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解憂雜貨店?
1970年,一個姓浪矢的老頭開間浪矢雜貨店,日語中浪矢(namiya)與煩惱(nayami)相似,小孩子玩笑似的來咨詢煩惱,開始的都是一些玩笑的問題,但浪矢老爺爺堅持認真回答,越來越多的人便來咨詢問題,最后咨詢方式也變成往卷簾門上的投信口投信,第二天在店后的牛奶箱中聚集。浪擺矢老爺爺在2012年去世。
神奇的故事是這樣的,3個闖空門的小伙,誤入了這個被廢棄了的雜貨店,神奇的發現,從卷簾門后遞進來的信是來自1979年的來信,往牛奶箱中投入的回信也能被1979年的人收到,好神奇呀,為做實驗,還把一張空白的紙從卷簾門的投遞口遞了進去,竟然也收到了回信。。。本書就講的是現代3個不學好小青年給過去的年輕人解憂的幾個故事。
幾個小故事
解答的第一問題是,因為男友身患癌癥,在參加奧運集訓和陪伴男友的選擇中迷茫的“月兔小姐”,
為了音樂夢想漂泊異鄉數年的“魚店音樂人”,在看到老邁患病的父親之后不知何去何從,
家庭遭逢民變,原本是高帥富的“保羅?列儂”,即將和父母踏上逃債的不歸路,對父母、未來,和曾經喜歡的披頭土都喪失了信心,
還有想盡快解決養父母的經濟窘境,不知道該不該去做陪酒小姐的“迷途的小狗”,
一些感觸
浪矢爺爺曾經和他的兒子說,“很多時候,咨詢的人心里已經有了答案,來咨詢只是想確認自己的決定是對的。”這就像拋硬幣一樣,把硬幣拋到空中的時候,也是有了選擇的時候。他們只是迷途的羔羊,手中都有地圖,卻沒有去看,或是不知道自己的位置,所以回信的人只要點出他們的羈絆所在,他們就知道該如何走下去。但是敦也他們三個人則是一張白紙,因為沒有羈絆,所以即使想決定目的地,也不知道路在哪里。
“地圖是一張白紙,這當然很傷腦筋,任何人都會不知所措。可是換個角度來看,正因為是一張白紙,才可以隨心所欲地描繪地圖。一切全在你自己,一切都是自由的,在你面前是無限的可能。”這是浪矢爺爺最后回復的一封咨詢信,是給未來這三位接班人的信。經由這封信,他們也終于厘清了自己身上隱形的羈絆,并且心甘情愿地背負起這甜蜜的負擔——為所有需要自己的、相信自己的人去努力,如果沒有的話,那么就要努力證明自己來獲得別人的認可,變成會令別人需要和相信的存在,這就是他們所選擇的路,也是我們應該去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