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以下,是扁桃體炎的高發時期,每當扁桃體炎跑出來作祟,寶媽們總是操碎了心:
不但要嚴防炎癥惡化,還要警惕急性中耳炎、心肌炎等多種并發癥。
在那么多并發癥中,最常見、也最讓媽媽們頭疼的,莫過發燒了,孩子扁桃體腫大,吞咽困難,已然心焦;再加上高燒不退,更是心急。
那么,孩子扁桃體發炎,為什么總是引起發燒呢?今天,益哈哈就和各位一一剖析。
任何炎癥都有可能引起發燒
其實,不僅是扁桃體炎,任何炎癥都有可能引起發燒。
扁桃體作為呼吸道的門戶,更容易受到來自口鼻的細菌、病毒的侵害,而扁桃體的容身之地——扁桃體窩中,也有很多扁桃體隱窩,這些隱窩特別容易積存細菌和代謝物,成為人體中藏污納垢的場所;一旦孩子因某些原因體溫降低、免疫力降低,積存在扁桃體隱窩中的細菌、病毒就很容易繁殖,形成感染病灶;當細菌、病毒數量過多,毒性過強,孩子就很容易被感染,患上扁桃體炎。
扁桃體發炎后,發燒會發揮積極作用
為了阻止這些影響身體的細菌、病毒的滋長,同時也為了殺死細菌、病毒,孩子就會出現發燒的癥狀。
也就是說,發燒,其實是身體對入侵的細菌、病毒的正常反應!
當孩子因扁桃體發炎導致發燒的時候,如果盲目使用退燒藥,或者服用抗生素,反而會阻斷生命體本身在發燒時所啟動的防御機制,給身體幫倒忙。
有關病毒的動物實驗,證明了發燒原理
在動物實驗中已經證明,最有利于細菌和病毒繁殖的溫度范圍是33℃~35℃。如果因某些原因(如著涼等),使得身體低于正常的體溫,就很可能誘發細菌、病毒的滋長,給身體帶來侵害。
這時候, 身體發燒39℃~40°C,則成了抵御細菌、病毒的最理想的溫度;另一方面,在活化內因性的防御系統中,許多身體的反應也透過發燒被啟動。發燒會刺激免疫系統活動,并制止病毒或細菌的滋長。
所以說,發燒既是身體對抗細菌、病毒入侵的正常反應,也是奠定健康基礎的高效反應。
我們與其在孩子扁桃體發炎、身體發燒后手忙腳亂,不如在日常生活中,和益哈哈一起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注意科學飲食,通過適當的體育鍛煉提高扁桃體抵抗力,不要讓細菌、病毒輕易打開孩子身體的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