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萬大學畢業一年多了,她每天過著的是她所有同學眼中都羨慕的生活,吃穿不愁,也不用工作,隨時可以一張機票到處旅行,偶爾朋友圈里曬曬書法 發些大家看不懂因而不自覺歸類為逼格很高的東西 。有時會突然收到一個在銀行工作在朋友圈抱怨加班累成狗的朋友的信息,畢業以來,我誰都不羨慕,就羨慕你,看完這條信息,伊萬笑的很無奈。
?撇除家庭條件什么的不說,伊萬有一個愛給自己招事而的愛好——讀書。說到這,大家奇了怪了,讀書,多好的一事兒啊,打小老師就告訴我們讀書好,一言不合還得為中華民族之崛起而讀書。雖然中華民族都很無辜的想這管它啥事…伊萬喜歡看書 特別喜歡詩詞,不是硬背,是感覺已經融入了血液里的東西,雖然平時說話貧了點,但言語還透著那骨子氣和道理。從外表上看 這是一特風塵的人,感覺時刻準備扒了外套往夜店里沖的選手,但一聊天 這姑娘有點意思,這是好處,大家愛搭理你。不好處是啥,矯情啊 ,想尋一能說的上話來的可人兒,但又覺得大家都世俗,為了金銀名利忽視了寶貴的精神世界,不禁感嘆能與言者無二三,嗯…確實是無二三,有幾個跟你這么閑的。人家那大學畢業接著工作的,擱朋友圈發一狀態,“劍未配妥,出門已是江湖?你這畢業天天掛家里的,天天吆喝要仗劍走天涯,好歹勞駕您把腿往外邁一下,你邁出這門框都是出了這一步,可是她偏不,她就從書里看江湖,跟朋友聊她眼里的江湖,越聊越覺得江湖險惡,要解甲歸田,作個閑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云。她不知道,人騙人是一時的,書騙人有時是一輩子。
伊萬朋友圈里有一特別特別的姑娘,外表看起來柔情似水,其實特立獨行,有信仰,有想法,從朋友圈看是信了佛,跟教會去了美國以及印度周邊的一些國家,這姑娘平時發的東西也很有自己的想法,絕對不是朋友圈雞湯復制粘貼的無病呻吟,可能自己缺啥就越容易被啥吸引,光她自己跑印度的這大膽。這姑娘就特吸引伊萬,伊萬想跟她聊聊,但畢竟有十幾年沒見了,怎么去開這個場都覺得有些突兀。突然看到了地區定位,倆人在一地方,這時候突然有一種喝大了,一股熱流從腳底板光速往太陽穴方向沖,如果不是現在,那是什么時候。突然一句俗到不能俗的開場白點擊發送,“諾諾,聽說你最近有了佛教信仰,我能請教你幾個問題嗎?作為一個常常把無神論掛嘴邊的人,大姐你知道什么是佛嗎…首先得確定那可不能吃…真是硬聊啊,“不用說請教 有什么問題你問就好? 得到了是本人,有時間,在一地方這些條件后,伊萬拿出了這輩子都沒用過的撩妹撩漢混合雙撩技能約了第二天下午倆人的座談…
第二天倆人從下午三點半聊到了晚上十一點,換了三個地方,喝了兩杯咖啡,吃了兩塊蛋糕,抽了兩包煙,喝了一杯啤酒三杯威士忌,吃了一份墨西哥三明治和一份烤翅,最后還剩了半份薯片。沒有客套的寒暄,除了剛開頭,伊萬說了一句“能告訴我從小美到大是什么感覺嘛?也許是客套,被回了句“你才是越來越美了?如果光看這兩句,一定感覺是倆綠茶在約會,聊天的內容可能會從肉毒桿菌到玻尿酸,從高富帥到傍大款,但是他們沒有。她們聊了彼此的經歷并引申到了愛情,他們聊木心聊東野圭吾,他們聊王家衛聊趙寶剛,他們聊看過的景遇到過的人,聊諾諾虔誠的信仰 一晚上結束,伊萬記得最深刻的一句,希望我們都能成為最好的自己…
回家以后伊萬想了很久,怎么成為最好的自己,一直以來 她都習慣了被父母安排,她從小就聽話 起碼在父母眼里是的,她不知道什么是叛逆,總覺得讓父母安心就好, 時間久了,她連自己做選擇都不會了,她內心是掙扎的,她不想過父母眼里的安穩生活,她怕她以后會抱怨這份父母給的美好,她想自己往前沖一次,即使頭破血流 也是她自己的選擇。
填好了簡歷發布,幾天后她坐上了離鄉的高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