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在小貓老師社群的第一個月,按照習慣寫了四篇文章(每周一篇),但是都沒有去投稿,放在了自己的平臺,累計閱讀量不過幾百。其次是拆了8篇文章,其中五篇放在知識星球。在國慶節之前從小貓老師那里領了兩篇古樹約稿,已完成初稿。
所以我的復盤主要圍繞寫稿和拆文兩個點來寫。
1.寫稿
?我自己目前的寫稿,說白了也算“自嗨”。“自嗨”倒也無所謂,反正自己樂意。一般就是寫日常被觸動的某個點。寫了一篇公眾號《發心》,頭條寫了兩人物和一部電影(中秋節在家遇上生理期,躺平,追完了一部職場電視劇——理想之城)。
這些主題也沒有請小貓老師指導——反正沒有按照投稿的標準寫,也沒有去寫私教班的選題。我認為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很好的構思和不斷打磨。而我現在對自己文章的投入估計也就60%。
所以對于約稿,一個是我自己本身的水平需要積累,那就從拆文開始慢慢來。但是如果只拆文,又不動筆,猶如“紙上談兵”。就只能自己先保持寫作的狀態。不論質量好壞,至少有案例在那里。
畢竟,水平的提升也不是一朝一夕,而是需要慢慢琢磨,去悟透了。
自己悟,有可能走入死胡同而不自知。在這條路上,如果有一位好老師領路就已經是走上了“捷徑”。
事實證明,小貓老師就是一位好老師。
不管是在微信群還是在知識星球,小貓老師的無私分享和對其他人的耐心指導,都給我很大的啟發。看到其他同學寫稿-投稿,也會有些羨慕,為何別人就是那么能干呢?但是我知道自己的重點在哪里,也不想過于給自己壓力。
看到古樹的時候,我有點想要試試,尤其是海洋三所的。當我開始寫古樹文章的時候,?本來打算花點時間就能完成。但是涉及到細節,需要去查資料。在查資料的過程中,找到了南普陀,于是又想了解更多的佛學信息。于是下載了十幾篇相關資料,當然最終用上的其實就三四篇,比如《南普陀寺志》。
這個過程中非常感謝小貓老師給的機會和糖小魚、Enina的經驗分享(知識星球一定要好好利用,這里就是一塊寶地;當然我也還沒有吃透)。
計劃9.29之前能發給她;但是因為白天事情特別多,所以只能晚上之后寫,用了兩個晚上分別寫完初稿,第二天開始放假,一早進一步修改之后發給了小貓老師。目前在編輯審核狀態。希望開一個好頭,只是辛苦小貓老師了。
2.拆文
說實在的,這些年,陸陸續續也寫了幾百篇文章,但是從來沒有去拆文和投稿,也并沒有形成自己的寫作體系和素材庫。比如,一理真是寶藏,看她的素材安排和工具羅列,特別有序。反觀自己的,有點太粗糙了。
從小貓老師的社群開始,我逐漸意識到要去拆文學習;拆了五篇文章,其中關于雷軍的那篇,小貓老師回復:
“我很喜歡雷軍,也喜歡這個作者。整篇文章雖然具有個人風格,不是傳統形式上的新媒體,但是讀下來非常流暢自然,而且很多觀點和案例可以拿出來做素材。比如:“有些人是從臺階一,先去到了臺階二十,然后直接去到了臺階一百。 而雷軍,是從臺階一到了臺階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最后到了一百。 走上坡路的時候,大家都是一樣的,可是如果走下坡路,你要回到二十,可他只需要回到六十。 這就是很大的不同。 贏了都一樣,可如果輸了,就不一樣了。” 可以寫的選題有《上坡與下坡》《穩扎穩打,才能走得長遠》等等。 你分析概括得特別棒,點贊。”
我本來是寫寫框架,概括文章結構以及由此得到的關于班級應用的啟發。但是小貓老師卻從寫作的角度給出了選題。這是多么深厚的功底才能立即“化為我用”!當然,我也開始觀察,平日讀過的好的文章,都不要一晃而過。好的結構、字詞、邏輯等,值得總結的就收錄下來。
這也是為什么我要留在小貓老師這里的原因。跟著有經驗的老師學,對我來說,學她的思維方式和寫作邏輯構建,比上稿本身更有意義。
當然,對寫作班來說,上稿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就如學校的就業率指標。
?十月份的計劃:
也繼續拆文五篇,同類型或者同主題,強關聯。
普通寫文4篇,自媒體文章一篇(最好和拆文關聯,仿寫),梅娘說的選題?(待定)。
最好每日總結一句金句,建立金句庫。
總而言之,跟著小貓老師,只要付出努力,一定會有回報,也希望自己走得更遠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