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jīng)——風——邶風——燕燕
燕燕于飛,差池其羽。之子于歸,遠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飛,頡之頏之。之子于歸,遠于將之。瞻望弗及,佇立以泣。
燕燕于飛,下上其音。之子于歸,遠送于南。瞻望弗及,實勞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淵。終溫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⑴燕燕:即燕子。
⑵差(cī)池(chí)其羽:義同“參差”,形容燕子張舒其尾翼。
⑶瞻:往前看;弗:不能。
⑷頡(xié):上飛。頏(háng):下飛。
⑸將(jiāng):送。
⑹佇:久立等待。
⑺仲:兄弟或姐妹中排行第二者。指二妹。任:信任。氏:姓氏。只:語助詞。
⑻塞(sè):誠實。淵:深厚。
⑼ 終…且…:既…又… ;惠:和順。
⑽淑:善良。慎:謹慎。
⑾先君:已故的國君。
⑿勖(xù):勉勵。寡人:寡德之人,國君對自己的謙稱。
燕子飛翔天上,參差舒展翅膀。妹子今日遠嫁,相送郊野路旁。瞻望不見人影,淚流紛如雨降。
燕子飛翔天上,身姿忽下忽上。妹子今日遠嫁,相送不嫌路長。瞻望不見人影,佇立滿面淚淌。
燕子飛翔天上,鳴音呢喃低昂。妹子今日遠嫁,相送遠去南方。瞻望不見人影,實在痛心悲傷。
二妹誠信穩(wěn)當,思慮切實深長。溫和而又恭順,為人謹慎善良。常常想著父王,叮嚀響我耳旁。
在此略作解釋,因為對詩經(jīng)的理解不同,可能分為幾個學派,而此文僅為我心中對于詩經(jīng)的理解,不代表學術(shù),不論及經(jīng)典,只是表達心中所想,如有不實之處,忘諒之。
詩經(jīng)的理解是后人對于詩經(jīng)的解釋,所以很難理解作詩之人當時的心境,大體只是后人利用各種方法對于前人的猜測,所以,就出現(xiàn)了很多不同的解釋,那么,燕燕這首詩,主流就有兩種解釋。其一為情,即兄長送妹出嫁,凄凄離別之情。另一說就是“衛(wèi)莊姜送妾歸也”,語出《毛詩序》。那么先講一些貼近我們生活的吧,兄長送妹出嫁。
值得注意的是最后一句“先君之思,以勖寡人。”此處用君與寡人來講,自是君王家的稱呼,所以,這首詩所記應是某位君主送妹妹出嫁。
那么為什么送得如此傷悲呢?考慮可能因為出嫁之人為君主的妹妹,那么可與之相配之人,定不是凡夫之輩。那么,可能是另一個諸侯或者說是君主。這里就有一個問題了,君主的妹妹出嫁,一般情況下是很難再回故土了,如果回到故土,除非是那個諸侯國發(fā)生了大的變故,可能有亡國的危險,才會歸來。此段語出《戰(zhàn)國策》中的經(jīng)典橋段《觸龍說(shuì)趙太后》。
天邊飛來了一雙燕子,在暮光下起舞盤旋,低聲呢喃,聲音傳出,盡是傷情。景色如此,為什么是傷情呢?原來是國君的妹妹今天就要遠嫁了。國君念及與妹妹手足同胞之情,不舍之意溢于言表,駕車馬送了一程又一程。兄妹原如天邊的雙燕一般,同飛于天地之間,如今卻分別在即,怎么能讓人不心傷,也就辜負了這大好景色。
人生最難是離別,我看著你漸行漸遠,我起身追上,卻又不得不再次停下,千里之送,也終有一別,這是何等的悲哀。
終于,君主在一座山邊停下了車駕,揮淚與妹妹告別,此行多珍重,話未盡然淚先凝。只得任淚水模糊了世界,看著妹妹所乘的馬車慢慢離他而去。君主不舍,登上高峰,向妹妹馬車消失的方向盡力眺望,卻也只能看見那一片煙塵,再也沒有了妹妹和身影。
終于,國君在斜陽下佇立良久,卻泣聲未絕。于是,憶起妹妹的過往,心中又是更加的不舍。終是想起妹妹的諸般好來,她性情好溫和沉靜,為人善良恭謹。我的妹子這樣的好,如此的出色,她一定能和夫君琴瑟和鳴,過上幸福的日子。離別之情,祝福之意,那是屬于那個時代的離情與悲哀。
另一種解釋就有太多的政治色彩,不為我所喜,在此寫出,以供大家討論,那就是“衛(wèi)莊姜送妾歸”。在講這個之前,先交待一下當時的政治背景。
前文《綠衣》中已交代了衛(wèi)莊姜是春秋時期衛(wèi)莊公的夫人。衛(wèi)莊姜雖為夫人,卻無子嗣,衛(wèi)莊公的一個妾室(應該是媵妾),名為戴媯,她生下一兒,名為完。衛(wèi)莊姜把戴媯所生的兒子完當做自己的兒子來撫養(yǎng)。此文中衛(wèi)莊公已死(薨),他的兒子完繼位,就是衛(wèi)桓公。后衛(wèi)桓公被那位僭越小妾所生的兒子州吁所殺,此為背景。
燕子,黑衣白底,此中用燕子開頭,也有另一層意思,這里以燕子比戴媯,因為戴媯為媵妾,按禮制正是著黑衣白底的禮服。燕子本為候鳥,隨季節(jié)而遷徙。此時衛(wèi)國內(nèi)正值大變,對于戴媯來講,實為寒冬,所以也是遷徙的意思。
那么衛(wèi)莊姜為夫人,送一位媵妾,本就不合禮制,那么為什么她還要送,而且要送得這么遠呢?其中的另一個意思可能就是為了報仇。
衛(wèi)莊公既然已是君主,那么州吁就是臣子,而臣子弒君,那就是亂臣賊子,而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那么問題來了,誰去誅亂臣賊子呢?這就是衛(wèi)莊姜與戴媯所謀之事了。戴媯是誰?衛(wèi)莊公在娶了衛(wèi)莊姜后,又娶來陳國國君之女,名叫厲媯。而厲媯早死。她的妹妹作為媵妾,隨著姐姐厲媯嫁給衛(wèi)莊公,她就是戴媯。所以衛(wèi)莊姜與戴媯合謀之事就是戴媯回國去請陳國國君聯(lián)合衛(wèi)莊姜所聯(lián)合的勢力,共同誅亂臣賊子州吁一黨。歷史上記載州吁也確是死于此事。
那么后事不提,只說本篇。衛(wèi)莊姜了為國之大事,而屈身去送一名媵妾,因思及往日一起生活,戴媯也是一名守禮之人,其為人更是溫和之人,并且樂于助人,與衛(wèi)莊姜的關(guān)系也是很融洽。而今日一別,不知何日再見,姐妹二人都要為國之大事而勞心勞力,此去必是兇險異常,思及此處,更是心中難過,所以才有其心塞淵之語。
其實,還是那句話,本詩所記終為何事,后人也是只猜測,所以,自己的感觀更為重要,那么,朋友,你的想法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