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瀏覽文章之時,看到了一位小說家談論如何構思小說的過程,作為初涉寫作領域的新人,或許是一篇值得品讀實踐的短文。
此小說家名叫Ray Bradbury,他在一篇自己的傳記當中講述到了一段自己如何構思文章的方法,名叫“a word-association process”我把它稱作”單詞聯想創作“,即以一個生活中的單詞為切入點,將它的含義同自己的經歷、靈感聯系在一起,在此基礎上延展出一個大體的劇情結構,而后不斷地往里填充細節,進行反復推敲修改,最終形成一篇自己的創作。
一、尋找單詞(靈感的來源)
Ray的做法是每天早上起床,到書桌旁坐下,拿起筆寫下腦海中浮現出來的一系列單詞短語。那么這些詞語的來源是什么呢?在Ray的分享中,他說道:
“ First I rummaged my mind for words that could describe my personal nightmares, fears of night and time from my childhood, and shaped stories form these.”
他往往能夠寫下關于自己噩夢、恐懼、或者童年經歷的一些詞匯,然后在此基礎上創作小說。后來我自己思考,可能這便是他為何偏好于早晨尋找靈感的原因,畢竟夜晚的經歷以及夢境的回憶是重要的靈感來源之一。
二、尋找單詞(靈感)的意義
意象在寫作當中是一個很重要的詞匯。 “意”就是意念,“象”就是物象。有一個想法(詩歌的主題思想)后,把所要表達的情感用物象呈現出來,正如蘇聯詩人馬雅可夫斯基所說,“用你的想像套上人間的這輛大馬車去飛奔。”,不光是詩歌還有其它文體。意象不是神秘的東西。是寫作者頭腦中靈動一瞬間的想法讀者通過寫作者的作品讀出其中的意象之美感,這也是“審美刺激”。在創作中,就是要把現實中的客觀存在的事物同創作者的思想感情聯系在一起。最有名的意象意義便是夏目漱石筆下的“月”了,表達“我喜歡你”并非要直接說出口,這樣就少了一些美感,不如說成“今晚月色真美”。
Ray也說道他在創作之時常常會長時間地回憶“綠色的蘋果樹”和他出生的房子
以及隔壁住著的祖父母,還有他成長記憶中的綠色草坪。詞匯就像是一個催化劑,將他帶回自己的童年記憶,他常常在回憶中散步在祖父母家門口的草坪,想要去尋找燒了一半的鞭炮、銹掉的玩具以及自己小時候給未來的自己寫的信的碎片……
藝術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正因為鞭炮只燒去了一半,玩具已經銹掉不能再玩,書信也經歷了歲月的侵蝕而再也無法拼接,才讓回憶變得更加值得打磨和懷念,因為是這些事物填充了回憶,也給它留下了值得懷念的空白。
他曾在他的小說 <Dandelion Wine>當中提到了自己的兒時好友John Huff,但小說中的他已然不再屬于Arizona, 而是成為了Green Town的Douglas眼中的英雄。通過他們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陪伴最后卻在Douglas對于John的突然告別的悲傷中將這個故事的情感發揮至飽滿。而激發Ray寫出這一小說的靈感便是John Huff本人以及Train Ticket這些簡單的詞匯。
John是否是Arizona的本地人或者是否真的有John的突然離別這件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讀者能夠從中感受到的喜怒哀樂。小說的劇情并不是真實的,但人類的感情卻是無法編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