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頭條看到一條新聞,“我國婚姻持續惡化,結婚既是家庭大事,更加是國家大事‘’
眾說紛云:有人說是房價,有人說是醫療、教育,而我從中看到的一條隱性原因~“中國式”催婚。讓年輕人越來越討厭結婚……
對于父母的催婚,很多年輕人表示理解,這也是對孩子的一種關心和愛,擔心他們一個人漂泊,無人陪伴,老了孤苦無依。
我知道用兒孫自有兒孫福來勸慰催婚的父母是行不通的,因為父母對子女的愛早已滲透到骨子里,他們在世一天,就會擔心你一天。
但我想勸告所有父母的話是:可以適當引導子女,催婚需謹慎,稍有不慎,會適得其反,后果很嚴重。
? ? ? ? ? ? ? ? ? ? ? ? ? 01
過度催婚,會逼得孩子不得不遠離你,陷入親情危機。
在我28歲即將談婚論嫁的時候,結束一段糟糕的感情。28歲失戀是一種什么體驗,難過,不甘,遺憾,迷茫,孤獨,這幾種情緒夾雜到一起,讓我一度痛苦焦慮不已。
而在這個時候,得知我失戀后的父親也炸了,他仿佛預見我多年后孤獨終老的結局,瘋狂對我催婚。
催婚催到什么地步呢?
舉兩個例子
我的米色羽絨服有點臟了,正拿著專用干洗劑在清洗,被父親看到了,“弄了一上午了,就這一件衣服嗎?注定以后吃苦的命,往后吃苦等著你,不聽父母的話”針針刺痛我心,眼淚硬憋著,深一口氣繼續清洗。
中午吃飯時間,快吃完的時候,父親不知道從哪里聽別人說了什么,來一句“人家說你心高氣傲,你這樣的人不聽我的就等著受苦。‘’終于我沒忍住,咆哮道,“您就這一會就催了兩次,還讓我怎樣?”瞬間眼淚還是沒能忍住,奪眶而出滴到飯里。母親心疼說“碎碎念,停不下來了,她不嫁以后就養著她。”
總之,這段時間不論我做什么事,說什么話,他都能轉移到我沒對象,我需要立刻找對象的話題上。
每次我都逼自己沉默,因為我知道我一開口,就是一場父女口舌大戰,我知道他是為我好,我不想傷害他。
為了避開他,我特地躲到叔叔家里,輕松了不少。小時候很喜歡跟父親在一起,現在一起竟然不知道說什么,可他三天兩頭給我打電話,言語里不是指責我叛逆不結婚,就是恐嚇我再過兩年我連孩子都生不出來了,只能淪為給人家做后媽。
回家的日子想到他催婚,都會壓抑到失眠甚至嚴重感冒
? ? ? ? ? ? ? ? ? ? ? ? 02
過度催婚,可能會給孩子帶來一段悲慘的婚姻。我有個玩得很好的大學同學小麗,和大學里談的男朋友因為異地等現實問題分手后,父母就對她開啟了瘋狂的催婚模式。
夸張的時候,她一天要參加五場相親,見她相了不下十場相親,卻連一個有戲的都沒有,她父母急了,為了逼她,在家又哭又鬧還玩起了自殺。
小麗最終妥協了,跟一個只吃過兩次飯的相親對象開始交往,第六次見面的時候兩家便張羅著訂婚了,沒多久又在母親的百般催促下領了證,辦了婚禮。
父母終于放心了,臉上多了一份笑容,可小麗卻再也笑不起來了,因為婚前沒有足夠了解對方,婚后小麗才發現老公看似實誠踏實,卻滿嘴謊話,還好賭成性,結婚沒滿一年,就把婚房給賭沒了,在老公慫恿小麗回娘家借錢給他賭的那一刻,小麗毅然決定離婚。
母親得知后,悔不當初,自責是自己親手將小麗推入了火坑,雖然這是未知的事,但如果當初沒那么逼小麗,婚前多一點相處了解,也不至于害得女兒新婚就又離婚。
? ? ? ? ? ? ? ? ? ? ? ? 03
我很能理解父母對孩子終身大事的關心和擔心,也能理解父母各種催婚背后的無奈和對孩子深深的愛。
但婚姻乃大事,是子女一輩子的豪賭,稍有不慎,就會輸得傾家蕩產,婚姻不是一場交易,里面注有感情,并不能等價交換,需他們自己冷暖自知。
他們或許年輕,心思和待人接物上沒你們成熟,可以多談談心加以引導,但千萬不能過度催婚,很可能催著催著,就催散了親情,催來了厄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