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干貨的話題我們當然先要問問,什么是投資?從一個故事入手吧:
很久很久以前,在到處還是行船的年代,A君買了一艘船,偶然發現里面由鉛做的龍骨賣出去比船還要值錢(當時鉛的價格正在暴漲)于是,他在短期內不停的買新船,鉛賣掉,再換成鐵龍骨把船賣掉。利用這個方法賺到第一桶金。
從這個故事我們可以延伸出,生意的基本手段:是低買高賣。
然而故事還沒完,眼看賺到第一桶金,A覺得這樣重復操作在未來的一段時間都還能帶來收益,于是他專門開了家船廠。可天公不作美,鉛的市場在他剛辦廠的時候就蕭條了,結果囤積大量船只,不僅很難出手,反而因為是轉手價格低,還虧了不少。
故事講到這里就差不多了。我們再回頭看看,當生意做大后,主角開始買賣未來的經濟收益。這便是投資,
而時間,更是影響投資行為的關鍵單位。
(如果喜歡這個故事,請把他流傳下去~~~)
搞清楚了投資,那它的核心方法論呢?:
還是低買高賣。
金錢是這樣,時間是這樣,幾乎所有涉及到交易的事,都是這樣。
低買高賣的理解:
“低”與“高”,是指相對值,比如某公司當前的實際價值,某股票當前的實際價值。
“買”與“賣”,是指買的時候,拿多少比例的資本去買,賣的時候,又該賣出多少比例?
當然說起來簡單的道理都是很難做到的。
不做伸手黨
仔細想想,身邊對于投資大概有這么幾種人:
“覺得投資這種事情,不靠譜,不參與,不了解”這種人,可能連投資是什么都不知道
“跟著投資老師的腳步走,說東絕對不往西”這種人,好像知道投資是什么,但其實也不知道
發現了么,他們的共性,都是"懶"
在這里要強調的是,懶人是賺不到錢的,他們要么不參與,要么一不小心變成了賭徒。
以前曾經去過一家做現貨的公司,公司里說是要網絡銷售,其實就是網絡騙子。讓你用假身份從陌生網友的朋友開始扮演,然后推薦所謂的炒股老師給潛在目標,再后面,你就明白了。幾乎就是死局。
這些人為什么上鉤,不就是懶么。
培養獨立思考能力
所以從現在開始,細心培養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
互聯網這么發達,別問我怎么培養:
一個幾乎不用怎么管的投資策略:
終于到了熱血沸騰的時候了,前面鋪墊了這么多,就是希望大家能把“基本功”記牢,現在來認真說說“萬用的投資策略”:
定投策略
定期等額購買某一支(或幾支)成長性股票
定投方法,
設定一個期限,可以是每周,也可以是每月,也可以是每個季度。每個期限達到之前,無視股價的變化,購買等量金額的該公司股票。
舉個例子:
因為你是“定期且定額”購買的股票,所以,最終,你“買到的均價”不一定恒等于“那個期間的均價”,甚至可能低于“那個期間的均價”。比如在以上例子中,三個月的股票均價大約是12.67,而你“買到的均價”確實12.32.
注意了,這里要求無視股價的重點是希望你遠離恐懼和害怕心理造成的誤判和不必要的浪費時間。這也是為什么早前提到我們要給我們的一筆錢“判無期徒刑”
而定投的好處也就在這里,你幾乎什么都不用管,不用再去研究各類書籍,各類新聞,甚至吃飯都盯著K線。
很多人可能會問了,定投,早就知道啦,連很多理財軟件上都有出現這個功能啦。
要注意的是,我們談到定投策略之前!?。?!那個重要的大前提:你要明白不做伸手黨且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反復訓練,培養獨立思考能力。
所以更重要的一點是:這里的定投策略也只適合一種方向,成長型公司。
如何找到成長型公司?
這是大部分聰明的投資者都在思考的事情。也請你,像上面說的一樣,獨立思考,反復琢磨。
你也可以想想以下問題:
“我對成長性公司的判斷邏輯是什么?”
“我的定投策略是什么?”
我相信笑來讓我們琢磨,如何找到成長型公司的本質,是希望我們打磨出“分辨什么好,什么更好,什么最好”的眼光。
而這個世界幾乎就是這樣,你選擇對了一個方向(記住,努力是前提),要比光是埋頭努力更重要,前者會隨著時間的增加,給你帶來成倍的回報。如何選擇更好的方向呢?今天只討論“有沒有”,至于“如何有?”后面的文章我們會講到。
注:文中的核心觀點來自于《財富自由之路》。此篇為個人長期更新的【畫圖拆書】第56篇文章,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記得動手點贊鼓勵我~(打賞更好哈哈)。如果喜歡我的內容也可以簡信,當然會很歡迎你的交流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