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上一回寫到,西門慶與潘金蓮倆人是“恩情似漆,心意如膠”,而這一切都將被一個小人物鄆哥打碎。話說這天鄆哥想來找西門慶化點盤纏,不料卻被王婆一頓栗暴打出頭殼兩個包。鄆哥被打之后就去找武大,找到武大之后,也不直說,拐彎抹角的說武大頭頂的草都可以養萬頭羊了。當然原文不是這樣說的,那原文是怎么說的?
先是調侃武大“吃的肥了”,接著嘲諷武大家里有麥稃,武大道:“我屋里并不養鵝鴨,那里有這麥稃?”鄆哥道:“你說沒麥稃,怎的賺得你恁肥耷耷的,便顛倒提你起來也不妨,煮你在鍋里也沒氣?!蔽浯蟮溃骸靶∏魞?,倒罵得我好。我的老婆又不偷漢子,我如何是鴨?”鄆哥道:“你老婆不偷漢子,只偷子漢。這里可能有點難以理解,為何“鴨”就是偷漢子?據《梁羽生閑說〈金瓶梅〉》解讀,“鴨”是杭州市井話,和烏龜同義,王八的頭是什么顏色的?綠色的。古時候有個詞叫做綠頭巾,現在有個詞叫綠帽子。所以王八或者烏龜是指老婆偷漢子的男人。
引起了武大的興趣,鄆哥以一席酒為條件,為武大細講定計,武大同意了。吃飽喝足之后,鄆哥向武大展示頭殼上被打出來的兩個疙瘩,并將事情經過和盤托出,并且答應武大愿意和他一起去捉奸,也算是給自己報栗暴之仇。武大回想起這段時間,每天回家老婆臉頰通紅,老婆對前妻留下的女兒朝打暮罵不給飯吃,以致有些精神錯亂,對自己也是愛理不理,現在總算是明白了。雖然武大性格軟弱,相貌丑陋,但作為一個男人,被戴綠帽這口氣無論如何是咽不下去的,于是同意了鄆哥的計策,并給了他兩貫錢并幾個燒餅,繼續賣燒餅去了。
第二天,鄆哥依舊提著籃子來王婆茶坊里引戰,開口便罵:“老豬狗!你昨日為甚么便打我?”王婆也是不甘示弱,跳身開罵。罵到興起兩個人便打起來,鄆哥依計把籃子丟出街上,用自己的身體將王婆頂在墻上。此時武大“從外裸起衣裳,大踏步直搶入茶坊里來”。王婆見武大進來,大叫“武大來了!”西門慶和潘金蓮正在房里,被嚇得手忙腳亂,趕緊先把門頂住。行不軌之事,自然是理虧見不得人,西門慶被嚇到躲到床底下去了,還是潘金蓮淡定,口里便說道:“你閑常時只好鳥嘴,賣弄殺好拳棒,臨時便沒些用兒!見了紙虎兒也嚇一交!” ”那婦人這幾句話,分明叫西門慶來打武大,奪路而走。撥開門時,武大便要揪他,西門慶飛起腳來,武大矮小,正踢中心窩,撲倒在地上。西門慶趁亂而走,鄆哥見勢不好,也撇了王婆,撒開跑了,而鄰居四坊,都知道西門慶的權勢,自然不敢多管閑事。王婆只得扶起口里吐血,面皮蠟渣黃的武大,叫金蓮舀碗水來救醒,兩人上下肩攙著從后門回到家中。書中這段鬧劇寫得更詳細生動,層次分明,幾位研究者都大贊,張竹坡評點“文心活潑周到,無一點空處。”
鄆哥這樣的小人物在社會中可以說很常見,這樣的人往往處于社會的底層,混跡于各種場合,尋找各種機會搞點小錢,往往是無所不為,目光短淺,為了蠅頭小利可謂是什么都可以做,往往讓人防不勝防。王婆、西門慶和潘金蓮是何等精明的人,這么嚴謹周密的計劃,最終也被鄆哥算計了,真是讓人感嘆又覺得好笑。這讓我有了一點警醒,不要小瞧了這些小人物在社會中的作用,正面作用也好,反面作用也罷,防君子的同時也要防小人,畢竟在他們看來,光腳的不怕穿靴的。
自此,武大“一病五日不起”,更是要湯不得要水沒有,而這婦人依舊濃妝艷抹去會西門慶,歸來時臉頰通紅,把武大氣的是七竅生煙。于是搬出他弟弟武松出來嚇唬婦人,“我兄弟武二,你須知他性格,倘或早晚歸來,他肯干休?你若肯可憐我,早早扶得我好了,他歸來時,我都不提起。你若不看顧我時,待他歸來,卻和你們說話?!边@話把潘金蓮和西門慶嚇得不淺,而王婆則是淡定從容,更是心生一計,問他倆是要做長久夫妻還是短途夫妻。他們自然是要做長久夫妻了,于是獻出毒死武大,娶金蓮過門的毒計。姜還是老的辣,王婆這人物,真是愈老彌奸。
西門慶送來一包砒霜,王婆收了砒霜,教潘金蓮下藥的法兒。將藥下在武大的心疼藥里,待他一覺身動,將藥灌進去。藥發時,必然腸胃盡斷,大叫一聲,這時將被子蓋住,減少聲響。再準備好一鍋熱水,將面上流出的血洗凈,入在棺材里,抗出去燒了。怕婦人手軟行不得事,便叫“你那邊只敲壁子,我自過來幫扶你”?;丶液?,潘金蓮一切照做,武大自然一命嗚呼。
事情發展至此,性質就已經開始變了,在這之前,還只是男女挨光的道德層面的事,而今已經發展到謀害人命的刑事層面的事了。張竹坡在回前評語說“夜深風雨,鬼火青熒,對之心絕欲死。我不忍批,不耐批,亦且不能批,卻不知作者當日何以能細細的做出也?!倍沂虑榘l展至此,也與每個人最初的目的相悖了。王婆最初就是為了趁著這件事,盡可能的撈點錢,如今成了殺人案的主謀者。潘金蓮只想著在武松不在家時,和一個會玩的男人玩玩而已,如今把自己的老公給搞沒了。而西門慶可能是最無需害怕的人,畢竟他的權勢就擺在那里,當王婆怕入殮時被仵作看出蹊蹺,不肯入殮時,他打了個保票,“這個不妨事。何九我自分付他,他不敢違我的言語。”但是事情已走到這一步,他們也只能一步走到黑了。
讀到這里,不禁要感慨一下,讀小說也是可以使人明智啊,小說的不經意之處,往往正是人性的真實所在。
正是:三光有影誰能待,萬事無根只自生。雪隱鷺鷥飛始見,柳藏鸚鵡語方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