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倩,焦點講師三期,堅持分享524天(2018-6-9)? ?
? ? ? ? ? 怎樣處理孩子的情緒?
? ? ? ? ? 首先接納,具體做法:直截了當地說出你看到的在孩子身體(重點是臉上)流露出的情緒。例如:“孩子,我看到你似乎很傷心的樣子,可以告訴我發生了什么嘛?作為處理情緒的第一步,“肯定”的意義是向孩子表達:“我注意到你有這個情緒,并且我接受有這個情緒的你。”父母須明白,跟所有人一樣,孩子的情緒也都是有原因的。對孩子來說,那些原因都很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換位思考你會更容易接受孩子的情緒。
? ? ? 第二,分享。原則:先處理情緒,后處理事情。具體做法:
1)幫助孩子去捕捉內心的情緒。
幫助孩子把那種無形的恐慌和不舒適的感覺轉換成一些可以被下定義、有界限的情緒類別,刻畫出自己當時的內心感受。
例如:“那讓你覺得擔心,對嗎?孩子越能精確地以言辭表達他們的感覺,就越能掌握處理情緒的能力。
例如:當孩子生氣時,他可能也感到失望、憤怒、混亂、妒忌等;認識到這些情緒的存在,孩子便更容易了解和處理他們所面對的事情了。2)如果孩子急于說出事情的內容、始末、誰對誰錯,你可以用說話把孩子帶回到情緒部分。
孩子需要一些時間去表達他的感受。耐心些,當孩子正努力地說出情緒時,不要打斷他,鼓勵他繼續說下去。
當孩子有足夠的情緒表達后,你會發現孩子的面部表情、身體語言、說話速度、音調、音量和語氣等都變得舒緩了。
待孩子的情緒稍微平靜下來后,就可以繼續引導他說出事情的細節了。
? ? ? ? 肯定與設范。肯定指的是肯定孩子的需要是可以理解的,肯定孩子行為的正面動機;設范是在肯定正面動機的同時告訴孩子他的什么行為自己是不接受的,或是引導他看到他的哪些行為是無效的。
? ? ? ? 重要的是讓孩子明白,他的感受和期望(需要)不是問題,不良的言行才是問題的關鍵。所有的感受和需要都是可以被接受的,但并非所有的行為都可以被接受。
? ? ? ? ? 策劃未來 。 人生的每次經驗都會讓我們學到一些東西,使我們更有效地創造一個成功快樂的未來。不明白這個道理的人,總是抱怨人生處處不如意,活在過去的陰影中。而明白這個道理的人,則不斷進步、享受人生、心境開朗、自信十足。
此時,孩子已經領悟到:現在我知道我感覺糟糕的原因了,而且我知道引起這些不舒服感覺的問題在哪里,我應該怎樣去處理這些問題呢?
接下來,你就可以引導孩子找出更恰當的方法來處理負面的情緒。
1)先問孩子他想得到些什么。
2)與孩子一起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引導他自己想辦法,幫助他做出最好的選擇,鼓勵他自己解決問題。“下次發生同樣的情況時,怎么做會更好?”
3)和孩子討論:為了避免同樣不如意的情況出現,可以采取哪些預防措施。
4)如果必要,你不妨以爽快和愉快的態度參與,與孩子一起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