走,從這點可以感受到她是認可媳婦的,一直都在講媳婦兒的好,我想奶奶是幸福的,奶奶還講了自己的歸女。同時奶奶也不忘八卦一下對面的鄰床老人。
不久,屋內進來了另一位奶奶,一頭烏黑的短發,只有少許白發。她行動有些不便,是借著四角的拐棍緩緩而來,努力的在三號床頭坐下。看著這一幕,很去幫著做點什么,但又不忍撒開聊得正帶勁的老奶奶手。
當我再次轉過頭時,三床的垃圾桶早已睡在了地上,我走了過去,拾起了地上垃圾桶,放在了短發奶奶的腳下以方便她吐唾沫。扯張紙疊好放在了她手里以便擦嘴角。她的聲音很小,同樣也要低頭用心去聽,努力的嘗試和她溝通幾句。
“老奶奶,你今年多大了”我開始開口問。
“六十”奶奶答。我有些不敢相信,從她的行動看似乎已是八十多歲的狀態,而從頭發分析又似乎符合她的年齡。不禁想起了自己的母親,母親也是六十多,和這位奶奶一樣短發,有著少許的白發,但身體健朗。突然間想到,把她們年齡放一起,自己叫她奶奶似乎心里覺得不妥,但又不好意思改口。短發奶奶指著躺在斜對面的同伴,示意我過去,不要忽略了剛剛聊得正帶勁的奶奶。從這一行為可以得知短發奶奶肯定是一位善于照顧他人感受的同伴且溫柔,善解人意。
“今天又來了一波人,是上次來的財大嗎”有個聲音從我后面傳來。
“不是,是農大的”我連忙回過頭答。
看見一個坐在輪倚上的奶奶已經杵在了跟前,心中竊喜,終于有一個可以好好交流的老人了。老人身體健朗也很健談,只是為什么坐在輪倚上,我不敢多問。她說,“你能把盆景放到陽臺上嗎?”我這才想起,剛剛被打理過的盆景似乎被我動過。她望了望窗戶,說“今天的玻璃擦過。”
借助輪倚,她來到了她的床邊,二號床,用力把床邊的護攔取出來放在床上,然后讓我坐下,開始聊天。以下是我和她的對話:
“奶奶您來這里多久了”
“好幾年了”奶奶答。
“你們平時回去嗎?”
“回阿,不過要有家屬來簽字。萬一你回去了,出事了怎么辦,院方也是為了老人的人身安全著想”。
自己仿佛變身成記者一樣開始采訪,
“您有幾個子女阿”。
說出這句話時,心里就開始后悔,之前躺在床上的奶奶就跟自己八褂過,“無子女”這幾個字就跳在腦海中。
我連忙道歉“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好在老人并不介意,否則我會痛恨自己很長一段時間。
老人說:“問很正常,像我這個年齡不問那才不正常。就看自己想得開否”
我不敢繼續此話題轉而詢問院內的基本情況,如人數,伙食等。
我不敢想象如果自己和他們一樣老了,不能自理了,又是怎樣一翻情景。在想想自己的父母,我是多久沒有在他們身邊。和老人的交流中表面上掛看一幅燦爛無邪的笑容,而內心卻一直在流血,說不出的一種難受。
活動結束,匆匆和幾位老人告別后,還沒來得及合影,就離開了溫馨老人院。站在院外的門口,開始跟父母打電話,很想說句,我想你們了……
記錄我的一天。
希望我們的成長速度超越父母老去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