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的時候,我酷愛讀小說,屬于一旦開始讀小說,完全屏蔽周圍的一切人事物的那種。用同學的話說,一開始讀小說,他們喊我,我從來沒有反應。
所以大學里面,我基本屬于低頭一族。當你看到整個自習室空空蕩蕩,只有一個人低頭玩手機,面部表情一會兒嚴肅、一會兒歡喜、一會兒哈哈大笑的女孩,基本就可以肯定是我了。
班里也有不少看小說的“同黨”,我深感有同類的存在——我們都讀一樣的書,我們在以同樣的速度成長。沒有“異類”的標簽,認為一切正常而合群,所以非常安心。
然而后來證明一切都是我的自以為是,我被現(xiàn)實接二連三地打了臉,鼻青臉腫地那種。
(一)
手機看小說的問題是,手機電池會迅速完成它的使命,然后進入休眠狀態(tài)。作為資深小說閱讀重癥患者,這當然是不能忍的。
不過沒關系,大學里,不能立即回宿舍充電的,原因99%是因為正在上課(捂臉)。
而在課堂上,“同類”就在身邊,可以找大神帶我一起飛(我是如此地機智)。
大神們后來都不愿意帶我飛了。因為差距極其明顯,瞬間暴露——讀書速度檔次差太多。我每次還在讀開頭幾行,努力辨別作者在說什么的時候,大神們就要翻頁了。我只好讓大神們等等等。
后來,嗯,你應該已經(jīng)猜到了,大神們把自己的手機讓給我看小說,然后大神聽老師上課去了。(我是督促大神學習的好幫手)
(二)
有人說,讀書慢是因為讀得認真,讀得仔細。親,咱真的沒有自欺欺人么?
看小說的人群里面,大都會互相推薦好看的書籍,而我一般都是讀大神們推薦的書籍。于是,當不一般的情況出現(xiàn)時,我就尷尬了。
有位大神(讀書速度超快的那種大神之一)來問我,有什么好看的小說可以推薦?
我絞盡腦汁,努力搜索腦海:之前讀的書叫什么來著,沒記全;主人公是誰,什么木什么風來著,額,好像不是同一部小說的人物哎……我支支吾吾半天也沒有說出個所以然,我當時看書,屬于看過就忘了的狀態(tài),最容易記憶的情節(jié)甚至都被記憶移花接木了,對不上號。
我只好弱弱得問大神有什么可以推薦的。大神眼里的失望之色逐漸褪去,眼里開始閃著光。首先問我喜歡讀哪一類小說,然后根據(jù)我喜歡的類別向我推薦小說,小說的情節(jié)是什么,里面的看點有哪些,甚至于一些經(jīng)典、唯美、或者逗比的話語都能信手拈來。最后還給我推薦了一些其它類別,她認為比較好看的小說。
對比之下,相形見絀。
讀同樣的書,最后得到的東西也不一樣。這與讀書速度無關。
(三)
工作后,遇見一位姐姐,除了日常的工作。生活的主要內容是看動漫、打游戲、看小說。前兩個我們不提,就說后面一個,姐姐只看穿越的小說。哇哦,竟然和我一樣,必須引為知己啊。
后來我發(fā)現(xiàn)我以為的“一樣”里面,包含著大大的不一樣。
相約去逛街,看到一家賣玉石的,我看玉石挺好看的,就湊過去看。姐姐看我有興趣,就問我有沒有研究。曉得我是一個小白,就開始向我普及玉石知識:這種玉是什么種,要怎么判別,在業(yè)界的收藏價值怎樣,市場價大概在什么…店員在旁邊聽得也認真,不時點頭。
我就懵逼了。
出了店門,我就發(fā)難,你不是只看穿越小說的么?
是啊,我一般只看穿越小說的。
那你的玉器知識哪里來的?
我有次看穿越小說,有一位女主穿越后,因為眼睛可以透視,就去參加賭石。里面會出現(xiàn)各種種類的玉石,什么冰種、翡翠~~等等,我看了很好奇啊,就看了幾本玉石鑒定的書籍。。。
還有一次,仍然是這個姐姐。我們同另一位朋友聚會,不知道為啥大家就開始聊明朝歷史。然后這位姐姐,就跟我們普及了一下明朝一些著名皇帝如朱元璋、朱棣、朱允文、萬歷皇帝的正史以及野史相關。
嗯,你猜的沒錯。她因為讀的穿越小說里面的女主,不小心穿越到了明朝,所以她研讀了一下明史。
你看,我以為我和大神讀的書是一樣的,其實是有區(qū)別的。
從速度,到質量,到范圍,都是有很大區(qū)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