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甜點
人們都無奈的長大,人們也默契的變化,從當年的小企鵝興奮地搖頭晃腦上線遇見別人,到如今一個人面對荒蕪的地球發現無人等候。
微信微博越來越盛行,微時代的到來,似乎讓QQ變成一代人的永恒記憶,也成為一些人不時懷想的情懷。
QQ貫穿了我的后學生時代。剛上大學時,QQ是主要的社交軟件。上線后手機QQ的“叮咚聲”,電腦QQ的“嘀嘀聲”,在宿舍里此起彼伏。那時喜歡QQ聊天,喜歡發表說說,也偶爾記錄一些心路歷程和情感思考發表成日志,還有留言板總是很熱鬧,相冊里總放著一些像素極差的風景照。逢年過節或者生日時,還能收到QQ郵箱的卡片祝福。
那時的我們都如此熱衷于QQ,仿佛那里是我們擺脫最初的孤獨感的一個溫馨場所。暗戀一個人時,愛發一些要死要活的矯情狀態,下面總會有很多樓等著評論和回復;學習壓力大時,會發一些想和世界談談的解壓語錄,下面總有很多人給予關心和鼓勵;就算說了一個不怎么好玩的段子,也會有人誠心點贊表示已閱。
隔段時間換個頭像,寫個簽名,改個網名。從最開始的非主流,繁體字火星文中間還加個看不懂的心形或者什么別的符號,到滿世界滿眼的風景畫小清新,最后給自己定位偽文藝的一本書一束光,對每一個過去的自己越看越不順眼,大概是對每一個后來的自己都表示滿意。
有隱身,有離開,還有忙碌等人性化的狀態設置;連續登錄多少天可以收獲星星月亮以及太陽,以此攀比誰的等級更高;曾經的很多黃鉆貴族變成如今的單身貴族;農場和牧場讓很多人本性顯露,也發生了很多莫名其妙的快樂和起早。
QQ里一定有你的愛情吧,一定有“隱身對其可見”的默默和竊喜,一定有“對方正在輸入”的舒心和快樂。你一定和某個人徹夜聊天過,一定等待過某個人的回復等到茶飯不思,以及像天長地久那樣長的聊天記錄。
曾經有人問,等我們死了以后,我們的QQ怎么辦?網友們各種惡搞,腦洞打開,有說把QQ作為遺產留給孩子,沒事兒的時候再上來看看留言什么的,順便回復;繼續瘋狂升級,“升到9個太陽日,家祭勿忘告乃翁”;或者到那邊繼續使用,逢年過節叫后代給燒點Q幣......
說完看完,也許我們會哭一會兒吧!
還有人說,好友列表里有很多人,卻不再聯系,就像躺尸一般,偶爾出來改個墓志銘。好友數目不斷增加,列表從最初的不分組到后來也分門別類地有很多組。認識的人越來越多,卻越來越沒有可聊的人。
工作后也迎來了微時代,微信微博興起,QQ越來越無人問津。現在我的QQ只是傳文件、存照片的工具,也許你也一樣吧。
后來有人說,越來越忙碌的我們,越來越不再年輕的我們,常常把開心的事寫在QQ上,因為那里有很多過去的同學朋友;生活的事分享在微信朋友圈,因為那里有父母親戚;難過的事寫在微博,因為那里只有自己。
一對,還真是這樣。
因為,我們也老了一點吧。
想想曾經在QQ上和你頻繁互動的人,現在都在哪里?想想曾經因為QQ生發的愛情,如今還在身邊嗎?
人生一路走走停停,朋友也走走散散,而很多記憶卻因為QQ的記憶和保存,成為最刻骨銘心的懷念。
感謝一臉天真永遠呆萌的小企鵝。
因為它讓我們明白,過去的終將過去,孩子總會長大,大人總會變老,愛情和回憶總會在某一天成為祭奠。只是,當我們老了的某一天,翻開它,看看年少時的所思所想,和老友一起說說當時的我們真的好傻,和另一半感嘆當時的我們如此年輕。
然后哈哈大笑,笑彼此牙都掉光的嘴巴還是那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