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和女兒國內的同學媽媽聊天,這位媽媽同大多數的父母一樣,抱怨孩子整天玩游戲,不看書不學習。我勸慰她,其實我女兒也一樣玩,但只要不耽誤正常的學習就行了。做為他們這一代人,他們的學習方式和溝通方式或許與我們之前會有所不同。
在此之前,我和大多數父母一樣,也是極力反對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玩游戲的,甚至為此做過許多過激的事情。
事情的轉折點是在孩子上五年級的時候,因為學校的教學和作業很多都需要在IPad上完成,需要家長給每個孩子配備一個。既然是大勢所趨,我也就沒之前管控得嚴了。
開學后,我發現每次接女兒的時候總是發現她一個人坐在等待區玩IPad。剛開始我還擔心她剛轉學過來會被孤立,但接下來,她身邊的同學多了起來,從一個、二個、三個……,后來得知他們是在圍觀女兒下棋。
后來我收到學校老師的郵件,是邀請孩子進chess team的,晚上回家孩子跟我解釋,是觀看她下棋的同學向老師推薦了她。接著又收到老師要帶她參加姊妹學校的比賽。這些讓我很驚訝,我想她連下棋的基本規則都不懂的人,怎么可能去參加競賽?結果卻出乎我的預料,人家不僅參加了,而且還成功晉級了。
通過這件事,我對孩子使用電子產品基本就放開了。只要不是亂七八糟的聊天,就不會太過干涉。包括她后來學習日語、繪畫、動畫制作,視頻編輯等。
我想這應該就是內在驅動力起結果的原因。反觀我家哥哥,前兩年就是典型的反面教材,不過經過這半年的調整,也好了很多。
愛爾蘭詩人葉慈說:“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它說的是,“填鴨式教育”不是最好的教育,它會讓孩子喪失學習的興趣,以及主動學習的能力。
只有點燃孩子對知識的渴望,培養他主動學習,主動汲取知識的熱情,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我認為,想要點燃這把火,需要一種力量,而這種力量,就是我們說的內在驅動力。
為什么要喚醒一個人的內在驅動力,內在驅動力又有哪些好處呢?
首先,要搞明白什么是內在驅動力。內在驅動力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內部喚醒狀態或緊張狀態,表現為推動有機體活動,以達到滿足需要的內部動力。
我們通常所說的獎勵和懲罰其實也是一種驅動力,不過這種驅動力屬于外部驅動力,相比較內驅力來說,外驅力會有以下幾個問題:
1、不具有延續性,獎勵和懲罰最大的問題就在于,有它的時候,孩子可能會行動,可是,一旦沒有,孩子會立刻停止行動。
2、容易產生責任的轉移,我們知道,學習是孩子的事情,也是孩子的責任。可是,獎勵和懲罰很容易把這種責任轉嫁到父母身上,孩子會覺得學習是為了父母學,結果可想而知。
3、半衰期太短,如果父母把獎勵和懲罰當成籌碼,那么這個籌碼很快就變無效了。你就需要不斷加大籌碼,才能繼續推動孩子學習,那么問題就來了,你總有滿足不了孩子的時候,而到那時,你又該怎么辦。
相比較外部驅動力,內部驅動力的好處就顯而易見了。
1、參與度更高,孩子會認為學習是自己的事情,是自己的責任,因此,他會自覺自愿的投入,他不在意任何的獎勵和懲罰,他就是打心眼里想去做。
2、行動更持久,由于孩子把學習當成滿足自身需要的事情,因此,他會持續不斷地行動,因為學習這件事的特點是,越學越無知,越學越投入,孩子會不斷探索新知,不斷挑戰難點。
3、成就感更足,由于不需要獎勵和懲罰的籌碼,所以,一旦孩子有所突破,他的內心感覺會非常棒,他會更享受這種成功的喜悅。
以我女兒的例子來說,她畫畫就是因為喜歡畫畫,有時候她在房間畫一天也不覺得累。但你要讓她跳舞,半個小時就不想干了。
當一個人把學習當成放松的方式時,他根本就不覺得學習苦。他認為學習就是放松,學習本身就是一種樂趣,這就是典型的內部驅動。
既然內在驅動力這么重要,那么我們怎樣喚醒孩子的內在驅動力呢?
在喚醒內在驅動力之前,我們先要滿足孩子底層的需要,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這是喚醒孩子學習內在驅動力的前提。給孩子無條件的愛,支持他,理解他,關心他,愛護他,鼓勵他,這些本就是父母的本能,也是作為父母最應該做的事。
在滿足了這些條件之后,我認為,喚醒孩子的內在驅動力,主要靠以下幾點:
1、給予孩子充分的學習自主權
什么叫自主權,就是在沒有人逼迫的情況下,自己打心眼里想做,對孩子而言,學習不是為了討好父母,也不是為了逃避懲罰,就是發自內心的想去學。
我家孩子的學習計劃基本就是自己制定,自己執行。我只需要將她的計劃打印出來交給她。
當孩子可以決定什么時候學,學什么的時候,他的自主權其實也就釋放出來了。
特別是對青春期的孩子,他們對“自己做主”這件事毫無抵抗力,只要能自己說了算,他們內心會倍爽。
給孩子學習的自主權,是喚醒他內驅力最基本的條件。
而大多數的父母習慣性地對孩子采取控制,他們最擅長的,就是過度干預,總覺得孩子不懂事,需要父母的輔助和監督,其實,這些做法,無形當中,剝奪了孩子的自主權。比如:陪寫作業、優選興趣班、生活上的大包大攬等,因為習慣于干涉,習慣于控制,所以,養成了孩子依賴別人的個性,他的自主意識會變得極差,他更傾向于看父母的眼光,他更喜歡把責任轉移到父母身上。
想要喚醒孩子學習的內驅力,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學習的責任轉交給孩子,他可以決定學什么,什么時候學,要學到什么程度。
同時,在生活上,我們要多給孩子一些選擇權,經常給他創造一些機會,鼓勵他獨立自主的完成。
2、先讓孩子體驗到學習的成就感拿手機游戲來說,如果一款游戲難度很大,你嘗試幾次都失敗了,就會放棄,因為這種被虐的感覺是很痛苦的。學習也一樣。
沒有人天生喜歡被虐,人們更喜歡干有好處的事情,想要孩子投入學習,愛上學習,那么,你得先讓他感受到好處,先讓他體驗到學習的成就感。
3、要培養孩子內在的目標
我們都知道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目標,這個目標可大可小,但不能沒有。人一旦沒有了目標,就會很容易迷茫,迷茫就容易放棄,放棄就意味著失敗。
所以想要喚醒孩子學習的內驅力,你需要幫孩子找到一個好目標,這個目標,是孩子可以看見的,是可以感受到的,是發自內心想要得到的。
內驅力是一種“推”的力量,而獎勵和懲罰這種外驅力,是一種“拉”的力量,一個行進的車輪需要有多重的驅力,它才可以快速的前進。
所謂教育就是把一個人的內心真正引導出來,幫助他成為自己的樣子。
——蘇格拉低
喜歡本文的朋友別忘記關注、點贊、轉發哦!如果您有什么好的育兒想法,敬請留言交流。