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炎熱的夏日最能消磨人的耐心,縱使偶有一陣微風吹過,不過是轉瞬即逝,立即心頭便燥熱涌上。忽有一日邂逅紅樓,入了這大觀園,園內字是一幅別有風味。細品書中人物細節,真真是體會了千百年前的官宦人家心中的綿綿情長。
? 出入紅樓只會嘆大觀園內的奇珍事物之新奇,人物身世之奇幻。且說賈寶玉,林黛玉的身世,便叫人真真感到驚嘆,天地之間幻化誠信的寶玉,忽聞了道士之言語,紅塵世事之變故,央求其能親身體會一次人世間的冷暖。銜玉而生……絳珠仙草為還千萬年前仙童的澆水之恩。決定將其以眼淚還盡……再看大觀園內的奇妙。怡紅院,瀟湘館,蘅蕪苑,閉上眼睛細想哪一處不是我們深夜時分夢中所現的場景,竟不知書中所描述的與那夢中是如此的相似,那么動人,那么真切……是竹排深深,四面環水的深林處的幽靜再現,亦有樓宇亭臺的市井氣息接讓人炸目瞠舌。這大觀園內的場景美的只能稱是東方的城堡了吧。
? 再入紅樓,初見人物的喜怒哀樂,看著主角的情意綿綿。望黛玉的愿得一人心,寶玉的心之所系是眾人,略寶釵的爽直堅定,更有賈母的愛孫心切,賈政望子成龍……書中的人物似乎都是那么的真真切切,似乎都是由有血有肉的生命,有時細品時,猛地發現這何嘗不是我們身邊人的真實寫照。初入紅樓,便見周瑞之妻送官花一事只聽林黛玉一句:別人不撿剩下的也不會給我。當時只是覺得林黛玉的矯揉造作。看寶玉因無人出生時銜寶玉而生,只有他一人便怒砸寶玉而深感他的刁蠻任性。再看寶釵,只覺其人正義爽快……再讀紅樓,或許是作品更加深入的閱讀過了,亦或是時間長久后的沉淀,讀后竟有另外一番感想。再想黛玉那句:別人不撿剩下的也不會給我。亦未嘗不是真性情的表現,敢于直言心中的所思所想,又有幾人敢做,何人敢為。再看寶玉身上也不只是刁蠻任性,他會因林妹妹生病了而倍感關心;會替下人想著他們的所愛,慷慨解囊;會為留住襲人而不住哭泣,只是因為不舍身邊之人的離開。
? 復讀紅樓,感嘆于小人物的大情懷,秦可卿與王熙鳳的姐妹深情,讓多少人感嘆。可卿身患重疾,鳳姐兒時常守在她的身旁,替他解悶兒,望著日益消瘦的秦可卿,再一次次的離去后,獨自嘆息落淚……探春對趙姨娘的質問,讓多少人感嘆那個時代女子的不易與趙姨娘的小人心腸。“我但凡是個男人可以出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業。那時自有我一番道理,偏我是個女兒家,一句多話也沒有我亂說的。”足以見得。探春內心的不甘……護官符又是那個時代,多少人的心酸,為了自身性命,不敢得罪貴王侯貴族,任壞人在法外逍遙,是多少人的無奈,又是那個王朝的幻想。
? 《紅樓夢》大觀園,或許一部紅樓便足以成為一個王朝的縮影了吧,只得嘆: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