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寫——九年前的現在我在干嗎?
最近網上安慶路拆遷的圖片搞得我心癢癢的,一個下午我坐著帶辮子的15路電車嗚啊嗚啊地來到了浙江北路安慶路路口。沒帶相機只能拿著手機拍照,和路邊幾個爺叔聊了大半個小時。安慶路不長,穿過康樂路,安慶路菜市場,和山西北路,來到盡頭的河南北路才發現這個路口矗立的這幢十八層商務樓是我九年前短暫工作過的一個地方。
相同的畫面,相同的音樂,相同的季節,相同的氣味都會強化我的聯想和感受。這時天下起了毛毛細雨,我抬頭望著這幢大樓,好奇心驅使我便走進了大樓,看了看一樓的公司銘牌,位于十八層頂樓的那家公司早已不知是換了多少波主人。
九年前的2006年11月左右,那個時候是一個用MSN,滑蓋手機和翻蓋手機橫行的年代,豆瓣還剛剛起步,我投簡歷來到了這家位于河南北路安慶路的DM雜志擔任家居編輯。這家公司說來頗有意思,是一家實業公司的老板(好像是做煙草的)開了這么一家DM雜志的媒體公司,想把附近的七浦路市場的服裝商家談下來搬到他所鋪設的線上購物平臺。在06年有這樣的想法倒也未嘗不可,因為那個開始從事淘寶的個人賣家逐漸多了起來,針對這些淘寶個人賣家做批發的渠道仍然魚龍混雜,而針對普通買家的渠道也仍有市場??上Ю习鍥]有想好后續清晰的盈利模式,加上聘請了近七八十號人,每個月人工加房租幾十萬的開銷,到2007年中才出了幾期不忍直視的試刊這家公司就撐不住關門了,而我在那里工作了短短兩個多月的時候就走人了。
回想那個時候的自己剛剛畢業,在職業上沒有任何的追求,完全處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狀態。每天早晨坐地鐵3號線到寶山路,下了地鐵一路小跑,還要呼哧呼哧爬上天目東路河南北路路口的天橋,大概最快十分鐘能到公司,九點準時上班,晚一分鐘也算遲到,每個人每月有三次遲到不扣錢的機會,基本上月頭我就用完了,然后還要被扣個兩三百塊錢。來這家公司的最大原因是每天可以在外面跑,其實就是跑七浦路市場,每天早晨和晚上進下公司做個匯報。當時每周都需要報策劃選題,我作為家居編輯,可是七浦路的家居產品只占非常小的比例,所以后來我好像又轉成了服裝編輯,可是仍然想不出選題,因為當時我是個沒有內心驅動,毫無工作方法,又很怪癖的徹頭徹尾的二逼青年啊!
當時印象最深的同事是攝影師,是個胖胖的男生,叫溫言,來自武漢,原本在美院學雕塑的,就是他告訴我什么大兔子,5D之類的相機,告訴我如何避免物體反光,當時公司為了弄攝影棚專門為他辟出一間房間,他每天就在里面拍各種各樣的服裝產品,還有難得來幾個很丑的模特,我特別崇拜他。他有一個叫張娜的女朋友,是和他一起進公司的,具體做什么我早已記不清了,只記得每次我過去和張娜說話的時候,他就過來拿起張娜桌上的杯子猛喝幾口水。
還有個叫何東海的編導同事,當時離我家住得也近,有時候還會一起下班回家,和我還有攝影師溫言都是非常好的朋友比較聊得來,有時候還會聚在一起談談《北非諜影》還是《美國往事》之類的老電影,微博時代還有過一段時間交集,后來斷了音訊。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叫張喻的美女同事,仍有她微信,但不常聯絡,服裝編輯,公司找不到模特的時候就讓她上去頂替,她每天工作到凌晨,讓每天五點半就準時下班的我非常慚愧。
2015.11.5 21:45-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