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是擅長拍青春片的,之前的《藍色大門》和《那些年》就是最好的證明,我想《我的少女時代》這部劇也會被被納為青春片中的經典??吹臅r候覺得劇情自然流暢,音樂植入自然,看的過程中感觸頗多,看完之后亦是回味無窮。前不久看驚險的《絕命海波》的時候,我中途還看了幾次時間,看《我的少女時代》竟沒看一次時間,明明兩個多小時卻覺太短,還為開頭錯過的幾分鐘而遺憾。
看完《我的少女時代》記住不是演員的名字,而是一個個鮮活的人物——林真心,徐太宇,歐陽,陶敏敏,小只……透過他們,我們或多或少窺見自己的少年時代。不像《匆匆那年》、《梔子花開》、《同桌的你》、《何以》、《致青春》這些青春片,看完之后,除了記住明星名字,劇情與人物就零零星星了?;蛘哌@就是這部劇的獨到之處。雖然最后幾分鐘他們成年后換了演員,由陳喬恩和言承旭更知名的演員來演大真心和大太宇,劉德華也在劇中現身,估計是導演怕年輕演員名氣不足以支撐起票房,而事實上大家都覺得不換演員更好。當靠劇情、演技而不是明星的頭銜撐起一部戲的時候,這部戲就是成功的。這部電影,也使導演陳玉珊獲得了52屆時金馬獎最佳新導演提名,主演宋蕓樺獲得最佳女主角提名。
宋蕓樺演活了林真心這個普通的女生,厚眼鏡、不會打扮、成績不好,但同時她又是不普通的,稍微一打扮,厚眼鏡換上了隱形,亂糟糟的頭發換成了可愛的齊劉海乖巧發型,整個人就清新起來,如鄰家女一般,她的善良、堅韌、通達同時得到了兩個校園風云人物的青睞,原本鐘意男神歐陽,到頭來卻喜歡上了痞痞的徐太宇。
因為林真心是普通的,所以她很輕易的理解看似別人難解的問題。因為她是善良的,所以她遵照自己的內心做該做的事。她或有著天生的善解人意,善解事理,我們可以概括為通達明理,但我相信在一個17.8歲的少女心里還沒有這幾個字。
本片最觸動我心的有兩個情節。
一是林真心幫助徐太宇做回自己,讓他從好友出意外的愧疚中解脫。不會滑冰的林真心主動提出和徐太宇比賽滑冰,自己一直摔傷,也一路到終點,并給太宇說,即使再來一次,我依然會選擇和你比賽,這是我們的決定,不用你來負責啊,答應我,做回徐太宇。多么簡單的話語,自此,原本優秀而因愧疚自甘墮落的徐太宇脫胎換骨,段考考進年級前十。
二是一起討伐主任。在太宇憑自己的努力考到前十時,卻被教導主任以作弊為理由不給頒獎。這時,林真心發動起義,在校慶上發言——分數和校規都不能定義我們,成績好的學生也會犯錯,曾經犯錯的有一天也會變好,是好是壞不是你說了算的,只有我們自己知道我們是誰,只有我們自己可以決定自己的樣子。
年少歲月的趣事,往往陪伴我們渡過這一生。每每想起少年時代,都是泛著明媚的光的,那些好的、不好的記憶,都生動起來。
就像電影里的男生還不懂“ 我們說沒事兒,就是有事兒。我們說沒關系,就是有關系。我們說再也不理你了,就是我很在乎你。”那時的女生也不知道年少時光的點滴不管是光芒的還是青澀的都會成為美好的回憶。那時,不知道人生可以都很多種活法,那時甚至不懂這個世界竟斑斕至此??v然長的足夠大,成了誰的誰,或者成了更好的自己。縱然是在不同的地方,過著不同的人生,都尚記得年少時傻傻的美好時光。
這部影片是和好友平一起看的。我們高一就認識,至今十余年了。十多年前的高中時代,我們估計都想不到十多年后我們一起看這部電影。同城。摯友。太難得。曾經一個傍晚,在華燈初上的清河坊街我們在慢慢散步,那瞬間我感嘆同城有老友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一個電話可見。
平自嘲自己是花癡,超喜歡徐太宇。這個酷酷的,壞壞的,曾經很好后來犯過錯的,成績優秀的帥氣男生?,F實中他是92年生的王大陸。出電影院就搜王大陸的資料,說要看他之前劇。
影片中的徐太宇成年后和劉德華成了好朋友。他變得如此優秀,或許是因為劉德華是林真心的偶像,為了實現初戀情人的見劉德華聽劉德華演唱會的夢想,他才這么努力的向上。我們可以理解為林真心是徐太宇向上的動力,因為她,他變得夠好。
影片是開放性的結局,不管他們是否在一起,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少年時期的他們曾經在彼此的生命里如此重要。因為這份重要,如今的世界變得如此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