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在臺北

序言:

在臺生活滿四年之際,感觸良多。

兩岸文化,本是同根同源,因諸多原因而隔閡漸增。

我們是如此的相似,本都是炎黃子孫。

我們又是如此的不同,從生活習慣到三觀差異。

有此產(chǎn)生的沖突,矛盾,磨合,引人思考。

1988年1月14日,以何文德為團長的首個“臺灣返鄉(xiāng)探親團”啟程赴中國大陸。

今年是2018年,特分享此三十年間發(fā)生的一些關(guān)于我們“上海人在臺北”的故事。







第一章 準新娘入臺記

80后的上海姑娘——春聲,終于拿到了《臺灣地區(qū)出入境許可證》,一張淡綠色的薄薄紙張,滿懷對未來生活的憧憬和一個文藝青年對臺灣的一腔熱忱和向往,來到臺北松山機場進行必經(jīng)環(huán)節(jié)——“陸配面談”。

在此之前,未婚夫正炎已經(jīng)在電話里模擬過幾次“面談”對答問題,春聲只覺得十分可笑,心想不就是考察我們是不是“假結(jié)婚”嗎?

現(xiàn)在都21世紀了,臺灣經(jīng)濟的持續(xù)衰退直接導(dǎo)致寶島不再名列“亞洲四小龍”之位,而上海早已成為全世界矚目的金融中心,航運中心。

上海女孩嫁臺灣郎,純屬下嫁。——這是春聲內(nèi)心真實的想法,愛情真?zhèn)ゴ螅瑫屓藪仐壦资乐械呐时群臀镔|(zhì)享受,認為“有情能夠飲水飽”。

春聲是地道的80后上海女孩,因受家庭教育影響,從小熱愛文藝,因緣際會,在同事的介紹下,認識了比自己年長四歲的臺灣男生——正炎。

正炎曾在上海工作,經(jīng)朋友介紹后,和春聲一見如故,熱戀一年之后,雙雙決定步入婚姻殿堂。

春聲相信臺北會是自己新生活起點的風水寶地,也決心用心經(jīng)營屬于自己的家庭生活。

即便夫家是一個臺灣本省人大家族,需要和公婆以及兩個未婚小姑同住一個屋檐下。

白馬過隙,時光飛逝,如今春聲已經(jīng)在臺北居住滿四年了,而當年首次入臺的經(jīng)驗和印象,依舊歷歷在目,記憶猶新……

那是2014年的春天,春聲安靜地在臺北松山機場面談室等候移民署公務(wù)員的談話。內(nèi)心有點緊張,感覺是面試,但又因為聽正炎提起如果面談不合格,會被當局移民部門判為假結(jié)婚,必須限時離臺。

難免懷揣著一份好奇心,猜測到底會問些什么樣的問題。

此時此刻是下午2:30,對面坐著兩名90后臺灣男青年,拘謹而斯文,只見他們拿出了紙筆,準備記錄。邊上還有錄像器材,春聲皺起了眉頭,感覺有些不適。

大約過了30分鐘,春聲拿到了經(jīng)移民署蓋通過面談印章的入臺許可證,

通過之后當場就加簽到6個月在臺停留期。但必須在6個月內(nèi)完成臺灣當?shù)鼗橐龅怯浭掷m(xù)。

春聲走出機場大門后,回想剛才面談問題之具體,讓她有一種“審犯人”的感覺,而正炎也被“拷問”了一系列同樣的問題,兩人的回答內(nèi)容是吻合的,因此被視作“面談合格”。

此時正炎已經(jīng)在機場門外等候春聲良久。

兩人相視而笑,如釋重負,有種“重獲自由”的感覺。

春聲抬頭仰望著臺北上空的悠悠白云,松了一口氣,心想,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有戀愛結(jié)婚的自由,也有選擇居住地的自由,為什么和臺灣人結(jié)婚的手續(xù)如此復(fù)雜呢?

正炎牽著春聲的手,飽含深情地說道:“歡迎來臺北,讓我先來像親愛的介紹一下這個你即將定居的城市。

臺北市位于臺灣北部,是盆地氣候,四周與新北市接壤。臺北市有12個區(qū),人口大約在268萬左右,年平均氣溫23度。

3月至4月為春季、5月至9月為夏季、10月至11月為秋季、12月至次年2月為冬季,四季分明,雖然城市建筑看上去舊舊的,但生活步調(diào)比上海慢很多,臺北處處顯現(xiàn)著一些特有的文化底蘊,以后你仔細觀察,就會愛上這座城市。


另外爸爸已經(jīng)幫我們看好了日子,利于登記結(jié)婚,我的臺灣身份證后面,配偶欄就會有你“春聲”的名字,從此以后“我的姓氏,你的名”,高興嗎?”

春聲嫣然一笑,握著正炎的手鄭重聲明:“我所信奉的婚姻觀是并肩作戰(zhàn),同甘共苦,風雨同舟。希望我們彼此努力,經(jīng)營一段成功的婚姻關(guān)系。

相愛容易,因為五官。相處不易,因為三觀。”






第二章 婚禮


春聲和正炎在臺北市**區(qū)戶政事務(wù)所辦理好結(jié)婚登記后,緊接著就開始籌備起了婚禮。


距離宴客的日期還剩下四十五天左右的時間。


春聲問正炎:“在上海,提前一年左右,才能訂到黃道吉日,我們只剩下這點時間,是不是太倉促了?會不會來不及?”


正炎輕拍春聲的手說:“臺灣的情況,你不了解,這里的喜宴飯店,很容易預(yù)訂到我們結(jié)婚的日子,四十五天綽綽有余。只有五星級酒店需要提前至少一年的時間。臺灣人大多數(shù)都在餐廳舉行婚禮,去高級酒店的并不多見。


中南部地區(qū)的臺灣人,至今還有結(jié)婚大擺流水席,宴請鄉(xiāng)里鄉(xiāng)親一起沾沾喜氣,喝喜酒的習俗。”


春聲半信半疑地看著正炎,心想,你是在地人,就聽你的吧,畢竟我是初來乍到,正好觀察一下臺灣結(jié)婚儀式和上海結(jié)婚儀式到底有何不同。


當晚圍桌吃飯的時候,年近六旬的公公主動問起春聲,上海人結(jié)婚如何操辦,有哪些習俗和禮儀,注意事項等等。


春聲不假思索地回答:“上海人很新潮,有教堂婚禮,旅行婚禮,集體婚禮等多種形式,而且也不講究三媒六聘,基本要彩禮的也不多。也不在乎生辰八字,兩情相悅即可。

但上海的男方家里90%以上有幫兒子準備獨立住房,所謂“筑巢引鳳”,因為上海人是不習慣和長輩共同居住的,小輩需要有自己獨立的空間,兩代人的生活習慣也各有不同……”

話音未落,春聲注意到婆婆的臉色有變,心想,自己就是和大家庭一起生活,怎么一時心急口快沒有顧及到長輩的感受,哎呀,真是在上海當慣囡囡了,一時忘情,現(xiàn)下后悔莫及。按照臺灣人的說法就是“白目”。

幸好正炎馬上替春聲解圍道:“爸媽,我在上海工作多年,熟識上海人的傳統(tǒng)和禮儀,和我們臺灣人的確差異很大。

春聲的意思并不是介意我們共同居住,因為一開始談戀愛的時候,她就知曉家中情況,望爸媽體諒。再者上海80后這代都是獨生子女,父母所有積蓄和心血都花在唯一的孩子身上;而我們臺灣人講究多子多福,幾乎都是多子女家庭,家庭環(huán)境不同,無法相提并論。”

公公語重心長地對春聲說:“臺北市房價太高,不合理,等過幾年,房價大跌,我們會幫你們準備頭期款的。

畢竟現(xiàn)在家里六個人居住在45坪(相當于150平方米左右)的公寓,說大是不大,如果你爸媽來臺灣參加婚禮,就沒有多余的房間給他們住了。只能委屈他們住飯店。

但是,當正炎把你們確定結(jié)婚的喜訊告知我們的時候,我們已經(jīng)請人重新?lián)Q過所有墻紙,并重新?lián)Q過家中兩套衛(wèi)浴設(shè)施,家具也是新買的。

臺灣不比大陸,這里人工費貴,看似簡單的裝修,也耗費不少錢財。這也是目前我們能付出的最大的能力了。

畢竟正炎的兩個妹妹沒有固定收入,又是不婚主義者,在臺灣,失業(yè)率很高,雖說她們比你年長2,3歲,但你是大嫂,作為長嫂平時為人處事要有度量,她們心理上還不太成熟,社會經(jīng)驗尚有欠缺,希望你今后能多擔待,并做出好的表率。

另外你婆婆脾氣是出了名的暴躁,又有抽煙喝酒的嗜好,希望今后共同居住的時候,你能多諒解。年紀大的人要改變一貫的生活習慣并不容易。”

春聲當下覺得作為獨生子女的自己,面對突然多了兩位長輩,兩個小姑,難免有些忐忑不安。

公公泡了一壺梨山茶,慢條斯理地叫春聲和正炎坐在自己身邊,詳細地介紹起臺灣人結(jié)婚的習俗,頓時令春聲刷新三觀,難道這是瞬間穿越回到古代嗎?

公公不緊不慢地翻開一本豎體繁體字的書籍,一行一行念道:

“依照古禮結(jié)婚有所謂的六禮,就是六禮程序:

1.納采(議婚,提親,說親)

2.問名(討年生、問八字)

3.納吉(小定、過定)

4.納成(大定、行禮、完聘)

5.請期(送日頭、送日子、乞日)

6.親迎(迎親)

……,……,……

春聲聽了快要睡著了,這是臺灣民風民俗的考試題嗎?

春聲神情恍惚之間,正炎拍了一下她的肩膀,春聲回過神來,凝視著公公。

公公解釋道:“雖說禮儀如此,還要有大定,小定,無非就是準備些金銀首飾和現(xiàn)金作為一種對女方的尊重。

我們知道你們上海人不講究這些繁文禮節(jié),但母舅帖一定要親自上門送去。

這是基本的禮數(shù),不能忽略了,切記切記。”

母舅帖?這是什么?春聲馬上用手機google起來。

母舅帖是送給男方舅舅的請?zhí)妇颂谥姥缈腿掌谥螅涂梢愿鶕?jù)自己的時間安排,擇日親自送交到男方舅舅手上即可;此外,新郎有幾位舅舅就需要寫幾份母舅帖,并且一一送到他們手中表示禮貌。

哇塞,春聲悄悄問正炎:“你到底有幾位好舅舅?”

一個月后的婚禮如期舉行,按照公公挑選的好時辰,春聲和正炎是中午宴客,席開36桌,其中有10桌親朋好友是特地從上海趕來參加臺北婚禮的。順便也會環(huán)島旅行,畢竟很多人之前從未來過寶島臺灣。

日月潭,墾丁,高雄,宜蘭,阿里山,臺南等這些知名的旅游觀光景點對上海市民來說,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因此春聲在結(jié)婚前特地制作了“臺灣環(huán)島旅行十日游”的自由行攻略文檔,作為來臺北參加婚禮的上海來賓的特殊禮物。人手一份。

春聲在婚禮中還穿插了“抽獎環(huán)節(jié)”,以及“兒時照片回顧和雙方父母年輕時結(jié)婚的照片”作為投影滾動播放,并選取了自己喜歡的外國經(jīng)典歌曲作為婚禮現(xiàn)場的背景音樂。

有一些因特殊原由無法來到現(xiàn)場祝福的朋友們,特地請人帶來了錄制好的VCR,在婚禮現(xiàn)場播放,將婚禮的氣氛推向高潮。

這是在臺灣婚禮中不多見的,但在上海特別流行。

下午三點鐘,送走所有賓客后,婚禮圓滿結(jié)束,正炎喝醉了,被親戚抬回家中休息。

春聲和上海來的朋友們,晚上一起共進晚餐,算是“告別單身派對”。

春聲的閨蜜們頻頻問春聲:“遠嫁的你,真的不后悔嗎?畢竟我們是獨生子女,父母將來老了后,怎么照顧呢,這個問題你想過嗎?”

春聲充滿勇氣地回答:“為愛走天涯。將來的事,橋到船頭自然直,父母我是不會拋下的,我和正炎可以一起攜手回上海打拼,將來也可以接父母來探親。路在腳下,皆看造化。”





















第三章 婆婆、媳婦和小姑

春聲結(jié)婚前,大學時代的同窗兼閨蜜就善意地提醒過她:“聽說臺灣阿婆很難弄額,你家婆婆60歲不到,正是精力旺盛的時候,還有兩個不婚主義的大齡小姑,我看儂是頭腦發(fā)熱,才會選中這個臺巴子結(jié)婚。

想當年,你也是我們學校公認的“上海版劉若英”好伐,哪能混到要和這個看上去和機器貓有90%相似度的男人結(jié)婚啦?還遠嫁,真是思路伐清桑,上海么寧啦?”

春聲在結(jié)婚前,是一直抱著想“把婆婆當媽媽”的思路進行自我教育的。

春聲懷抱著一種“烏托邦式”的美好,希望世界充滿愛和和平,她總是愿意相信“金誠所至,金石為開。”

然而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一切并不如預(yù)期般的靜好祥和。

正炎的母親常年賦閑在家,很少外出。且性情跋扈,脾氣暴躁,煙酒不離,對子女有非常嚴重的心理依賴以及萬事都要以她為中心的觀念。

對于家中唯一的長子正炎娶了一位“上海姑娘”,她心中有萬般不如意,在她眼里,“大陸妹”都是嫌貧愛富,為了謀求舒適生活才嫁來臺灣的。

但因正炎的父親一向喜好研究地理風水玄學,且有一些心得體會,看了春聲的八字后甚是滿意。所以她才不敢多言。

畢竟和正炎的生辰八字是所謂的“天作之合”的般配。

又因正炎年近36歲,剛動了結(jié)婚的心思,她怕違背其心愿后,兒子也和女兒一樣打定終身不婚的想法,那就是家門不幸,愧對祖先了。

她在這種糾結(jié)的思想斗爭中,默認了這門并不稱心如意的婚事。

因此春聲進門后,婆婆先是詢問春聲的日常喜好,但在發(fā)現(xiàn)上海媳婦喜偏甜清淡口味,并喜愛看美劇之后,大失所望。

因她自己是基隆人,喜好咸味飲食,家中白砂糖不是必備品,做菜盡量是不加糖的料理,喜歡看傳統(tǒng)歌仔戲。

吃不到一起,看電視也不在一個頻道,真是一個大問題。

婆婆當下頭痛不已。

更要命的是,婆婆發(fā)現(xiàn)自己的兒子結(jié)婚后就有“幫理不幫親”的架勢,之前從不敢頂撞自己的心肝寶貝,自從娶了上海老婆后,變得說話有理有據(jù),再也不是過去那副逆來順受的乖乖樣兒。

婆婆有一次在飯桌上大放厥詞:“我生養(yǎng)了三個小孩,你們就應(yīng)該什么都聽從我的,媽媽最大。和我講現(xiàn)在的社會如何進步,干我什么事,在家里就是我最大,戶主是我,你們誰要是不聽話,戶籍就遷出去,難道你們還想變天革命,推翻父母,倫理綱常不成?!順從就是孝道。天下無不是之父母。”

春聲聞言,心想,這里難道真的是封建舊社會?

父母和孩子之間應(yīng)該是彼此互愛的關(guān)系。孩子內(nèi)心愛著父母,難道不比違心地順從來的好嗎?

春聲的婆婆喜歡在家囤積雜物,就連正炎小時候的衣服都舍不得扔。平時采購日用品也是像搞批發(fā)一樣,恨不得將整個超市賣場搬回家。

春聲從小耳濡目染的家庭教育是“干凈,簡約”,和婆婆正好背道而馳。

有一次婆婆開車去超市采購醬油,回到家,就在一樓迫不及待地大呼小叫:“春聲,正炎,正慧,正慈,趕緊下來幫忙!”

原來婆婆采購了12桶醬油外,看到衛(wèi)生紙有大特價,居然搬回家8大包家庭裝衛(wèi)生紙。

正炎皺著眉說:“這些東西只不過都便宜了一杯飲料的錢,有必要買那么多嗎?我們住5樓,搬上去消耗的體力都劃不來,再說,往哪里堆啊?”

婆婆聞言大怒:“惦惦 (閩南語,意思是安靜)!我們家放不下,就放在5樓加蓋的6樓上,家里就是要看上去堆滿物品才有安全感,萬一哪一天又大地震怎么辦?”

大家立刻都不作聲,春聲看著婆婆生氣而發(fā)黑的臉,心想,果然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

大家只得一起悉數(shù)把所有東西都搬上樓,沒有電梯的痛苦,即在于此,全部需要靠人力搬運。

因春聲吃不慣小姑煮的菜,只得學習起做飯煮菜,這位在上海“十指不沾陽春水”的摩登女郎,也看著視頻,把上海菜學做起來。因為臺灣的醬油,醋等調(diào)味品的口感和上海的醬油,醋,差別很大。

春聲會想盡一切辦法,讓經(jīng)常來臺北出差的同學幫忙帶上海調(diào)味料過來。

否則真是寢食難安,夜不能寐。

春聲和婆婆嘗試著溝通,自己三十二歲才結(jié)婚遠嫁臺北,要一時改掉飲食上的習慣,怕是不可能,但可以實行家庭分餐制。這樣大家就不必互相勉強對方。

婆婆當下聽到這種理論,差點兒下巴掉下來,目瞪口呆。

在臺灣,哪里有媳婦敢和婆婆講條件的?

果然親戚們講的“上海媳婦不好惹”是真的。

婆婆啞口無言,不知一時之間該如何用國語應(yīng)對,因平時她一般只會講閩南語,普通話是聽得懂,講不太順的。

春聲的小姑,一個比春聲大3歲,一個比春聲大2歲,身量不高,都比春聲足足矮了一個頭。

春聲平時見她們清晨四點就起床,洗洗刷刷,覺得無法理解。怎么年紀不到40,早上那么早就起來了?真是擾人清夢啊。

但因想著從此以后就是一家人,要多包容的心態(tài),春聲就忍耐了清晨總是被小姑們洗菜拖地板聲音吵醒的困擾。

一開始春聲總想著要討好兩個小姑,畢竟是正炎的親妹妹啊。

于是隔三差五地買禮物,帶她們出去下午茶,卻發(fā)現(xiàn),小姑還是和自己不親近,也不多言。見面也不打招呼,從未正面稱呼過春聲一句:“大嫂。”

春聲是個古道心腸的人,覺得應(yīng)該幫小姑們一起分擔家中瑣事,趁現(xiàn)在還沒有找工作,自己有參與家務(wù)后,她們或許就會成為自己的朋友,真心實意的那種。

于是每晚一起去分類倒垃圾,每周一起擦窗成了雷打不動的分內(nèi)之事。

但春聲依舊發(fā)現(xiàn)小姑們對自己很冷淡,倒垃圾回來的路上,也不等自己一起回家,總是悶頭走得很快。

春聲問她們問題,10句有7句到是“沉默是金”,不表達的。

春聲覺得很憋屈,難道自己哪里做的不夠好嗎?

小姑們還有一些古怪的舉動,比如春聲晾好衣服后,她們總是清晨起來把春聲的衣服從前面的陽臺,搬到后面的陽臺,日日如此,也不加以解釋。或者是未經(jīng)春聲,正炎的同意,就把他們的鞋子擺放到其他位置。

終于有一天春聲忍不住開口了:“正慈,正慧,你們?yōu)槭裁匆盐覀儌z的衣服,鞋子搬來搬去?也不告訴我們一下?”

倆小姑,四目相望,依舊保持沉默。

春聲找來正炎,“你趕緊和你妹妹溝通呀,干嘛總是不經(jīng)我們允許動我們晾好的衣服和鞋子?而且我來這么久了,她們竟然都沒有叫過我一聲大嫂,實在有些不尊重人。”

正慈這才開口:“是媽媽讓我們做的,你去問她。另外你年齡都比我們小,我們開不了口叫你大嫂,心里別扭。”

春聲當下氣不打一處來,這是看不起我嗎?還是要示威呢?太奇葩了,不可理喻。

正炎只得安慰春聲:“我來處理,我找我媽,你別急,都是小事,別生氣,可能都是誤會。”

春聲只能忍耐,因為她知道一旦撕破臉皮,就沒有挽回的余地了,這就是婆婆和媳婦之間微妙的關(guān)系。如同打碎的玻璃杯,即使修復(fù),也有裂痕,不復(fù)從前。

正炎耐心地詢問母親:“干嘛把我們倆的鞋子,衣服移來移去哦?”

婆婆終于開口:“另外一邊的陽臺,不要浪費呀。移衣服,搬鞋子又不是大事,干嘛大驚小怪,不就是衣服,鞋子嗎?”

正炎糾正自己的母親:“是小事,但要和我們商量,兩邊陽臺都可以曬,你們的衣服也可以搬過去。下次移動我們的衣服,鞋子前,和我們說一聲,不要自作主張,這樣顯得不尊重。另外,妹妹們不叫人,這個習慣從小到大都沒有糾正過來,如今春聲嫁過來了,應(yīng)該是時候讓妹妹們學學規(guī)矩了。我這個做哥哥的,她們也從來不稱呼一聲大哥,是顯得很沒有禮貌。”

婆婆馬上瞥了一眼正炎:“才討老婆幾天啊,有了媳婦忘了娘,真是白養(yǎng)你30多年,當年破腹產(chǎn)生你的刀口,到現(xiàn)在陰雨天還會痛,真是兒大不由娘。一個個都是白眼狼。”

正炎苦笑一聲,默默回屋。

還有一件令春聲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就是正炎家里中午吃飯也要打開客廳的所有燈光。

春聲問正炎:“你們怎么那么浪費?白天也開燈?況且家里采光很好,白天都是亮堂堂地,干嘛要浪費啊?”

正炎解釋道:“因為我媽喜歡,她習慣了,她說吃飯的時候,即使是白天,開燈吃飯,也有光明遠大的意思,她覺得明亮的感覺可以帶來安全感。”

春聲吐了吐舌頭,心想難怪家里的電費開支如此之大,原來是有這種迷信思想。


春聲來臺北一段時間后,時至盛夏,濕氣又重,居然毫無征兆地發(fā)起高燒。

體溫計一測居然39.5度,春聲趕緊打電話給正炎:“我們一起去醫(yī)院看診好嗎?”

剛要出門,婆婆在門口出現(xiàn),對春聲說:“這不是生病,是農(nóng)歷7月,陰氣太重,你是敏感體質(zhì),到佛堂來,媽幫你調(diào)一杯神仙水。”

春聲非常好奇,到底是什么靈丹妙藥,可以藥到病除?

只見婆婆點燃一根香,輕輕念了幾句咒語,待香燃盡后,把香灰放入一杯凈水中,拿給春聲,春聲環(huán)顧四周,安慰自己一定要鎮(zhèn)定,因為當下自己是孤身一人,沒有后援團的支持。

而公婆,小姑都在自家佛堂內(nèi)用期望的眼神看著自己,春聲默念:“不干不凈,吃了沒病。”后,一飲而盡。

一個晚上過去了,春聲依舊沒有退燒,于是她默默起身,悄悄獨自去看病了。

三天后,春聲痊愈,但神仙水的故事印象深刻,令她終身難忘。

茶余飯后,春聲和上海的朋友同學在微信群組分享這個親身經(jīng)歷,朋友同學聽了之后,大呼毀三觀。紛紛建議春聲每天在群里直播talk show,把婆家每天發(fā)生的奇葩事和大家分享,好讓大家都了解,原來臺灣人和我們上海人如此不同。簡直就是——“來自星星的你”。

三個女人一臺戲,四個女人亂糟糟。一個廚房只能擁有一個女主人,這就是恒古不變的道理。

在現(xiàn)實生活條件中無法做到距離產(chǎn)生美,只能做到心理產(chǎn)生美。

沒有期望,就沒有失望。

站在婆婆的立場上,應(yīng)該在媳婦娶進門時就先介紹和陳述這個原生家庭的日常習慣和規(guī)矩。而作為媳婦也應(yīng)該盡量坦誠自己的生活習慣和方式,讓彼此的觀念可以得到交流和溝通,達到一定的共識和理解。而不是彼此帶著猜忌和誤會共同生活。

這是春聲,初來乍到的心得體會和生活點滴。



















第四章? 求職,敢問路在何方


春聲忙完婚禮后,詢問正炎:“我想在臺北找份正式的工作,你覺得成功的幾率大嗎?”


正炎摸了摸春聲的頭說:“傻瓜,剛來不久,那么著急上班干嘛,況且陸配在臺灣找工作難度很高,在職場中受到歧視的情況屢見不鮮。

真的要上班,你自己一定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無論你過去擁有怎樣漂亮的學歷,在上海的工作經(jīng)驗多么豐富,在臺灣都是不被認可的,都比不上“雇傭大陸人”引起的政治和情感方面的顧慮來得嚴重。

而且上司基本不會考慮升遷大陸人,即便你能力比臺灣人強很多。

在這里工作的大陸人,大多是談不上有職業(yè)規(guī)劃和愿景的。

我們結(jié)婚的時候,我就想好了,雖然我并非大富大貴,但養(yǎng)你還是ok的。

在臺灣,女性結(jié)婚后不工作,相夫教子屬于正常現(xiàn)象。畢竟臺灣職場尚存很多閉塞落后的習氣。

我怕你進入工作狀態(tài)后,會得失心很重,畢竟你曾經(jīng)在上海的工作環(huán)境中左右逢源,如魚得水,很受領(lǐng)導(dǎo)賞識和信任。

你可以先從一些人力網(wǎng)站上試試,投投簡歷。另外我爸媽很要面子,即便有一定的社會關(guān)系網(wǎng),也不可能幫你介紹工作,你看我,還不是一路靠自己打拼到現(xiàn)在嗎?

所以凡事靠我們自己努力,千萬不要因此對他們心生怨言。”

春聲聽了后,若有所思,但個性不服輸?shù)乃R上在某網(wǎng)站上注冊,登陸,制作起了自己的簡歷,她心想:“小馬過河,不試一試,怎么會知道?”

春聲投了幾十份簡歷后,馬上有了面試通知,第一家愿意給春聲面試機會的是臺灣某知名企業(yè),正好在尋覓國際貿(mào)易方面的人才。

春聲因在上海,大學畢業(yè)后工作十年,都是從事國際貿(mào)易,因此駕輕就熟。

面試當天,春聲著正裝,很有禮貌地坐在面試主管的對面。

第一輪是測試英文,春聲的大學專業(yè)正好是英文,因此很順利地過關(guān)。

第二輪是電腦測試心理題,春聲的答題結(jié)果令面試官們相當滿意。

第三輪是考官對答,會議室里坐著三名考官,分別是國際貿(mào)易部部長,人力資源部經(jīng)理以及公司的副總。年齡都在50-60歲之間。

國際貿(mào)易部部長,先發(fā)話:“毛小姐,您好,您來自上海,我們公司很少收到有大陸人投來的簡歷,我很好奇,毛小姐對我們公司的產(chǎn)品以及公司背景是否有一定的認識?請用英文做自我介紹以及回答我剛才的問題。”

春聲對答如流,來參加面試之前春聲已經(jīng)把公司網(wǎng)站上的相關(guān)產(chǎn)品信息和公司介紹背熟,了然于心,至于自我介紹,更是小菜一碟。

國際貿(mào)易部部長是一位大肚翩翩地中年男子,他頻頻點頭,望著春聲的眼神飽含驚訝和些許欣賞。

接下來是發(fā)際線成地中海型的中年副總發(fā)問:“請問毛小姐,怎么愿意放棄上海繁華的都市生活,來我們這里生活呢?

如今臺灣的收入水平無法和上海相提并論哦,我們的薪資水平可能不如您的預(yù)期。”

春聲胸有成竹地回答:“上海和臺北之間的差異,我有所耳聞,我既然選擇了來臺北居住,就會適應(yīng)和接受這里的工作環(huán)境。

我只是不希望白白浪費自己曾經(jīng)十年的工作經(jīng)驗,安心做一個依靠丈夫生活的女人。

我們上海女性是很獨立的,我也有信心在半年內(nèi)聽懂閩南語,因為我和公婆一起居住,有天然的語言環(huán)境。學習起來并不困難。

相信我可以勝任這份工作,請你們給我一個機會。”

最后輪到人力資源部經(jīng)理,是一位中年女性,頭發(fā)燙得很新潮,穿一身墨綠色套裝,看了看春聲的簡歷后,扶了扶眼鏡,問:“毛小姐,剛來臺灣,拿到臺灣身份證目前的政策是需要六年,我們公司從來沒有錄用過還沒有取得臺灣身份證的大陸人,我可能要請示一下上面,才能給您最終的答復(fù)。

感謝您今天抽出寶貴的時間參加面試,我們會另行通知您的。謝謝。”

春聲聽到最后一句話,知道自己的希望不大,落寞地離開了。

春聲去接正炎下班,回家路上感嘆了自己的求職經(jīng)歷,正炎溫柔地看著春聲安慰道:“第一步這樣,已經(jīng)很好啦,至少你已經(jīng)去面試過啦,知道臺企的面試流程,再接再厲,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的,加油,老婆!Give me five!”

兩人擊掌,相視而笑。

春聲發(fā)現(xiàn)臺灣人民非常喜歡用Give me five這種擊掌,表達加油鼓勵。

回到家中后,正炎把今天春聲去面試的經(jīng)歷告知了父母,公公點燃一支香煙,輕描淡寫地對春聲說:“找工作不必那么急,家里吃飯的錢總有,在家安心休息一段時間。”

婆婆忍不住嘮叨:“還是早點生個孩子吧,你們都不年輕了,我在你們這個年紀,孩子都已經(jīng)上小學了。”

春聲看著體態(tài)發(fā)福的婆婆,心想:“在臺灣移民署指定醫(yī)院做的婚前體檢,打了蕁麻疹疫苗,醫(yī)生特地關(guān)照半年內(nèi)不能懷孕,那么著急干嘛。”

正炎看出了春聲的心思,對自己的母親解釋道:“媽,您真是記性不好,春聲不是做了婚前體檢,半年內(nèi)因為蕁麻疹疫苗的關(guān)系,不能懷孕。”

婆婆大驚失色,連忙喋喋不休:“哎呀呀,結(jié)個婚怎么那么煩啊,誰要你找大陸妹啊,找臺灣人,就不用那么麻煩了,耽誤我抱金孫!夭壽哦。”

正炎趕緊拉著春聲離開了客廳。

回到自己房間后,正炎對春聲說:“我有個朋友的公司在我們家附近,我過幾天去問問看是不是有職缺,如果能去,上班只需要步行二十分鐘,我?guī)湍懵?lián)系一下,試試。”

春聲喜出望外,連忙親了一下自己微胖的丈夫,對正炎大呼:“太棒了,你真給力!”

一周后,春聲來到這家公司面試,一共才七個人的家族企業(yè)。

是從事海運運輸?shù)拇砉荆习遄婕V荨>褪桥_灣人常說的“外省第二代”。

聽說老板的父親是追隨蔣介石一起來臺的軍人。老板只會說福州話和普通話,不會說閩南話。

老板年近五十五歲,姓林,看上去非常斯文,和藹可親,講話慢悠悠,輕輕地,不湊近,根本聽不清楚。

他看了一眼春聲帶去的簡歷表,什么都沒講,就問了一句:“毛小姐,多益成績有嗎?我們公司沒有人擅長英文,看你是英文專業(yè)畢業(yè),應(yīng)該可以在我們這個小公司發(fā)揮所長,因為我們平時有些美國指定貨,需要一個和美國代理用英文接洽的員工,而我們這里,你也看到了,大多是我的親戚,年紀都在50歲上下,寫寫郵件還能蒙人,講電話就完全不行了。”

春聲馬上回答:“多益已經(jīng)報名了,下個月考試,到時候給您看英文成績。”

林老板馬上眼前一亮:“很好,你下周來上班吧,薪資待遇臺幣3萬/月,飯貼臺幣1000/月,如果公司業(yè)績好,三個月后再加點給你,畢竟你是正炎的太太,大家都是外來的,不像他們臺灣當?shù)厝恕!?/p>

春聲喜出望外,太好了,終于可以不用天天在家和婆婆、小姑,白板對白板,抬頭不見低頭見了。










第五章 職場風云


春聲滿懷著信心,踏入了這家位于臺北市市中心辦公大樓的公司,大樓樓下就是地鐵站出口,觀察大樓的外觀,應(yīng)該至少有30年的歷史。

這家公司是一家經(jīng)營了十五年之久的家族企業(yè),放眼公司一共有三位男士,四位女士,辦公室面積大約在200平方米左右。自己是第八名入職的員工,其他人都是“元老”,自己的座位被安排在第一排。

心想,萬事開頭難,職場欺生,估計全世界都一樣。

春聲的主管是一位女性,比春聲大十一歲,已經(jīng)是三個孩子的母親,在公司大家都親切稱呼她為“桂姐”。

她是客家人,生活習俗和閩南人也有些許不同。她的先生和林老板是遠方親戚。

桂姐體態(tài)消瘦,身量和春聲一般高,保養(yǎng)得很好,完全看不出年紀,后來春聲才知道因為她有定期打臉部玻尿酸的習慣。

桂姐說話聲音音調(diào)很高,她一開始就給了春聲一個下馬威:“聽說林老板請你是因為你英文能力好,但你過去從事的工作和如今需要熟悉的業(yè)務(wù)有點差距,另外你只在上海工作過,不了解我們臺灣,你等于是一個新人,還是一個外省人,希望你早日能夠獨當一面。因為我們公司合作的美國代理方,不是好搞的,之前來過幾個客服人員,都做不了幾個月,就走了。另外公司系統(tǒng)盡早熟悉起來,我們的單子都是要預(yù)錄到系統(tǒng)里去的。你日常的工作內(nèi)容如下,我已經(jīng)幫你列印出來,你拿過去熟悉熟悉。”

說罷遞給春聲一張A4紙,上面寫著:

1)用系統(tǒng)制作s/o,向船公司訂艙,制作提單

2)向美國代理推薦的新廠商報價,制作海運報價單

3) 日常和美國代理進行商務(wù)溝通,郵件請24小時內(nèi)回復(fù)

4)幫林老板預(yù)定出差的機票和飯店

5)做應(yīng)收/應(yīng)付賬單

6)幫林老板制作月歷行事表

7)做好每周會議紀要,張貼在公司的公告欄內(nèi)

8)采購辦公室文具,每個月農(nóng)歷初二,十六,購買公司拜拜所用的金紙,水果等物品

9)日常下班后打掃整理辦公室,保持地面整潔,每天下班后傾倒垃圾。

春聲為自己終于有了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而慶幸,心想一切都是新開始,從頭學起。

雖然工作瑣碎又繁雜,但她認為,從一份初級的工作做起,是好事,便于熟悉社會環(huán)境。

人必須像成熟的稻谷一樣可以迎風彎下腰,才是真本事。

春聲對桂姐很敬重地表態(tài):“今后還請桂姐多多關(guān)照,我一定努力學習,有不懂的地方,還請您多提點。”

話音剛落,這時一個臉盤如滿月,和桂姐年紀相仿的女同事,主動走過來,在桂姐的介紹下,春聲得知她是凝香,住在基隆,天天坐客運往返臺北之間奔波。

凝香用細長眼上下打量春聲:“喲,上海姑娘就是皮膚白,難怪那么多臺灣男人在上海淪陷了,皮白肉嫩的,水哦。你是我們公司第一個錄用的大陸人,以后有關(guān)大陸的事情,我可以多問問你了,因為媒體上經(jīng)常報道大陸很窮,水果也吃不起,要么就是大陸人很魯,很沒有教養(yǎng)。以后我要多多和你溝通了解大陸。”

春聲聽罷,覺得凝香是一個心直口快之人,雖然言語上不客氣,但面冷心熱,總歸是同事,以后每一天至少有8小時需要面對,自己需要多多加油,不給上海市民丟臉,既然初來乍到,一舉一動自然代表了上海人的形象,一定要沉住氣,耐著性子。

誰讓自己一下子成了“外來妹”呢?














第六章 過年


時光荏苒,春聲即將迎來在臺北的第一個春節(jié)。

春聲過往在上海的時候,對春節(jié)沒有太多感觸;現(xiàn)如今,換了時空背景,到想念起那些久久不見一次面的親戚們來。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真是身處異鄉(xiāng),才能體會。

春聲看著微信上一條條進來的新信息,都是微信紅包,拜年祝福吉祥話,鼻子酸酸的,原來父母在,不遠游,真是有些道理。

離開了從小長大的熟悉的環(huán)境和社會關(guān)系,付出的代價,真的只有自己知曉。

春聲的公婆對于過年極為重視,要采購很多年菜祭拜祖先,過年的規(guī)矩也不少,公公在過年前就給春聲這個新媳婦普及了一些臺灣本土過年常識:

過年前要選日子進行整體大掃除,務(wù)必做到窗明幾凈,滿屋敞亮。

除夕是一年中的最后一天,具備感恩及合家團圓的意義。

除夕當天下午,每家人都要辭舊年,辭舊年的時候要在供桌上擺滿五種牲畜的熟食和各種年粿,供奉諸位神仙,然后祭拜祖先,以感謝這一年來神明和祖先對自己以及家人的庇佑,并祈求來年事事順利,出入平安。


大年初一一早,全家人都要一起去城隍廟拜拜,祈求新年一切順利,心想事成。


大年初五,一定要把過年期間所產(chǎn)生的家庭垃圾清掃干凈,有「送窮」的含義,否則會帶來貧困。

大年初七,為七煞日,諸事不宜,尤其是出遠門。

大年初九是天公生日,也就是玉皇大帝圣誕,要焚香祈福。

春聲突然覺得臺灣人一年365天,大約有1/3的時間需要拜拜(拜神明,拜祖先),真是很虔誠的社會。

除夕當天,春聲和正炎一家人圍爐吃年夜飯,年夜飯是外面飯店提前預(yù)定的年菜,只需要拿回家加熱即可,很方便省事,自己只需要負責包水餃,炸春卷即可。婆婆娘家的親戚也有特地來參加的,浩浩蕩蕩十六人一起吃飯,飲酒。

臺灣傳統(tǒng)年菜,餐桌上一定要有魚,意味年年有余。無論什么做法,都要以全魚呈現(xiàn),而且不能全部吃完,體現(xiàn)了“余”的好兆頭。

還必須有蘿卜糕,俗稱“菜頭糕”,有好彩頭的意思。

雞湯則代表起家,也是吉祥菜,有頭有尾才好。

水餃形似元寶,有招財進寶的含義;韭菜意為天長地久;蘋果,柿子有平安如意的寓意;鳳梨因在閩南語里念做“旺來”,所以代表好運連連……

席間不斷有親戚詢問正炎怎么春聲的肚子還沒有動靜,正炎的肚子到是大了好幾圈,真是心寬體胖。

正炎幫忙打哈哈:“春聲剛工作不久,不急不急,一切順其自然。”

婆婆微黑著臉插嘴道:“過年都虛歲三十四了,還不急,上什么班呀,又不是高收入,女人在家伺候丈夫,多子多孫就是最大的福氣。外面太要強,終究不是什么好事情。”

話音剛落,婆婆的筷子應(yīng)聲掉地,周圍的親戚紛紛起哄起來:“筷子掉地,請客請客。”原來在臺灣,吃飯的地方,誰的筷子不小心掉在地上,是要“請客”的民俗。

春聲聽罷,默默離開了餐桌,她拿著手機,想給在上海的閨蜜打一個電話,然而想到除夕夜打擾別人終是不禮貌的。

于是她在朋友圈發(fā)送了一條動態(tài)“女不強大,天不容”。

正炎推了一下春聲說:“大家要吃現(xiàn)炸的春卷了,快去開油鍋吧。吃春卷就是“入金條”的意思,很吉利的。”

半夜靠近12點,正炎叫春聲一起去和父母,妹妹們守歲,馬上要迎來新的一年了,要在家里的佛堂燒香拜拜。迎接新年的到來。

春聲見家里的佛堂內(nèi)插滿了粉色百合,公公,婆婆,小姑,正炎已經(jīng)拿好香,矗立在佛堂內(nèi),恭恭敬敬地開始祈求來年一切順利了。


第七章 不孝有三,無后為大


在登記結(jié)婚滿一周年之際,正炎預(yù)定了某知名飯店的自助餐作為慶祝。

春聲下班后,直接坐公車過去只需要15分鐘左右的時間,非常便捷。

在臺北搭公車和地鐵都是非常便利的交通方式,很多男生也會選擇開機車上下班,因為停車位難找的實際原因,在臺北開車上下班并不是明智的選擇。

臺灣也因此被稱為“機車王國”。

每天步行上下班讓她覺得很節(jié)省時間,也可以作為一種慢運動,畢竟長期在辦公室打電腦,頸椎都不太好了。

春聲一步入餐廳,就看到正炎手持一束繡球花迎向自己,而繡球花正是春聲最喜歡的花卉之一。

正炎看到春聲輕盈地步履走近自己,覺得此時此刻非常幸福。

服務(wù)生得知他們是在慶祝結(jié)婚紀念日,于是貼心地奉上帶有愛心圖案的餐后甜點,葡萄美酒夜光杯,春聲欣賞著窗外臺北市的夜景,覺得至少當下自己是快樂的。

夜色朦朧下,眺望著不遠處著名的臺北101,和自己相愛的人在一起吃飯真的是一種享受。

正炎湊近春聲的耳朵說:“今年我們要一個寶寶吧,孩子屬猴,機靈可愛,封侯之寓意,多好!”

春聲臉帶羞澀,含笑點頭。

幾個月后,春聲還是沒有如期懷孕,于是婆婆震怒了:“正炎啊,你再不生孩子,我們張家要斷后了,我以后如何去地下面對張家列祖列宗啊,真是大不孝啊!

你看看你表弟的孩子都已經(jīng)上幼稚園了,你叫我們以后怎么見親戚啊?電話都不敢接,就怕別人問起,你們怎么還沒有孩子?

別人都懷疑是不是你們夫妻倆有生育問題,要不要去檢查一下,好讓我們做長輩的安心啊?”

春聲聽著婆婆的嘮叨,雖然覺得她的碎碎念很煩,但心想兩人一起去檢查一下也無妨,畢竟是對健康負責,對自己負責。

婆婆早年因為工作的關(guān)系,認識很多醫(yī)務(wù)工作者,于是經(jīng)人介紹,春聲和正炎一起去了臺北市最有名的*醫(yī)院進行生殖系統(tǒng)的全面檢查。

檢查結(jié)果顯示春聲患有一種常見病,在臺灣稱為“巧克力囊腫”。

正式名稱為子宮內(nèi)膜異位瘤。是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的一種變化。

由于巧克力囊腫會破壞正常的卵巢組織,影響女性的排卵功能,造成卵子質(zhì)量不佳而無法正常授精,或是卵巢功能提早衰退,因此常會影響生育能力。

正炎的體檢結(jié)果一切正常,只需要適當運動減一些體重即可。

春聲拿著報告,有一種欲哭無淚的感覺。

春聲內(nèi)心還是很喜歡孩子的,當下知道是自己有問題,難免郁郁寡歡。

好在正炎回到家后,極力安慰春聲,并積極安排后續(xù)治療。

正炎對父母說:“我們已經(jīng)按照你們的要求去做了檢查,現(xiàn)在知道我們兩個人都有問題。所以將來哪一個三姑六婆問起,你們就說是兒子太胖,所以還沒有孩子。不要雞婆,不要隨便講春聲的壞話。況且你們一定不了解,春聲的收入每個月都是全數(shù)交給我打理的,如果今天你們?nèi)フ乙粋€臺灣媳婦試試,臺灣女生現(xiàn)實的也不少,很多都和丈夫AA制。所以我們倆是真感情,沒有功利色彩的,你們今天要為能找到這樣的媳婦感到欣慰。我們每個月還給家里3萬臺幣的生活費,我覺得我們倆已經(jīng)問心無愧了。”

公婆面面相覷,四下無言。

正炎寬慰獨自坐在房間里的春聲:“我們還年輕,現(xiàn)在很多人都晚婚,只要心情好,一切都會好,爸媽的思想工作我會去疏通。有些事情是急不來的,老天自有安排,強求不得。總之,有沒有孩子,我們都是夫妻。

我沒有把老婆當成生育機器的觀念,否則我在上海那么多年的生活,真是白費了。現(xiàn)在全世界都“少子化”,這是社會問題,不要太有壓力。有孩子是老天的恩賜。如果沒有,我也會坦然接受。絕對不叫你受委屈。你已經(jīng)遠離父母和所有朋友,只身一人來投奔我,我不會讓你失望的。

雖說結(jié)婚是兩個家庭的結(jié)合,但現(xiàn)在都什么年代了,我一定會以夫妻關(guān)系為第一,因為你才是陪伴我一生的人。只要你愿意,我會盡所能守護你。”

春聲噙著淚,看著自己的丈夫,衷心地給了他一個大大的擁抱。




第八章 他鄉(xiāng)遇故知


不知不覺,春聲已經(jīng)在臺北住滿快三年了,雖然工作忙碌,日常瑣事和家庭糾紛也不少,但內(nèi)心總是有些許落寞,因為在臺北沒有交到什么知心朋友。

正炎再好,畢竟是丈夫。總有一些私房話,春聲想和閨蜜們吐吐槽,分享生活點滴。雖然有微信,平時也聯(lián)絡(luò),但“見面三分情”,她總是希望可以認識到一些來自上海的朋友,和她有相似的處境,也是婚姻關(guān)系來到臺北,能在臺北當?shù)貢r常見面,訴訴家常,說說家鄉(xiāng)話的。

有時候春聲覺得壓抑得很,因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觸中,總有一些臺灣人因為聽出她說話的口音而對她有一些不禮貌,有一些嘲諷,有一些刻意的刁難。

時常在傳統(tǒng)菜市場買菜的時候,她一開口,別人就斜眼看她,因為知道她是“大陸妹”。

而這些社會現(xiàn)象,是正炎一個人改變不了的,再多的言語安慰也無法消除這種根深蒂固的歧視和眼光。

春聲開始拜托上海的朋友,人托人去詢問有沒有誰的親朋好友或者熟悉的人,也和自己一樣,是從上海結(jié)婚來臺灣的,最好也住在臺北。

春聲需要一個宣泄的出口,需要友情的撫慰,最好是和自己處境相似的家鄉(xiāng)人。

此間的酸甜苦辣,個中滋味,只有身臨其境,才能真正理解。

終于有一個上海的朋友傳來了好消息,幫助春聲在臺北結(jié)識了第一位上海同鄉(xiāng)——李英姿,1954年生,二婚人士,1993年嫁到新北市,目前離異狀態(tài),在face book上賣餛飩為生。

春聲通過朋友的微信拉群組,結(jié)識英姿姐的當晚,興奮不已,她和正炎說:“我明天要去見上海老鄉(xiāng)了,就是年齡有點大,不知道是不是聊得來,但蠻開心的。”

正炎如釋重負地回答:“太好了,終于可以不再看到你哀怨落寞的神情了,明天好好玩,家里的事情,我會幫你做好的,晚一點回家,沒有關(guān)系。”

春聲和英姿姐相約在臺北車站見面,因為英姿姐住在新北市,距離臺北有一段路程,所以約在中間的距離相會。

春聲在人群中一眼就認出了英姿姐,因為她仔細端詳過英姿姐微信上的頭像,記住了她大致的體貌特征。

英姿姐本人比照片更年輕,更有風韻,一看就是上海女性。

上海女人有一種獨有的氣質(zhì),就是在衣著打扮和韻味上,在人堆里很容易辨識出來,因為上海女性天生帶有一種自傲的氣質(zhì),臉上漾著自信的神情,符合當下潮流的時裝以及干干凈凈的整體形象。

上海女性即使再窮困潦倒,出門在外一定是非常注意言談舉止,即使沒有漂亮的衣服點綴,一定是給人整潔的感覺。因為上海女人的身體里有一種不服輸?shù)难涸诹魈剩幸环N矜貴的與生俱來的高雅氣質(zhì),代代傳承。

春聲一大步走上前用上海言話打招呼道:“英姿阿姐,儂好!”

英姿姐戴著金絲邊眼鏡,穿紫羅蘭色連衣裙,腳上踩一雙淺紫色高跟鞋,甚是落落大方。

她和春聲握了很長時間的手說:“歡迎來臺北,阿妹!”

英姿姐1993年就嫁到臺灣,本在上海有一段婚姻,她曾經(jīng)在東北插隊落戶,和在那里結(jié)識的知青結(jié)婚生子,后來知青大返城后,因?qū)ξ磥砩畹淖非笥^念上產(chǎn)生了的巨大分歧,而和前夫和平分手,她和前夫有一個兒子,目前兒子生活在上海,已經(jīng)結(jié)婚,和春聲一樣大的年紀。

英姿姐和春聲找了一個相對安靜的咖啡廳坐下,英姿姐先開口:“阿妹,讓吾去外頭吃根香煙,再進來慢慢聊,勿急額。有的是辰光,今朝是禮拜天,阿拉好好叫聊。”

春聲感到特別親切,久違的上海言話,恍如隔世,雖說平時也和父母打電話,但今天面對的是一位朋友,一位和自己母親年紀相仿,卻生活在臺灣的上海人,春聲覺得天空一下子明亮起來,可能是心情好的緣故,春聲不由地臉上揚起了久違的笑容。

英姿姐坐回原位,慢悠悠地開講:“儂個歲數(shù)來臺灣,真是不多。像阿拉這種菜皮,1993年來的,臺灣還可以混混,那時候經(jīng)濟騰飛,亞洲四小龍,伐要特風光哦,遍地是黃金。

那時候臺北還是比上海好的。現(xiàn)在今非昔比,老母雞變鴨,30年河東,30年河西,倆樣了,小妹妹。臺灣人還在坐井觀天,享受什么“小確幸”,阿拉上海已經(jīng)發(fā)達到認伐出了。扔他們幾條橫馬路了都。

吾來額辰光,苦是蠻苦,但是臺灣寧還么像現(xiàn)在嘎排斥阿拉。我?guī)腿思易鲞^裁縫,啥苦都吃過,因為那時候和臺灣老公思想差異太大,我拿到臺灣身份證后,就特伊離婚了。所以吾現(xiàn)在還是一嘎頭,單身貴族。

離婚二趟來。不過不后悔。

人生不怕重頭再來。

窮可以受得起,但是屋里廂額寧看伐起吾,老公又伐發(fā)調(diào)頭,個么算了,伐吃這種么尊嚴的苦。

臺灣寧伐了解阿拉上海女寧,阿拉伐怕窮,就怕么尊嚴,么家庭地位。伊拉實在不了解阿拉。迭幫臺灣鄉(xiāng)屋寧。”

春聲頻頻點頭,她相信英姿姐本身的故事就是一個傳奇,經(jīng)歷過風風雨雨的她,如今說起來都是輕描淡寫,然后這份淡然的背后,付出了多少心酸,只有她自己知道。

英姿姐快人快語道:“阿妹,勿要難過,勿要感到寂寞。儂老公聽儂講起來還是思路清桑額,其他寧,保持距離。大家背景伐一樣,伊拉要嘎聰明,臺灣老早超過新加坡了,就是歡喜斗,無聊了伐的了。

我等了此地認得伐少上海姐妹,下趟有聚會喊儂一道出來白相,好伐?

儂記牢,女寧最好伐要靠老公,自嘎有工作頂好,經(jīng)濟要獨立,人家才會看得起儂,儂如果自嘎是豪門,哎要靠男人做啥,儂講對伐?

儂看吾,已經(jīng)快要65歲了,還在自立根生,多少伐容易,但是吾發(fā)覺自嘎賺額銅鈿,最香。吾包餛飩,在face book上賣,生意不錯,至少可以養(yǎng)活吾自介。”


第九章 來自上海的方先生

春聲因在臺北工作的關(guān)系,意外結(jié)識了一位“忘年交”——方先生,他出生于1945年的上海,1949年隨父母來到臺灣。

方先生一家來臺灣的時候,先是住在高雄左營。

左營眷村是臺灣最大的單一軍種眷村,遺留自日治時期海軍宿舍區(qū),戰(zhàn)后軍民多數(shù)是1949年隨國民黨政府來臺的外省族群。

方先生出生在上海武康路,原名福開森路。以美國傳教士約翰·福開森命名,由當時的法租界公董局修筑于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 如果沒有第二次國共內(nèi)戰(zhàn)(1945-1949),或許他的一生也會在安寧祥和之中度過,在上海成家立業(yè),安度晚年。

然而歷史的車輪從來都是去往不可預(yù)知的未來。

我們都是滄海一粟,時代賦予了我們各自的使命。

在他四周歲的時候,隨父母漂洋過海,定居臺灣高雄左營眷村,直到十八歲考上臺北的某知名大學,主修商學系,才離開高雄。

他于1971年加入一家世界知名企業(yè),并先后在該企業(yè)所屬的世界各地的多家分公司擔任要職,總計長達三十四年之久。

2005年退休后,定居臺北。

方先生退休后,仍發(fā)揮余熱,開設(shè)了屬于自己的貿(mào)易公司,因此和春聲所在的家族企業(yè)有一些生意往來。

春聲第一次接到方先生打來的電話,就聽出他不是臺灣人。方先生也聽出了春聲的大陸口音,兩人當下交流了籍貫地——原來是“上海一家人”。

隨即方先生邀請春聲與自己和太太擇日共進晚餐,并耐心地詢問了春聲來臺北后的感受和處境。

春聲第一眼看到方先生,就覺得他臉上五官的輪廓很有周潤發(fā)的影子,身材中等,保養(yǎng)得宜,根本看不出實際年齡。

方太太體態(tài)清瘦,鵝蛋臉,眉清目秀,皮膚白皙,看上去和方先生很登對,原來兩人是大學同窗,一般大的年紀。

因家庭背景相似,方太太又祖籍寧波,兩人大學畢業(yè)四年后,就步入了結(jié)婚禮堂,有兩個兒子,現(xiàn)下都在美國定居,從事國際貿(mào)易。

方先生說著一口地道的上海話,春聲很詫異地問:“方先生,儂哪能上海言話講得嘎好額,來塞額!”

方先生語氣溫和地回答:“吾姆媽在高雄屋里廂只特阿拉講上海言話,阿拉兄弟三個,都會得講上海言話。勿忘出身,就是這個道理。”

方先生對春聲聊起了自己的一些困惑:“小阿妹,儂曉得伐?吾雖然4,5歲就到臺灣來了,但是臺灣寧認為吾特伊拉是伐得嘎額。臺灣寧講我是“外省寧”,吾上班以后,在外國,外國寧又講吾是臺灣寧。改革開放初期,回到闊別已久的上海工作時,周遭的上海寧又講吾是臺灣寧。真是暈頭轉(zhuǎn)向,大家其實都是華人嘛,登岸何須分彼此?”

方太太會心一笑,對春聲說:“現(xiàn)在老了,老方總是夜里說夢話:姆媽帶伊牽手走過的梧桐樹蔭,甜甜的,糯糯的糯米湯團。其實我們都是從眷村走出來的小孩;也都是從眷村“出走”的小孩。我們每一個人,一生都在“尋根”,因為家族的根,民族的根,才是我們?nèi)A人的根脈。

毛小姐,你說是嗎?我們都是中國胃,舌頭味覺是騙不了自己的,我們就是喜歡吃上海菜,寧波菜,這就是基因,也就是血脈的代代傳承。”









第十章 掃墓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遇斷魂。

春聲要參加正炎家里的傳統(tǒng)清明掃墓活動,公公特地看了日子,3月20日早晨是吉時。

正炎的爺爺是土葬,在新北市的山區(qū)。

清晨,春聲穿上登山鞋,背上背包,和正炎一家驅(qū)車趕往墓地。

山區(qū)土路難行,沒有步道,只有靠自己走出來的泥濘不堪的山路。

一路上,春聲一邊噴著防蚊液,一邊把遮陽帽戴好。一步一個腳印地艱難前行。對于一個上海姑娘來說,爬山路是從未有過的體驗,有一種野外求生的既視感。

山區(qū)空氣清新,多蚊蟲,特別是臺灣當?shù)靥赜械男『谖茫喼笔恰皝頍o影,去無蹤”,只留下傷痕累累,奇癢無比,生不如死。

大約艱難前進了二十分鐘的山路后,終于抵達了家族墓地。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春聲仔細端詳了整個墓園,每一個墓穴占地面積都不小,比上海的都要大好幾倍。

臺灣的墓碑的內(nèi)容也很特別。

春聲恨不得拿出手機拍下存證,想想對逝者不敬,只能默記于心,有看不懂的地方,打算掃墓儀式結(jié)束后再詢問身邊的正炎。

環(huán)顧四周,墓碑大多是天然大理石、天然花崗巖或者人造石這幾種材質(zhì)。

墓碑上鐫刻的共有四部份:

上款(建造的時間)、中款(所葬之人的姓名)、下款(立碑人的身份)、橫款(祖籍、堂號、世次)等。



春聲仔細端詳正炎爺爺?shù)哪贡希峡睢?*年建」


中款鐫刻著「祖考張公明弟墓」


下款:「男三大房立石」


橫款:安溪 (籍貫所在地)


堂號:百忍 (張姓的堂號)


春聲還在思索間,公婆叫春聲、正炎過來幫忙。

先是除草,因為幾乎一年沒有修整過的墓地上雜草叢生,雖說有請專人定期清掃管理,但因氣候潮濕炎熱,植被生長速度驚人。

然后是拜放祭品,只見婆婆擺放的食物都是冷食,因為清明節(jié)在臺灣有“吃寒食”的傳統(tǒng)。都是一些熟三牲(豬肉、全雞、魚) 、五樣菜碗和粿類。

然后公婆招呼春聲,正炎,正慧,正慈先拜“后土”,俗稱土地公。

請求后土保佑祖墳的安全完好,因此拜土地公是掃墓中非常重要的儀式。

一家六人,神情莊嚴肅穆。

焚香(三柱香)向墓地的守護神后土祭拜,燒壽金給后土,祭拜完,轉(zhuǎn)向祭拜先人焚香(二柱香)香燒到約剩三分之一時,雙手捧銀紙向先人稟報后焚燒,禮數(shù)完畢后將供品收拾起來,把帶來的白煮蛋一個個打碎,把所有的蛋殼親手散在墓地上,以示脫殼新生。

歷時兩小時的掃墓儀式終于結(jié)束了,回家途中,正炎向春聲解釋:“臺灣人對祭祖儀式是非常重視的,因為清明祭祖代表跟祖先溝通,我們相信祖先去世后仍然會在天上照看后世子孫的行為處事,通過清明掃墓,后世子孫向先人匯報自己的德行功業(yè),不辱沒祖先的教誨和遺訓,祖先才會繼續(xù)保佑后世子孫。現(xiàn)在土葬的人越來越少,幾乎都選擇骨灰壇安放在靈骨塔了。”


第十一章 上海人在臺北

“一彈戲牡丹 一揮萬重山……”春聲的手機鈴聲響起,原來是英姿姐的電話。

“阿妹,阿拉上海寧下額禮拜天夜里廂五點鐘,臺北**上海餐廳舉行“上海人在臺北“的聚會,儂有辰光伐?要是寧得其他上海老鄉(xiāng),歡迎一道來,那先生愿意來,阿可以額,大家AA制哦。”耳邊傳來英姿姐爽朗的聲音。

春聲滿臉難掩興奮的神情,連連答應(yīng)“好額呀,阿姐,儂拿地址,辰光發(fā)到吾微信上來。不見不散,落鐵阿要來額,一約既定,萬山無阻。儂放心,忒好了!下下儂哦,英姿阿姐!”


春聲立即給方先生打了一通電話:“儂好,方先生。下額禮拜天夜里廂五點鐘,阿拉上海寧了臺北**上海餐廳包房要辦聚餐,儂特自太太,一道有空來參加伐?

我特阿拉先生賽去額。大家聚聚,寧得寧得。”

方先生一口答應(yīng),將和太太一同出席參加。

下周日很快到來,春聲和正炎開車前往了這家老字號的在臺北的上海菜餐廳。

門口的燈箱上閃亮地打著“上海人在臺北同鄉(xiāng)會”聚餐請上***包間的字樣。

春聲頓感渾身血液沸騰,有點緊張,有點興奮,畢竟英姿姐留言在微信上說總共有88人一起參加。

哇,一下子就可以見到這么多“親人”,怎么叫春聲不高興呢?!

正炎看她高興得如同中了樂透一樣,平時就一貫溫和的正炎摸了摸春聲的頭說:“我看你倒像是個小猴子,好像離開了五指山,重獲自由一樣地高興。”

春聲嬌嗔道:“壓在心頭的大山千斤重啊,你是不會了解的。你日日都是主場,怎么能了解我們這種“天天客場”的人的心情呢?”

一進大包間,天花板上有一盞很大的水晶燈。

紅玫瑰為基調(diào)的裝飾風格和布置,到像是參加喜宴一樣看上去雍容華貴。

一個個桌子上整整齊齊地擺放著桌號,入座者的姓名。

春聲來得早,已經(jīng)找到自己,正炎,和英姿姐一桌,方先生也被體貼地和她們安排在同一桌。

可見主辦人的細心,也一定是英姿姐事先告知她們,方先生是春聲帶來的,所以大家坐一起比較自然。

不下五分鐘,就進來了一位身量172公分左右的高挑女郎,黑色直發(fā)披肩,穿淡藍色洋裝,配白色平底羊皮芭蕾式樣女鞋,手上挎著精致的**牌最新款的女式提包,戴琥珀色太陽眼鏡。

精致地化著淡妝,近身就有一股女士香水味,暗香浮動。


春聲正在猜測這位漂亮的摩登女郎是誰,女郎就已經(jīng)摘下了眼鏡,溫文爾雅地伸出手,露出一個淺笑:“儂好,吾是蔚藍。阿妹儂是阿里一位,個位是儂先生,是伐?”話音剛落,親熱地握了握春聲的手。

春聲馬上自我介紹:“蔚藍阿姐,儂好,我是春聲,第一次參加聚會,是英姿姐介紹的。這位是吾先生——張正炎。”

正炎收了收微胖的肚子,略點了點頭,羞澀地打了個招呼。

蔚藍姐“撲哧”一笑,“春聲阿妹,那先生真額老老實額,蠻好蠻好,一看就是聽儂額,好福氣。姓張是伐,吾老公姓廖,在臺灣有一句俗語,儂聽到過伐,張廖簡,500年前一家人。看來阿拉老有緣分額。”

春聲聽罷不好意思了,趕忙回應(yīng):“阿姐客氣,阿拉先生為人性格內(nèi)向,不多言,不過他很支持我參加這樣的活動,吾也是想叫伊多交點朋友,不要休息天總是悶坐屋里,不是打游戲就是看漫畫,要么就是網(wǎng)絡(luò)小說。活脫脫一個宅男。”


蔚藍姐忍俊不禁地回答:“阿妹說話快人快語,阿拉蠻投緣額,個得額臺灣寧,怪事體老多額。等姐妹們都來了,故事聽啊聽伐光。包儂不虛此行,笑一笑,十年少。吾已經(jīng)快五十歲了,就是因為經(jīng)常參加聚會,老開心額,儂看,我像五十歲額女人伐?

阿妹,那是兩額寧單過,哎是特屋里廂額阿公阿婆一道阿?”

春聲面露愁容回答:“阿拉是集體生活,不光有伊拉爺娘,還有伊拉倆額阿妹,還有一只狗。像大學里額集體宿舍一樣鬧猛。”

蔚藍姐輕拍了一下春聲的手安慰道:“怪伐得,看阿妹年紀輕輕,兩鬢竟有些許白發(fā),是要發(fā)愁的。

吾1994年來額辰光,特阿婆住了一個月不到,就吃伐消了,趕快叫先生借房子搬出去,一開始住了北投,房租低。現(xiàn)在阿公阿婆都不在了。阿拉兒子還上班了,阿拉就一額小寧,負擔輕,現(xiàn)在可以開始享受生活了。阿拉先生有四個姐姐,儂想想看,吾老朝日結(jié)哪能過?雖然伐是住了一道,過年過節(jié),總要碰頭。

伊拉四個姐姐講話伐要特怪哦。因為吾結(jié)婚以后,就伐上班了,早期在臺灣,大陸新娘是很難找到正式工作的,那時候沒有取得臺灣身份證之前,基本是沒有雇主錄用大陸人的。現(xiàn)在稍微好一點,但總體來說,臺灣社會對阿拉的接納度很低。儂看越南新娘,結(jié)婚沒多久就可以取得臺灣身份證。阿拉卻要六年。哪有什么公平可言,所以臺灣到處都是越南人,吾看看,大概100萬阿不止了。

吾因為么經(jīng)濟來源,全靠阿拉先生,伊拉姐姐就伐開心了。講吾是寄生蟲,伸手階級,是到臺灣來享福,當太太的。真真是人情涼薄啊。

要伐是生了個兒子,吾大概在阿公阿婆額心目中是一點點分量阿么額。

如果吾沒養(yǎng)兒子,公婆屋里廂額正門大概都不會讓吾進起,吾只好走后門了。

儂曉得伐,這里的客家人有多封建落后,媳婦生女兒,婆婆說:“女兒就是垃圾”。

嚇人伐,阿拉上海寧伐要忒歡喜女兒哦。女兒多好啊,多貼心。

這里就是鄉(xiāng)下,就是比上海落后100年的鄉(xiāng)下,阿妹,儂有體會伐?”

春聲因在臺北已經(jīng)工作快四年了,同事有閩南人也有客家人,的確感觸良多,聽到過的最可怕的,最匪夷所思的就是春聲的同事——凝香,她曾經(jīng)在25歲的時候懷孕,但婆家去找算命先生測了一卦,因算命先生說凝香所懷的是一個“討債鬼”,最好不要讓其出生,否則家門不幸。

于是凝香硬是被逼打掉了一個已經(jīng)成型的男胎,從此居然無法再順利受孕。

如今凝香已經(jīng)48歲了,早就過了當媽媽的最佳年齡。后來丈夫和她離婚,另娶他人。她如今一個人生活在基隆,每天來臺北上班,自力更生。

當春聲得知這個故事的時候,她真的懷疑臺灣人民是生活在水生火熱之中,是需要被拯救的對象。

可笑的是,臺灣人民對大陸“一直處在貧窮中”的不實報道和謠言,也同樣深信不疑。

周圍的人往往也拿同情的眼光打量著春聲,并時常問一些令春聲啼笑皆非的問題。

經(jīng)常有人詢問春聲:“上海有蘋果嗎?你吃過水果嗎?聽說大陸人都吃不起茶葉蛋。”

“吾來遲啦,阿妹,儂老早來啦!”英姿姐一個流星大步跨進包房就給了春聲一個熱情的擁抱。

春聲高興地呼喚了一聲“英姿阿姐!”

只見英姿阿姐今朝特地穿了一身紅寶石顏色的連衣裙,腳上也是一雙搭配好的紅色高跟鞋,更加襯得英姿姐皮膚白嫩,容光煥發(fā)。

英姿姐見春聲與蔚藍已經(jīng)并肩坐在一起聊天,非常欣慰地點頭夸贊道:“蔚藍,這是春聲,我要收伊做干女兒,嘎乖巧的女兒啥地方去尋。吾只有兒子,么女兒。正好!”

英姿姐拍了拍春聲的手說:“以后有啥伐開心,盡管講。這里就是組織,找到組織了,開心伐?吾今朝學到一句名言:臺灣人為什么結(jié)婚要挑好日子,因為結(jié)婚后就沒有好日子過了。”

春聲和英姿姐默契地相視一笑。

蔚藍插嘴道:“英姿姐,這個小阿妹是蠻討寧歡喜額,我看伊拉先生肯陪伊來,真額伐錯。儂看臺灣男人嘎大男子主義,活脫脫像封建社會一樣額。規(guī)矩嘛多了伐得了,事體嘛一點點伐肯做。油瓶倒了不會去扶的主兒。阿拉都是高度近視加閃光,才會嫁給臺灣寧,想想真后悔,上海男人多少好!我看春聲阿妹額先生到是蠻聽伊言話額,看來臺灣阿是有好男寧額。”

春聲忙接口:“阿拉先生在上海工作過多年,身邊的好朋友都是上海人,所以耳濡目染了海派文化。有去過大陸生活過的臺灣人的思路和沒有去過的臺灣人,無法同日而語,簡直不在一個頻道上。”


大約過了半小時,88人陸續(xù)全部入席,真是環(huán)肥燕瘦,各領(lǐng)風騷,姹紫嫣紅,風情萬種,簡直是美女云集之地。

正炎推了推春聲說:“上海女人是漂亮,你看她們都比你大十歲以上,臉上都洋溢著自信的神情,真不錯!靚麗風景線哦。”

聚會中,方先生由于是最高年齡的參加者,被大家推舉到臺前,要求說上幾句,只見方先生緩緩走上舞臺,舉起紅酒杯道:“

寶島天涯歌聲起,把酒言歡頌中秋。

中華兒女心連心,祝福母親壽長延。

碧波滾滾海峽水,熱血沸騰中華情。

金秋十月收獲日,共飲美酒再相聚。


大家在席間,紛紛互相拍照留念,舉杯暢飲,聊著家常話,令春聲感到前所未有的放松和精神上的愉悅。


他鄉(xiāng)遇故知的感覺,真的太好了!


包房還準備了話筒和音響器材,大家紛紛踴躍唱歌,當聽到《龍文》的前奏響起時,很多上海姐妹不由紛紛合唱起來,一邊還拍著手,打節(jié)奏:


一彈戲牡丹 一揮萬重山

一橫長城長 一豎字鏗鏘

一畫蝶成雙 一撇鵲橋上

一勾游江南 一點茉莉香

灑下床前明月光

上下千年一夢長

古今如一龍鳳凰

黑眼黑發(fā)真善良

宮商角征羽 琴棋書畫唱

孔雀東南飛 織女會牛郎

深愛這土地 絲路到敦煌

先人是炎黃 子孫血一樣

讀懂了千年金鉤銀畫樣

習慣了故鄉(xiāng)白米面或湯

一杯清茶道漢唐

妙筆丹青畫平安

宮商角征羽 琴棋書畫唱

孔雀東南飛 織女會牛郎

深愛這土地 絲路到敦煌

先人是炎黃 子孫血一樣



尾聲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有些人來到臺北后,察覺臺北的房屋大都看上去很破舊,像極了80年代初的上海,頓時心生悔意,原來臺北不如想象中那么發(fā)達和先進。還沒有過磨合期,就毅然決然舉家搬回上海住了。

有些人來到臺北后,積極找工作,但在求職的過程中屢屢受到無端歧視。因為在一些臺灣人眼里,陸配=潛在間諜,陸配在臺灣的尷尬境地就是最好的佐證。

有些人來到臺北后,秉持著“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傳統(tǒng)婚姻觀,一再忍耐,含辛茹苦,最終受不了巨大的文化差異而無奈選擇離婚。

所謂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有些人來到臺北后,積極學習閩南語,從衣著打扮到說話腔調(diào),努力融合進臺灣的主流價值觀。一晃數(shù)年,再見時,儼然就是一個臺妹,整天把“嘿呀嘿呀”掛在嘴邊。而上海話卻夾生了。

有些人來到臺北后,很快找到了商機,運用自己的所長——紛紛創(chuàng)業(yè)。

做手工藝品,賣餛飩,開手搖飲料店,從事美容美發(fā),都是謀生的方式方法。有了自己熱愛的事業(yè)后,心也愿意慢慢停留下來。

幸福與否,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海明威曾經(jīng)說過:“優(yōu)于別人,并不高貴。真正的高貴,是優(yōu)于過去的自己。”










科普貼


1981至1992年期間,大陸配偶被規(guī)定無法長期定居臺灣。

只能以「探親」的名義來臺灣停留3個月,每年最長停留時間僅為6個月。

新婚夫妻有一半的時間必須兩地分離,不利經(jīng)營正常的婚姻生活。


所以1993年起,為落實對大陸配偶生活從寬政策,調(diào)整大陸配偶制度為「團聚」、「依親居留」、「長期居留」、「定居」四個階段。


取消大陸配偶每半年必須往返兩岸探親規(guī)定,放寬大陸配偶結(jié)婚后,即可申請來臺團聚,最多可以停留2年,以符合正常的家庭生活;結(jié)婚滿2年或已生育即可申請依親定居,提前取得居留的資格,讓親情的交流不受距離的阻礙;并增加長期居留階段;同時可依大陸配偶自身需要選擇定居或是繼續(xù)長期居留。


大陸配偶制度的改革:


1981至1988年「探親→居留→定居」制度

探親:完成結(jié)婚手續(xù)即可申請來臺探親;每次停留3個月,每年最長停留6個月。


居留: 結(jié)婚滿2年或已生育者。

每年居留有名額限制。


定居:居住滿2年,2年內(nèi)出境不得超過120天,可申請定居。


1989至1992年「探親→團聚→居留→定居」制度

探親:完成結(jié)婚手續(xù)即可申請來臺探親;每次停留3個月,每年最長停留6個月。


團聚:

結(jié)婚滿2年,且婚后在臺住滿300天;或臺灣配偶年齡在65歲以上或中度以上身心障礙者;或大陸配偶和現(xiàn)任臺灣伴侶育有子女,可申請團聚,每6個月延期1次,可停留1-3年。

1990年起,符合條件者向勞委會申請工作許可,可以在臺工作。


居留:

結(jié)婚滿2年或已生育者,可申請居留。

申請居留有名額限制。

取得居留權(quán),不用申請工作許可,就可以在臺工作。

定居:居留滿2年,2年出境不得超過120天。


1993年-1998年8月13日「團聚→依親居留→長期居留→定居」制度


團聚:完成結(jié)婚手續(xù),向移民署申請團聚,經(jīng)通過面談后方可入境;每6個月延期一次。


依親居留:

結(jié)婚滿2年或已生育者,可申請依親居留。

每年有名額限制。


長期居留:

依親居留滿4年且每年居住超過183天,可申請長期居留。

每年無名額限制。


定居:

長期居留滿2年且每年居住超過183天,可申請定居。

必須檢附財力證明等文件。

1998年1月5日起,申請定居沒有名額限制。


1998年8月14日起施行「團聚→依親居留→長期居留→定居」


團聚:完成結(jié)婚手續(xù),再向移民署申請進入臺灣地區(qū)夫妻團聚


依親居留:

通過面談,經(jīng)許可入境后辦理結(jié)婚登記,即可至移民署申請依親居留。

可以在臺工作。


長期居留:

依親居留滿4年且每年居住超過183天,可申請長期居留。


定居:

長期居留連續(xù)滿2年且每年居住超過183天,可申請定居。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xiàn)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572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xù)發(fā)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xiàn)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fā)現(xiàn)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071評論 3 414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409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jīng)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569評論 1 30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jié)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360評論 6 40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fā)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895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nèi)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2,979評論 3 44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cè)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123評論 0 286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shù)厝嗽跇淞掷锇l(fā)現(xiàn)了一具尸體,經(jīng)...
    沈念sama閱讀 48,643評論 1 333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nèi)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559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fā)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742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nèi)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250評論 5 35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zhì)發(fā)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huán)境...
    茶點故事閱讀 43,981評論 3 34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363評論 0 25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jiān)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22評論 1 280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354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707評論 2 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